由阳江市人民政府、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主办的南海(阳江)发布开渔令活动于8月16日在阳江市海陵试验区闸坡水产品物流中心南侧举行。
始办于年的开渔活动已连续举办了十八届,南海(阳江)发布开渔令活动是全省保留的重大节庆活动之一,是南海渔民欢庆的节日。南海(阳江)开渔活动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18年精心打造,南海(阳江)开渔活动现已发展为集庆典、展览、赛事、论坛、购物等多种形式于一身的文化“嘉年华”、渔民“欢乐节”、经贸“大平台”,成为一项极具阳江特色的广东省区域性节庆活动。
8月16日中午,海陵岛晴空万里,一扫几天以来的阴雨天气,闸坡渔港披上了节日欢乐的盛装,港池内的渔船排列得整整齐齐,渔港周边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人声鼎沸、锣鼓冲天,万众期待的南海(阳江)发布开渔令隆重举行。出席开渔令发布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庆营,省海洋综合执法总队副总队长罗蒲清,省海洋综合执法总队处长何日林,省农业农村厅副处长莫海欧。出席仪式的阳江市领导有:市委书记林道平,市委副书记、市长温湛滨,市政协主席杨文龙,市委常委、秘书长、统战部部长张磊,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李日芳,副市长丁锡丰,以及市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南海(阳江)发布开渔令活动组委会委员。
阳江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黎泽林主持开渔令活动,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庆营出席活动并讲话,他指出:阳江是广东海洋大市,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拥有省级以上渔港7个,其中有闸坡、东平两个国家级中心渔港。海洋捕捞能力居全省首位,是全省钢质渔船数量和马力最多的地级市。渔业仓储方面有强大优势,拥有全省唯一的大型超低温零下60℃冷库。深海网箱养殖产业发展迅猛,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建成了由国内知名专家林浩然院士主持的院士工作站。总投资13亿元的闸坡世界级渔港和阳东、海陵—阳西两个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建设项目正全面启动,打造以海湾、沙滩、碧道、云道、渔港、民宿等为元素的国际旅游岛。阳江历经多年耕海牧渔,相继获得了“中国南海渔都”“中国蠔都”“中国蠔乡”“全国文明渔港”“中国休闲垂钓基地”等国家荣誉称号,这是阳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广大渔民群众共同奋斗取得的丰硕成果。
林道平、温湛滨、杨文龙、高庆营、关天表等共同推杆,阳江市委书记林道平发布开渔令。随着开渔令响,宣示了为期三个半月的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升帆,祝酒,渔民朋友齐祝愿“风调雨顺、平安出航、渔虾大汛、满载而归”。随着开渔令宣读,汽笛启鸣,礼炮连发,千帆启航的雄伟壮观景象又一次上演,渔民正式开始新一轮的耕海牧渔劳作。同时,游客还能在暖场活动中欣赏《红歌贺开渔》《渔家姑娘在海边》《开渔之歌》《向往》《乘风破浪再出发》等歌唱节目表演和观看全省渔港风采展示。
本次开渔令活动在落实有关防疫措施的基础上,将线下展览转到线上,启动年南海(阳江)渔业海钓装备展览会云上展,让观众真正领略到了前沿科技与深蓝海洋的完美融合。
近年来,海陵岛不断完善旅游设施,丰富旅游元素,大力开展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海陵岛先后获得国家中心渔港、中国十大最美海岛、中国最具特色旅游目的地、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滨海旅游度假胜地、中国十大文化休闲旅游区、国家海洋公园、中国十大宝岛、中国十大美丽海岛、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蓝色旅游示范基地等“国字号”荣誉称号,年被国务院纳入“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年1月获得十大“广东摄影目的地”。海陵岛将奋力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的特色区,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文生通讯员:海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文生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杨洪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