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晔
责编:韩琨
审校:郑永春
据央视报道,神舟十一号此次发射主要承担航天员运送和空间站技术验证两大核心任务,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航天员会在组合体飞行器中生活33天,这也是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航天飞行。
图1景海鹏(左)和陈冬那么,神舟飞船与天宫实验室有什么关系?神舟十一号的发射任务与前十个兄弟有何不同?天宫是不是空间站?
想回答以上几个问题,我们先要了解几个简单的航天概念:“长征”“神舟”和“天宫”。
图2长征2F运载火箭
“长征”是指我国自主研发的长征系列火箭,它是一种航天运载工具。从年长征一号火箭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上太空开始,长征系列火箭先后共有17个型号服役。如今,送“神舟”和“天宫”上天的是长征系列长征二F型火箭,共发射13次成功率百分之百,被称为中国“神箭”。年11月中国运载能力最大的新型火箭长征五号将在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首飞。
图3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神舟”是指我国自主研发的载人航天飞船。在地面和发射阶段,飞船其实处于长征火箭的整流罩里面,被牢牢包裹着。当火箭到达一定高度,飞船与火箭分离后我们才能直观的看到它的结构,飞船是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对接机构(神舟八号及之后飞船)组成。航天员在在飞船上升和返回阶段都在返回舱内,飞船在轨飞行期间航天员可在轨道舱生活和工作。
图4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宫”则是指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此次神舟十一号对接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包括资源舱和实验舱两个部分,可供航天员在轨生活30天。同时天宫二号还将开展大量的科学和应用试验,包括释放伴飞小卫星,与货运飞船对接等等。
图5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左)与神舟十一号对接
简而言之,“长征”火箭送“神舟”飞船和“天宫”实验室上天,“神舟”携带航天员与“天宫”实验室完成对接任务。
了解了以上概念之后,我们再循其本,一起简单回顾下俄美中三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历史。
苏联(俄罗斯)载人航天器简表
载人航天器
发射时间
说明
东方号
.04
人类首次载人航天
上升号
.10-.03
人类首次太空舱外活动
联盟号
.04-.06
机动飞行,交会与对接
礼炮号(1~5号)空间站
.04-.06
短期空间实验室
礼炮号(6~7号)空间站
.09-.02
载人空间站
和平号空间站
.02-.08
长期载人空间站
航天飞机
.11
首次飞行后废弃
国际空间站
-至今
长期载人空间站
美国载人航天器简表
载人航天器
发射时间
说明
水星号
.05-.05
载人航天试验
双子星座号
.03-.11
轨道机动,交会,舱外活动
阿波罗号
.10-.12
首次登月及绕月飞行
天空实验室
.05-.07
第一代短期空间实验室
航天飞机
.04-
发射回收与修理卫星,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建设
国际空间站
-至今
长期载人空间站
中国载人航天器简表
载人航天器
编号
发射时间
说明
(首次指中国首次)
神舟载人飞船
基本型
1
.11
首次载人飞船无人状态飞行试验
2
.01
无人状态飞行试验
3
.03
模拟载人飞行试验
4
.12
模拟载人飞行试验
5
.10
首次载人飞行,航天员杨利伟
6
.10
首次多人飞行,航天员聂海胜、费俊龙
神舟出舱活动型
载人飞船
7
.09
首次空间出舱,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神舟改进型
载人飞船
8
.11
模拟载人与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9
.06
首次载人与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女)
10
.06
与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女)
11
.10
首次载人与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完成33天太空中期驻留实验
天宫空间实验室
一号
.09.
首个用于对接实验的目标飞行器
二号
.09
首个真正意义的空间实验室
空间站
预计
年4月,苏联发射了第一架载人航天飞船“东方号”,尤里·加加林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宇航员。年10月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赛·列昂诺夫完成了人类首次太空行走。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表面。年苏联建成了人类首个可长期驻留空间站“和平号”。年至年俄美等国又合作建成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空间站——国际空间站。
相对来说,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较晚。年也就是美国人登月后一年,中国发射了首颗人造卫星。年中国发射了神舟一号飞船,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船试验。年,中国首个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杨利伟也成为了中国的首个航天员。年,神舟七号宇航员翟志刚完成了首次出舱行走,可是这却比列昂诺夫完成太空行走足足晚了44年。
图6尤里·加加林、杨利伟、阿列克谢·列昂诺夫、翟志刚
然而令人欣喜的是,年天宫一号成功发射,神舟八号、九号、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年天宫二号成功发射,以及神舟十一号的顺利升空都说明了中国航天事业正在加速发展、追赶俄美。虽然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都属于小型空间实验室,相对于已经建成的国际空间站来说寿命短、规模小、对接口少、缺乏扩展能力,对接载人、载货运输器数量也不如后者,但是两者之间的核心空间技术非常相似。
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的“深情一吻”,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对接交会技术的国家。天宫二号在高度公里的轨道已经稳定运行了一个多月,它与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对接任务更肩负着验证航天员中期驻留、推进剂补加、在轨维修等空间站建造运营的关键技术。所以天宫虽小,却为我国未来建造更大规模的空间站铺平了技术道路。
中国计划年前后发射空间站试验性核心舱,年前后发射20吨级舱段组合的空间站。到年国际空间站退役时,中国将可能成为全球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
制表:王晔
图片来源:新华社等
登登登登,下面是阿盟为大家准备的福利时间啦!
一张图读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图片来源:解放日报
来源:太空联盟
近期热门文章Top10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1.Science公布的个科学前沿问题
2.世界上最容易让人上瘾的44张图!
3.外星文明都在哪?费米悖论告诉你答案!
4.世界上最美丽的10个公式
5.“天眼”FAST到底能看多远?
这是一个颠倒众生的专题
6.数学为什么可爱
7.摩擦力的原理到底是什么?
8.盘点未来的超级材料
9.一场关于物理学本质的争论
10.久等了!狭义相对论专题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