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它也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他们主要担负着迎送外国领导人、纪念重大国事活动等任务,因此我们就经常在新闻里、天安门广场看到这群熟悉的身影,他们每一次的出现都是昂首阔步、身姿挺拔、夺人眼球。
而其实这支仪仗队的组建早于一些军种的出现,在年党中央就已经决定组建一支仪仗队,而我国历史上第一支仪仗队便因此而诞生。因为仪仗队是军队形象的代表,国家形象的代表,所以组成的人员在个头、样貌、身体素质、品质上都有着统一的高标准。
最初的仪仗队有人,如今仪仗队的编制已经达到人左右,他们与军乐队、礼炮队共同承担不同规格的司礼任务,而且这支部队的人员并不固定,是属于竞争上岗,实行定期考核制度。三军仪仗队还详细分为三种规格:名、名和名,其中国旗护卫队人数为36人,不同的规格是针对不同的领导人。
起初我国的三军仪仗队并没有持刀礼仪,在年军刀便出现在了仪仗兵手中,通过拔刀、撇刀、立刀、托刀、举刀、刀入鞘这六种更加强烈的表现出我国军人的精气神。每次看到这支庞大的队伍就像是复制粘贴一般的整齐划一,就令人不可思议。
而这其中是离不开他们日复一日、不知疲倦的训练,他们有着统一的指挥,站在队伍最前方的士兵是整个队伍的总指挥,他跟其他人最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他手中有一把军刀,它有着“天下第一刀”的称号。但这把指挥刀是不同于我国传统的刀剑设计的,半封闭的护手,倒是有几分西洋刀的样子,这就让人有些困惑,为什么我国的指挥刀不选用传统刀的设计?毕竟我国在刀上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实我国并不是选用了西洋刀,而是对这把刀进行了部分改造,由“军刀之父”沈从岐进行的设计,他将中国传统和西方刀剑完美结合,提出了中国唐刀和西洋护手的结合方案。唐刀是我国著名的刀剑,有四种类型,重量也比较轻,护手采用西洋式也都是综合考量的结果。整个刀体、手柄、刀鞘的设计都非常精细,有着对和平的向往和寓意,而中式和西式的结合更有包容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