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结婚那些你不知道的传统习俗,真实朴素

天津 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al/150527/4630319.html

导语:结婚的方式多种多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所以现在的婚礼形式也还是各不相同。但无论哪一次婚礼,都会有一些当地的风俗习惯。婚姻习俗有很多,但现在许多城市都已化繁为简,有些乡村仍保留着许多结婚习俗,你知道这些习俗吗?

01乡村婚礼程序中的习俗,可能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

1、占卜

男人和女人在恋爱到一定程度后,要决定订婚的时间,双方要交八字费,首先要请阴阳师算命,然后压在祭坛上,看他们的命合不合。假如在这段时间举行婚礼,两个人之间产生了感情不和,或者一方家庭有了老病,迷信似的认为两个人都不合适,如果两个人都是真心相爱,可以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照样举行婚礼。若没有真爱,便成为陌路人。

2、离别宴会

选择正婚的日子是由男方定下来的,在正日的头三天,出嫁的女方家庭要宴请所有的亲朋好友操办离娘宴(宴请女方的亲朋好友出资是男方给的),杀猪宰牛热闹得非同寻常, 天是来帮忙的亲朋好友聚餐,第二天则是丰盛的宴请四方来客,第三天则是将剩菜打包带走。

3、接亲

新娘子也要讲究时辰(吉时也是阴阳先生定时),一般不会超过黎明。接亲队伍浩浩荡荡,敲开女方家的门,掏出一大把红包,(每个包都是十元)往外边这么一扔,女方家及所有送亲的人,都去抢红包,此时男方接亲的人此时趁机将头盖红绸沟新娘带走,这时,拿着陪嫁物品的娘家人也纷纷上车,鞭炮齐鸣,一路吹打,赶着拜堂成亲的良辰吉。

新娘下轿时,新郎抱住不沾地的新娘,进门便放下新娘,新娘先要敲醋坛(即坛内有醋和柚子叶烧得滚烫,再拿一块烧得通红的铁坛),一股酸臭味和柚子味腾腾而来,令人作呕,接着新郎牵着新娘的手跨过炭火盆,表示这一天对新人来说是红红的。

4、拜天地

这时公婆端着饭碗坐了起来,司仪大声宣布,吉辰吉时到拜天地开始,才行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拜,共进洞房完成大婚。只有送亲的娘家跟着新郎新娘进了新房。

陪陪新娘的娘家客人不多,一般2-3桌左右,新娘父母不会到场,全部由新娘的兄弟们坐。婚礼一开始,伴郎抱着床席先铺上上席的娘家人这边,新郎新娘牵着手跪在席上,跪席三叩首谢恩(图中所示的是“贵宾”一词),然后众人再向跪席致谢。接着是烟火礼炮齐鸣,婚宴开始了大吃大喝!新娘家可以住在新房子里,只有新郎陪着父母,或经常在客 走动把盏。

5、回门

婚后第四天,新娘家要派人到新郎家看新娘过的好不好,然后男方要用酒席相待,吃完饭双方要客套几句,聊一聊。新婚一个月后,新娘要回娘家,所谓的“回门”,在乡下有一句俗语:“七七八八,新婚十二天”。所以回门都是九天,九天之后,女方就要准备鸡、鱼、肉、粉条等等,让女方父亲送到男方家中,男方家也要准备一桌,好好招待女方父亲,以示感谢。

02农村婚姻生活中的各种禁忌

1、新娘子离家时姑姑,嫂子不能送

到了乡下许多地方,新娘出嫁时,姨妈、嫂嫂是不能送的。由于“姑”字同音“孤”,“嫂”字同音“扫”,送亲不吉利。尽管这种说法没有根据,但人们通常为了讨个好彩头、好的寓意,还是要注意避免。

2、怀孕的妇女不参加婚礼

对于农村的孕妇一般是不允许参加婚礼的,甚至有的地方还说,“新娘见了孕妈妈,一生都不顺”。实际上这句话是为了让孕妇考虑,结婚的地方比较乱,也怕孕妇一不注意发生一些危险。还有带着孩子参加婚礼,要尽量约束自己的小孩,让他不要大吵大闹,不要乱跑,注意人身安全,在别人的婚礼上哭闹也会被视为不吉利。

3、哭嫁不乱劝

新婚夫妇在出嫁前哭泣,主要是为了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有的人出嫁时不哭嫁,反而会被人看做没有教养,没有良知。因此,看着新娘子哭嫁,不要胡言乱语,这是一个应有的规矩,不要好心办坏事。

4、新娘在没有进门之前不要乱闯新房

新娘子来之前,都会有专人替新娘子装扮好,铺上红色的被子,被子下还会压着花生等等。那时候谁也不许进去,主要是为了避免别人会觉得晦涩难懂。许多不懂规矩的人,一心一意想看新房,硬闯进去,主人家虽然可能嘴上不说,但是心里肯定不高兴。

5、新娘的衣服上不得有口袋

新郎出门进屋时,新郎衣服上忌有口袋,以免抢走娘家的财宝。结婚那天,新娘千万不能穿旧鞋,所有的鞋,衣服都要新。此外,请注意,由于婚纱太长,新娘会走路不稳,注意千万不要踩新郎,新娘子不宜踩新郎的鞋子,因为这里面含有羞辱的意思。

6、喜冲喜

在迎娶途中,如遇到另外一个队的迎娶车队,叫“喜冲喜”,会抵消彼此的福份,所以必需互放鞭炮,或由双方媒人交换花朵,以化解之。(但现今多以花车车队取代,如在路上遇到另一队车队,可用互相相视祝贺来代替放鞭炮。)

7、守孝期内的人不能参加婚礼

守孝期的人不能够参加婚礼,如果参加婚礼,那是对逝者的不敬不孝。对新人来说也是不吉利的,所以一般来说大家都会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结语:旧社会时期的农村,大家都特别重视这些。各地的风俗习惯有其起源,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古韵,但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开放,许多先进的风俗习惯逐渐被淡忘。那么,这种旧习俗的禁忌,你们那儿还剩下多少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370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