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年9月14日,祖国评选为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而此中,陈燮(xiè)君和周文雍夫妇荣登榜单。
纵使头断肢折,但革命精神不可灭,这是夫妻俩在生命最后的誓言,陈燮君和周文雍夫妇是革命伴侣,但却没有互表心意,而且敌人在刑场上为他们拍了人生中第一张,也是最后一张结婚照。
图周文雍和陈燮君临刑前结婚照
……
那么这俩人究竟有什么故事?
(1)陈燮君
从那张最后的照片上看,陈燮君知道自己将要面临的是什么,但她依然是脸色淡然,目光坚毅,颇有独立女性的气概。
而这种淡然自若的气质,与她从小的经历是息息相关的。
陈燮君,年3月生于广东佛山。
她还算是比较幸运的,父亲是归侨富商,家里的生活也算优越,家里对女孩子读书这事,也比较开明,陈燮君在父母的支持下,成功完成了早期的学业。
陈燮君从小虽然是不愁吃穿,可是她还是能十分体谅底层劳苦大众的,而且在当时她也经常把自己攒下来的钱全部拿出,接济附近过得很悲惨的人们。
同时,当时广州的革命浪潮高涨,陈燮君深受影响,她从小就立下改变这一切的鸿鹄大志。
图陈燮君
可是陈燮君没有想到的是,她还没有迈出第一步,她的家人就准备把她的梦想扼杀在萌芽里。
因为陈燮君到了出嫁的年龄。
虽然他们很开明,让女儿去外面读书,甚至是准许她在家里附近去闯荡,可是等女儿到了年纪的时候,她的父母亲还是毫不犹豫地为她挑选了夫家,并且不准她再出去,要留在家里相夫教子。
从小就十分有主见的陈燮君,自然是不想轻易就范的,她不断地劝说父母,甚至让自己的哥哥去说情,可是在那个年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天一般大的事情,而且它又是中国这几千年来,不断加固的“精神桎梏(zhìgù)”。
所以,仅凭陈燮君一人,还无法改变父母与她之间的思想隔阂,也无法改变她要嫁出去的事实。
无奈之下,陈燮君只能假装答应,然后她也答应和男方先接触一下,因为陈燮君还抱有一丝希望,就是如果这个男方同样也是一个不迂腐,充满进步气息的青年的话,她也是可以接受的。
图佛山
但最后他还是失望了,男方是当地的一个富商之子,没有任何让人感到惊喜的地方,但就算陈燮君极力否定,陈燮君的父母却始终不答应退婚。
就在这时,陈燮君有了逃离的想法。
当时她决定要去的地方就是广州,陈燮君想要去那边求学,而之所以她有这样的想法,还是要来自于她小时候,在街头看到的一次游行。
当年革命形势激荡,无数的学子走上街头慷慨激昂演讲,有一次,在街上听演讲的陈燮君,偶然看见了一支完全由女子组成的宣传队。
她们身上那种气质,那种鲜活,让陈燮君受到不小的震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番打听她才知道,这支女子宣传队来自广州的省立女子师范。
也就是在那时,她决心,有一天要去广州求学,成为她们一样的人。
所以,当她想要逃避自己婚姻命运的时候,陈燮君想到了广州,当然她也知道,父母是不会同意,也不会资助她的,所以她就把自己所有的首饰卖掉,换了一些钱,孤身一人来到了广州。
广州当时是革命浪潮的中心之一,其气氛自然是让陈燮君这样的有志青年感到“如鱼得水”,她当时经过了插班考试,进入广州坤维女子中学。
图前排左二为陈燮君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坤维女子中学是一所为贵族小姐开办的学校,校长是个迂腐的守旧派,所以一开始,并不知情的陈燮君在这里,感到十分不舒服。
不过好在学校里还是有很多好的老师,他们思想开放,富有进步气息,在那里,陈燮君认识了共产党员,也读了许多进步书籍书刊,也是在这里,陈燮君找到了自己的路。
年,五卅(sà)运动爆发,工人代表顾正红在谈判中被日商残忍枪杀,事情发生后,举国震动,反帝运动自上海爆发至全国。
当时陈燮君和女校里几个同学,冲出校门参加游行,可是当游行部队来到租界时,帝国军队突然直接向游行队伍开枪扫射,当时场面一片混乱,子弹无情地打在学生的肉体上,许多花一般年纪的少年少女,喋血当场,黯然凋零。
这次的惨案,也让陈燮君感受到了残酷,革命不是只喊喊口号,它是危险的,也是要经历血,经历搏杀的,不过帝国军队的凶残没有让陈燮君畏惧与怯弱,她觉得在这时候,反而要变得强大。
后面她又直接参加了“五卅”运动后续的罢课以及宣传工作,并且表现优异的她,在第二年,也就是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图五卅运动老照片
成为了一名党员,对自己的要求无疑就要更高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也无疑就要更重了,对于陈燮君来说,这是一种使命感!
不久,北伐大业浩浩荡荡地开始了。
同一年夏天,陈燮君进入了中山大学,在这里她参加了学校里的党组织,在这段时间,她自觉到工人中接受锻炼,而且她还会去到学校里为底层人民教学。
而对于那些曾经和她一样的女孩子,她也是经常鼓励她们追求独立,不要成为封建礼仪下的牺牲品,要成为一名新时代下有为的好青年。
在北伐的那段时间,她也组织学生以及附近的工人妇女,一起打草鞋、缝衣服,送到前线去,支援北伐大军。
图北伐
因为她做出的突出贡献,不久后,她就被选为中共中山大学党支部委员,负责工人运动、组织宣传等活动。
与此同时,她也积极参加广东的劳动妇女运动,她致力于一场真正的妇女解放,之后她就被众人选为中共广东区委妇女委员,后面她又升任广东妇女解放协会秘书长。
不过就在这时,革命事业如火如荼(tú)的时候,陈燮君却只身回到了老家佛山,并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这究竟发生了什么?
(2)艰难的斗争
原来在大革命即将胜利的关口,蒋介石突然公然发动政变,背叛了革命,当时中山大学的党支部遭到围剿,陈燮君好不容易才躲过了广州反动派的搜捕。
当时大批军警把中山大学包围起来,陈燮君乔装翻出了校门,躲过了盘查,她一开始的计划是回到佛山的老家,但是她刚出学校的时候,便想到了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
医院休养,她的孩子刚刚夭折,医院肯定是敌人排查的重点,所以邓颖超现在十分危险,陈燮君也顾不得回家的计划了,医院通知邓颖超撤离。
图邓颖超
之后,她便秘密回到了佛山,不过她没有回家,而是找了个地方隐蔽了起来,当时广州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陈燮君与党组织暂时失去了联系。
在这段时间,陈燮君并没有对革命失去希望,她知道党组织是有多么强的生命力,她相信不久后党组织就会恢复过来,而她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
不过她能沉住气,她的家人却没法沉住气,她的哥哥千方百计地找到了她,准备送她出国,等风头过去了,再把她接回。
可是陈燮君拒绝了,她说现在这个时候,她不能走,越是危难的时候,越要有人坚持下来,她要等待,等党组织和她联系,为她安排工作。
果然,后面在8月份的时候,党组织就稳定了下来,而且组织现在急需要人来主持党务工作,尤其是在敌人围捕还没有停止的时候,党组织中更需要有人站出来,举出火把。
陈燮君接到中共广东省委的通知后,便立刻前往广州。
不过这次,她没有想到的是,组织为了工作需要,给她派了一个同志作为她的“丈夫”,组建家庭,在广州隐秘进行地下工作。
一向为革命义无反顾的陈燮君虽然接下了这项任务,但是她不得不承认,她一开始是有些犹豫的,因为毕竟在那个年代,她并没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
这个人叫周文雍,只比她小一岁,是广东开平人。
图周文雍
组织上给到的情报上说,他出生于一个贫困的私塾老师家里,他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成为了一个知识分子。
清朝灭亡之后,父亲就把周文雍送到了新式学堂,也算是在那里,周文雍就立志要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益的人。后来周文雍离开老家前往广州,学了机械,并且在工人那边,接触到了共产主义,他也很快成为了一名投身共产主义革命事业的进步青年。
到后面,周文雍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他作为广州地委书记,按照党组织的要求,找到了陈燮君,和她组建家庭。
然后他们以夫妻名义为掩护,在广州租下了一套房子,并建立了地下市委机关,展开革命活动。
一开始,陈燮君十分不适合这样的生活,她只是做着自己的工作,很少和周文雍交流,后面还是周文雍察觉到了她的情绪,主动和她聊天,培养和她之间的默契。
到后面,两人渐渐熟悉了起来,交流也多了起来,而且陈燮君发现周文雍其实懂得很多,她就经常向他请教革命中的东西,在这个新组建起来的“家庭”中,陈燮君与周文雍关系也越来越好。
虽然他们还是保持着纯洁的同志关系,但这时候,陈燮君知道自己其实已经动了真感情,而她也相信,周文雍也是这样。
不过在那个斗争紧张的年代,他们俩也知道,这时候不是说破的最好时候,所以他们很有默契地都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
图陈燮君和周文雍合影
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着革命的神圣使命,如果因为儿女私情,让他们心里有了牵挂,而耽误党的事业,这是他们不能原谅自己的。
所以,两人就以这种奇怪的状态,一直维持了下去。
当时白色风暴还在广州肆虐,周文雍一直在暗地里组织失业工人反抗斗争,他们经常在汪精卫的官邸门前游行,大喊口号,要求释放被捕工人。
到后面,周文雍更是亲自走上街头,奔走呼号,壮大游行势力,希望能够给反动当局一些压力,让他们做出一些妥协,可是他们还是高估了反动当局的底线。
敌人恼羞成怒,派出大批特务镇压,在一次游行中,周文雍为掩护群众撤离,被特务当场抓住,关进了监狱。
当这个消息传到陈燮君那里时,她自然是大吃一惊的,她连忙让人调查情况,然后发现,周文雍虽然被警察逮捕,但是好在敌人并不知道他共产党员的真实身份,只以为他是普通的工人代表。
陈燮君知道这情况后,顿时安定了下来,然后她开始想营救周文雍的计划,既然敌人不知道他的身份,那么这里面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间了。
图工人游行
很快陈燮君便让人送去了一些特制的辣椒,这些辣椒经过层层递送,很顺利地到了周文雍那里,这种辣椒只有一个作用,就是人在吃完之后,脸就会通红,然后额头会发烫,就像得了重病一样。
在一环环周密的计划下,表现“异常”的周文雍果然引起了敌人的注意,他们不得医院,而这时,早有准备的陈燮君趁着敌人不注意,就组织便衣武装,医院接回了家里。
经历过这个劫难后,周文雍和陈燮君的关系又更近一步了,两人也彻底把对方,视作为此生可以托付之人。
……
(3)广州起义
广州确实是一个有革命底蕴的地方,16年前,革命党人在这里发动起义,孙中山、黄兴、赵声等人举起革命大旗,在广州悍然舞动,虽然当时举义失败,但是这种精神却永远留了下来。
16年后,年12月,中国共产党再度接过大旗,在广州集结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宣告了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
图广州
在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相继叛变革命后,我党就已经在暗地里积蓄力量,准备给予在广州等地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的敌人致命一击。
最开始,我党是利用张发奎、李济深两个军阀争夺广东地盘的矛盾,积极恢复和发展组织,并且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快速发展工会,以及农会,最后把全省的工农运动,联结在一起,为以后的举义埋下伏笔。
在我党的策动下,广州的工人组织纷纷驱逐了反动当局的“改组委员”,选举了自己的工会委员,并且开始逐步为自己的民主权利进行斗争。
10月14日,海员举行的罢工,便是广州起义积蓄力量的最好见证,当时2万多工人举着镰刀斧头红旗,向反动政府示威,场面宏大,令人震撼。
不久在12月份,广州起义正式打响。
11日,在共党党员叶挺、黄平、周文雍等人的领导下,部队开始按照计划向广州市各要点,发起袭击。
图广州起义(油画)
当时所有的部队,包括教导团、警卫团、工人赤卫队等,一共余人,虽然人数是比较少的,但是由于发动的突然,驻守的敌人措手不及之下,就被起义部队打垮了。
比如敌人在沙河的1个步兵团,本来占着人数优势,但是由于起义军声势浩大,敌人硬是没有察觉到起义军的数量,便乱作一团,只想着逃命,最后一个团的兵力,硬是生生地被部分起义部队打败,还被俘虏了余人。
除了这个地方,驻燕塘的炮兵团、公安局、制高点观音山等地也是很快就被攻占,与此同时,广州市郊的许多村民也受到感召,纷纷出来响应起义,进入市区配合起义军的行动。
当时起义没多久,整个广州便彻底陷入了“疯狂”。
次日上午,广州便被占领,之后党组织立即成立工农兵执行委员会,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议中宣告广州市苏维埃政府成立,而且发布了与宣言有关的法令,广州市工人、农民知道之后,欢欣鼓舞,走上街头庆祝。
图广州起义
但是占领广州之后,附近的敌人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当时广东省政府主席陈公博以及军阀张发奎等人仓皇逃出之后,便立即通知第5军军部,电令驻附近的第12师、第26师的等几个国民党部队,急速回防广州。
当天,他们还联系到了英、美等帝国,并且得到了他们的支援,最后他们集结了重兵,从三面向起义军反扑。
起义军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撤退,而是想要守住广州,但就算战士们浴血奋战,死战不退,可是仍然是在众寡悬殊下,遭到严重损失。
危急时刻,起义军总指挥部为保存革命力量,下达了撤出广州的命令,当时只剩下0余人的起义军在13日撤出了广州,而原先在广州潜伏的地下党员,也纷纷沿着各个方向离开了广州,但也有未及时撤离的工人赤卫队和群众,遭到了敌人的血腥镇压。
当时周文雍与陈燮君两人,拼死突围,最后两人都先后顺利撤离到了香港,不过还没有过几天,他们又回到了广州,因为他们实在是牵挂那里的同志,以及不知道情况的党组织。
图香港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等待他们的是一个这样的结局。
(4)终局
他们回到广州之后,便开始秘密联系党组织,以及幸存的党员,在他们的努力下,广州的党组织再次恢复。
年春节期间,根据省委的指示,陈燮君在广州发动一次名为“春季骚动”行动。
这次行动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广州的民众,广州起义虽然失败了,但革命永远不会停止。
可是就在活动进展之时,党内出现了意志不坚定的叛徒,陈燮君和周文雍所在的秘密联络点被泄露,国民党军警秘密抓捕了他们。
当时其实还有一个细节,就是陈燮君是先被反动派抓住的,陈燮君和周文雍有一个预定的暗号——就是窗台上的花盆。
如果有的话,说明屋里安全,但没有的话,就说明危险。
可是周文雍知道有叛徒的消息之后,因为牵挂陈燮君的安危,没有注意到花盆,结果一进屋,两人就都被抓住了。
图左陈燮君,右周文雍
当时敌人在狱中对周文雍和陈燮君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折磨和拷打,几乎什么样的酷刑,他们都受过了,但他们守住了自己的信仰,没有向敌人低头。
发动派没有了办法之后,最后宣布对二人执行枪决,年2月6日,农历元宵节,敌人选择在这一天处决陈燮君和周文雍。
不过当敌人他们还有什么心愿,陈燮君被敌人抓捕后,她就一直在想着,最后,陈燮君提出想要拍一张结婚照,敌人虽然觉得奇怪,但最终还是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最后摄影师在监狱外面,在临刑前为她们拍了结婚照,也为她们拍下了最后的写照。
2月6日,广州红花岗刑场,周文雍和陈燮君,高唱着《国际歌》,走向了刑场。
周文雍说:“为了共产主义,我甘愿付出一切!”
陈燮君说:“为了劳动大众不再受欺压,我们死而无憾!”
牺牲时,周文雍23岁,陈燮君24岁,这是何等悲壮,又是何等坚定!
图陈燮君、周文雍(剧照)
……
这件事情传出之后,我党领导人聂荣臻激动地说道:“这就是我们的战友,他们的爱情是独一无二的!”
年,电影《刑场上的婚礼》再度重现了周文雍、陈燮君两人的故事,电影中讲的是一对革命夫妻的故事,最后两人在行刑之前,高喊:
“让这刑场作为我们新婚的礼堂,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我们新婚的礼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