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吉利海峡,北边是英国,南边是欧洲大陆上的法国。这两个国家从13世界掐架掐到18世纪,中间有过两次百年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法国派兵援助华盛顿,率领殖民地的大陆军抗击英军。年美国赢了,跟英国的合约就在法国的凡尔赛宫里签订的。美国南北战争之后的年,法国人热情地说,“我们跟你们送个礼物,庆祝一百年前我们一起把英国人打败了美国获得独立。”美国接受了。
法国雕塑家巴特勒迪到了美国,想创造一座巨大的铜像作为美国独立的象征。美法两国都赞同,两国一起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筹募基金,就等着巴特勒迪出方案了。
年出生的巴特勒迪,原来学的是绘画,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去埃及旅行,看了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彻底改变了他的艺术生活:画画根本达不到雕塑,特别是巨型雕塑能赋予他淋漓尽致的艺术灵魂感。他梦想做一座世界上最高大的塑像。现在他决定给美国建一座自由神像。
年,巴特勒迪草图设计完成了。自由女神穿着古希腊风格的服装,头戴光芒四射的冠冕,上有七道光芒,象征七大洲,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独立宣言,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象征挣脱暴政的约束和自由。
年6月,巴特勒迪坐着船,横渡大西洋来到美国。19世纪末还没有通飞机,越过大洋的运输工具只有轮船。纽约港是美国东部沿海最大的港口,进出美国的大多数旅客都要经过纽约港,巴特勒迪坐船缓缓驶入纽约港的时候,注意到距离港口三英里外有个岛,叫做白德路岛,看着这个岛平整、位置突出,是放置塑像的理想位置。因为所有进出纽约港的船只,都得经过这个港。他非常高兴地得知,纽约州议会出于港口防御需要,已经把这个岛转让给美国联邦政府了,所以只需要美国联邦政府同意,就可以在这个岛上放置塑像。巴特勒迪会见了纽约界的名流,并拜访了美国总统尤利西斯·格兰特,就是南北战争中北军的司令。见面说到,“您好,格兰特将军。”从口袋里掏出草稿给格兰特将军看,打开行李箱,露出一个只有威士忌酒瓶大小的模型。格兰特一看,很高兴。贝特洛岛作为雕像的选址不会有太大问题了
“叫什么名字?”
“就叫做’自由照耀世界女神。’”
“很好,努力。”
“谢谢总统阁下。”
“您觉得建造这个费用?”
总统说,“好,很好,继续努力。”却没答应给钱。
美国人喜欢这塑像。更喜欢自由女神的设计。一谈到拿出钱来,却一片沉默。
巴特勒迪空手而归。后来法美两国成立委员会,决定首先在法国筹集75万美元建造塑像,以后再由美国筹集10万美元建造塑像的底座。约好之后,分头行动。
年第一笔捐款筹集到了,巴特勒迪开始建造他梦寐以求的塑像。这巨大的塑像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把它立起来。工业革命带来了新技术和新材料,带来了新的可能性——钢铁开始使用了。一名优秀的工程师设计塑像的骨架结构,巧妙解决了塑像立那么高迎风不倒的关键问题。十年之后,这位工程师用了相同技术在巴黎设计了世界最高的铁塔,这个工程师是——亚历山大·居斯塔夫·埃菲尔。
当女神手臂和火炬都做好以后,巴特勒迪把它们运往费城参展筹钱,当时说,花五毛钱,大家可以爬到十米高的火炬平台上。两年后,女神的头部完成,巴特勒迪用同样的方式在巴黎展出、集资,尽管这个展览引起了公众的热情,但是一人五毛钱,离需要的资金还差的很远,近乎绝望的巴特勒迪不想自己的梦想半途而废,于是艺术家被逼成了聪明的商人,开始和筹资委员会说,“咱们向全法国公众卖彩票,得奖的人可以获得由我亲自签名限量版自由女神像的模型。”更诱人的是,头等奖还可以获得艺术家本人的两件雕塑作品。
到了年底,巴特勒迪成功地在法国筹集到了完成塑像需要的75万美元。充满热情的巴特勒迪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塑像渐渐成型。年,塑像完成了。这个时候距离巴特勒迪第一次提到自由女神像的想法,已经过去19年了。这次他设计的铜像,是一个代表古罗马自由女神的女子,头上的王冠依然有七个尖刺,代表七大洋,她站在一对手铐脚镣之前,右脚微抬,显示正走出压迫和奴隶的枷锁。
巴特勒迪发现塑像完成了,另外一个问题来了。他刚刚得知,大洋的另一边,美国方面答应建的底座,连个影都没有。当面欣赏他那个威士忌酒瓶一样模型的格兰特总统,早就卸任了,这时的美国政府陷入经济危机中,一直不赞成自由女神像的项目,国会也拒绝了10万美元建造底座的建议。纽约岛原先批准了5万美元资金,到了州党那儿,最后一刻给否决了。媒体也纷纷地泼冷水。当时纽约全国的百万富翁们没有一个人为塑像捐款。一切好像已经走到了绝处。
怎么办呢?
这时,一个人站了出来,用自己方式筹集了资金,建起了女神像的底座,这个人叫做约瑟夫·普利策。
普利策小时候随父母从匈牙利移民到美国。17岁时跟继父不合,离家出走,四处流浪,也没认真读过书,后来当过骑兵,当过捕猎鲸鱼的船员,当过酒店服务生,在他频繁换工作的身无分文的日子里,他唯一不变的,是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花在了图书馆,在图书馆里,自学成了一个作家,最后成为了优秀的记者。年的时候,31岁的普利策在圣路易城创办了自己的第一份报纸,三年之后,成为当地发行最大的报纸。普利策得知自由女神像项目因为没有资金建底座而即将面临失败的时候,他看到了三个机会:第一,为塑像筹资;第二,增加报纸的发行量;第三,利用报纸去讽刺鞭挞富人们的自私。这三项怎么做到的呢?
普利策在最新购入的一份《纽约世界报》上宣布,他将把任何给自由女神像捐款人的名字印在报上,哪怕你只捐一分钱。集资目标就是那十万美元。因为每个捐款人都像印在报上。后来全美国都想知道哪些人捐了多少钱,知道进度。后来《纽约世界报》成了西半球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普利策的号召策略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5个月后的一天,普利策在《纽约世界报》上宣布:10万美元自由女神像底座集资顺利完成。当时总共有12万人捐款,平均每人捐款金额0.83元。普利策用这种方式成就了自由女神像,也成就了他的报业生意。他去世的时候,用他的捐款设立的普利策奖,成了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普利策奖。
年8月15日,分装成个木箱的自由女神像到达了纽约的港口。75名工人爬上高高的脚手架,用30万只铆钉把自由女神像大概是块零件顶在骨架上,10月中旬,自由女神像终于全部完工。女神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右捧着年7月4日的《独立宣言》,自由女神像建起来后,高46米,加上混凝土制造的基座,总高度达到了93米,重达吨,进出纽约港的人,很远就能看到这座塑像。年10月28号,定为了纽约公众假日,进行揭幕仪式。当时大约有万人聚集在纽约哈德逊河上,观看自由女神像的揭幕典礼。在白德路岛上,自由女神的脸包裹在红白蓝法国三色旗的幕布下。法国给的礼物,最后揭幕,先保持一点神秘感。
塑像的脚下拥挤着美国总统格洛弗·克利夫兰和全体内阁,找到了当时美国口才最好的参议员埃弗尔特,让艾佛特为塑像致揭幕辞。巴特勒迪站在女神像的皇冠里面,负责拉动绳子把三色旗放下来,那个时候没有扩音器或者对讲机,下面说话声音完全听不见,只能舞动小旗子示意。巴特勒迪在地面上安排了一个小男孩,让他一听见议员致辞结束就挥动手绢,他就放旗,河面轮船看到旗落下就鸣笛。庆祝仪式即将正式开始,埃弗尔特参议员开始准备很久的精彩演讲。刚说了两句,太激动,停下来换气,小男孩一看停了,以为演讲停了,就开始挥旗帜。巴特勒迪在顶上想:美国人就是好,不虚伪,两句话就结束了,奋力一拉,三色旗飘然落下,露出了自由女神光亮的脸庞,顿时海面河面汽笛长鸣,礼炮轰鸣,鼓乐齐奏,参议员一看场面都傻了,还有好几页纸没有读,演讲的精彩部分没有开始呢。但人们已经开始庆祝了,他看着欢庆的人群,无奈地走回自己的座位。
实现了自己梦想的巴特勒迪回到法国之后,又创造了不少大型雕塑,年10月4日,艺术家巴特勒迪在法国的巴黎去世,享年70岁。白德路岛后来被正式更名为自由女神岛(自由英语单词)。年,自由女神的铜像国家纪念碑,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在花岗岩构筑的神像的基座上,镌刻着美国女诗人艾玛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TheNewColossusNotlikethebrazengiantofGreekfame,Withconqueringlimbsastridefromlandtoland;
Hereatoursea-washed,sunsetgatesshallstand
Amightywomanwithatorchwhoseflame
Isimprisonedlightning,andhername
MotherofExiles.Fromherbeacon-hand
Glowsworld-widew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