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在燎原长沙市望城区推行移风易

星星之火在燎原

——长沙市望城区推行移风易俗、促文明乡风系列报道之一

望城区茶亭镇大龙村村民相处融洽,淳朴乡风弥漫。范远志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郑旋封雨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短短20字,描绘出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既要“面子”美,又要“里子”实。乡风文明,作为农村的精神文明,是关乎发展的时代命题。

早在年,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大龙村(原属东城镇)率先试点实行殡葬改革,推行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的殡葬观念。此后,铜官街道、桥驿镇等顺势推广移风易俗,一场破陋习、树新风的“风暴”开始席卷各乡镇、街道。

今年,望城区继续发扬雷锋家乡的优良传统,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同时积极倡导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让广大群众精神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这些故事历经时间洗礼,是否触及共情、引人效仿,你且来看。

省下“鞭炮”钱给未来

年,茶亭镇大龙村代家组一名肖姓老党员过世,村支书李新民带领支村两委上门吊唁并与家属商量实行“土葬改火葬”,得到对方积极支持。由此,大龙村党员干部带头宣传“土葬改火葬”、丧事简办等新风俗。到年,李新民的母亲与世长辞,顶住来自家庭的巨大压力,他毅然推行“环保送葬”,不敲锣打鼓,不燃放鞭炮,不发放丧事礼包,采用电子礼炮。后来,李新民的家人用省下的费用,购买近万元电风扇送给村里的小学。

点评:三个层次的启示

这个故事有3个层次:①改传统风俗。别小看“土葬改火葬”,这可是改几千年流传下来的风俗,推行起来其实很难,尤其在农村。②改到自己头上了也要改。有些改革改不动,有的制度不能持续执行,都是因为改到自己头上便改不动了,执行不下去。③把节省的钱献给未来。我们为什么要改旧习俗?因为旧习俗浪费、扰民、不环保。而这一改,立马就改出了效益。省出来的钱怎么花?给学校办点事,为孩子们添置电风扇,让改革的新风和清风吹进教室,这是一种高境界、高姿态、高目标。

取消铺张设宴,说改就改

今年3月,铜官街道正式出台“大事小办、繁事简办、小事不办”等10条倡议,对公职人员明确10条禁令,推进移风易俗。在外打工的流动党员黄伟林,原本赶回家想大办宴席,为父亲庆祝六十大寿。得知家乡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后,他不仅立即撤掉家门口的充气拱门,缩减宴请人数,还在宴席后到支部书记家里作深刻检讨,并承诺以后一定将“双十条”严格执行到位。

点评:不留余地

一种风气的蔓延是有惯性的,所以坏风气往往制止很难,都是因为惯性使然。

对待惯性,我们有一个办法,叫刹车。刹车,必须一脚猛踩,不能犹豫,不能拖沓,不能纠结,不能观望。

能不能做到令行禁止,关键看是否立即、马上,如果拖一拖,让一让,搞个“下不为例”,是禁止不了的。这就像戒烟,说戒就戒,立马把手上正在吸的烟熄灭,才会有收效。如果还想把手上这支烟吸完了再戒,可能过不了多久又开始抽下一支了。

破旧风俗,立新风尚,首先在破,旧的不破,新的立不起来。破就需要破得快,破得果断,连手头的这支“烟”也不放过,不给“惯性”留任何空间和余地,才有令行禁止、立竿见影的功效。

吹新风扫旧风

“红白喜事要从简,新规新政已上榜,陈规陋习真不行,害了自己害别人……”今年9月17日晚,高塘岭街道六合围村举行以“移风易俗新风尚乡风文明千万家”为主题的文艺表演,由村民自编自演的快板《红白喜事要从简》朗朗上口,获得一致好评。这首快板由六合围村老年学校教师刘太奎连夜编词并指导学员经过1个多月排练,最终成熟。刘太奎今年75岁,先后在梅树小学、新湖小学任教28年,自年六合围村老年学校成立以来,他积极创作出反映新农村巨变的《新旧六合两重天》,反映农村夫妻感情的《妻管严的爱》等诸多优秀作品,多以快板、三句半、小品、舞台剧等表现形式呈现,切合农村生活实际,接受和传播度高。在他的带动下,六合围村广大群众精神生活进一步丰富。

点评:“吹”的形式很重要

我们倡导新风尚,有很多种形式,用文件倡导,用会议倡导,用强制性的制度倡导等。这些当然也有一些效果,但往往收效有限。而以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倡导,让群众在享受中接受,效果就会好很多。

新风是要吹的,而且要经常吹,长期坚持不懈地吹,以强大的新风压倒旧风、扫除旧风。但吹的形式也很重要。如果以“台风”的形式吹,吹的过程会留下伤害。而以清新之风吹,则会让人神清气爽,润物无声,效果会更深远、更持久,也更健康。

麻石中的新风尚

蕴藏丰富的麻石资源让丁字湾街道因石闻名,丁字湾人也因多年积淀坚韧、踏实、专注的品格而颇具“工匠精神”。湖南湾田集团是丁字湾街道辖区企业,其总裁刘筱泉秉持“麻石之乡”传统美德,踏实经营,近年来先后捐资40万元为无房危房贫困户建新家,组建志愿队伍参与抗洪巡堤,成立“湾田爱心家基金”,对内进行员工帮扶,对外进行社会扶贫,用感恩之心回报社会。今年7月,丁字湾街道推出寻找“雷锋家乡实在人”系列活动,将移风易俗纳入评选标准,街道内“最朴实家庭”“最诚实企业(商家)”“最务实劳动者”“最真实善心人”各类典范不断涌现,“朴实、真实、务实、诚实”的精神蔚然成风。

点评:新风尚的新载体

风尚看不见、摸不着,但风尚又是客观存在的,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风尚在哪里?丁字湾的事迹告诉我们:风尚总是以某种载体呈现给人们,麻石中也能折射出新风尚。

这就像开车,斑马线处主动让行人,新风尚便通过车辆折射出来。只要心中有爱,有情怀,有温暖,各行各业都能以各自不同的载体随时随地表现出新风尚。

远去的是背影,留下的是好评

年6月20日晚,雷锋北大道靖港镇复胜村路段,一辆湘阴牌照轿车在超车时因紧急避让一辆电动三轮车,失控撞上路旁的樟树,然后坠入6米多深的水沟中。当时,大泽湖街道西塘村村民喻国庆正驾驶货车经过此地,发现情况后,果断跳下深沟,砸碎轿车的后挡风玻璃,将被困者杨鑫救出。由于担心杨鑫昏迷,喻国庆一直与他聊天,分散他的注意力,直到救援人员到来,喻国庆只留下一句“人没事就好”,便悄悄开车离开现场。左右邻居评价他:“做事勤奋,从不贪图安逸”。

点评:崇高的极致

一个人,如果连命都不要了,那是一种极致。如果这种极致是为救助他人,便是崇高的极致。

像喻国庆这样,果断跳下深沟的那一刻,他是来不及多想的,顾不了生命危险,管不了后果怎样,心中只有一个意念:救人!所以,但凡见义勇为的人,便特别受人敬仰,被人们誉为英雄。

生命对每个人而言,都是最珍贵的。当一个人为了救人,连自己的命也不顾了,还有什么比这种行为更崇高、更伟大?

(点评作者周云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322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