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张爱萍(右)访美
引言
年6月9日,国防部长张爱萍作为中国代表团的团长出访美国,而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派赴美军事代表团出访。
为了表示欢迎,美利坚合众国以最高军礼对代表团表示欢迎。在美国纽约五角大楼前的广场上,礼炮隆隆,军乐声声……
这天上午,中美国防部长之间进行了第一次会谈。会谈中,张爱萍说道:
“我这次是来学习的,几千年前,中国的唐三藏来到西天取经。我们这次来取经的,只是对象不同罢了,我们也能取到真经。”
不知不觉,便进行了一个上午,两人之间的交谈依旧意犹未尽。会谈即将结束之际,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看了看手表说:“这次会谈结束,我们下午继续。”
图
美国五角大楼
当他们从会谈大厅走出来时,一边走过几位穿着整齐的美国人。见到他们,温伯格指着一边的张爱萍说:“你看看他们都是谁?”
正在说话间,走在前边的一位来到张爱萍面前,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还激动地上前拥抱了张爱萍并说:“救命恩人,你还认识我吗?”
看着眼前的这位军官,张爱萍不由地怔住了。这位军官是谁,为什么要称张爱萍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呢?事情要从40年前说起……
01美国航空机失事,被中国村民发现
年8月20日晚上8点左右,美国第14航空机便驾驶着名为“奥列勒女二号”B-29型轰炸机,受命完成轰炸日本军事目标,远程飞袭日本门司、本八幡、小仓等地的钢铁工业设施和重要军火。
就在这几位飞行员顺利完成任务,轰炸完日本九州岛返回的途中,经过距离中国东海岸大约公里左右的黄海上空时,紧急情况发生了,飞机的引擎发生了故障,无法操控。
图
B-29型轰炸机
正在千钧一发之际,机内的11名飞行员先后分四批先后跳伞,其中的很多人在黄海中坠亡,最终只有五人幸运存活下来。
而飞机失事后,掉落江苏建湖县阳镇金桥村(原建阳县六区夹晏乡金桥村)晏荡沟以西的一个稻田中。
这天,天上还下着雨。飞机失事时,当地村民在收拾农具准备回家时目睹了飞机失事的过程。起初,他们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只是惊叫着喊着:“快看,云彩从天上掉下来了!”
听到叫喊声,人们立刻开始变得骚动起来。一位眼尖的村民还大声喊着:“快看,云中好像还有人!”
听到这些,许多人慌得说不出话来。一些迷信的老人吓得说不出话来,嘴里还念起了菩萨之类。不久,白云便带着几个高大的白影掉到地面。老百姓吓得紧闭房门,不敢从家里出来。
图
B-29轰炸机投弹轰炸日本
第二天,一个不知情的老人准备干农活,忽然看到草堆旁有两个陌生的红脸人,一时间被吓得先后跌倒。
原来,飞机失事后,这几位飞行员并没有牺牲,幸运地活了下来。为了寻求帮助,他们赶紧向老大爷寻求帮助。但是在老大爷看来,眼前的人嘴里叽里咕噜的,手指一会指向地上,一会又指向天上。
见老大爷一脸慌张,他们赶紧从腰间扯下一面小旗子,用手指指向旗子上的联合国旗上中国字。老大爷定睛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亲爱的中国朋友,我是来华对日作战的美国人!”
很快,不识字老大爷便喊来识字的村民。见过世面的村民看到旗子上的字,心中的恐惧一扫而光,知道了眼前的红脸人便是报纸上经常介绍的帮助中国轰炸日本的美国人。
于是,善良的村民赶紧将眼前的陌生人请到屋子里亲切招待。老奶奶将凳子摆在客人面前,但美国人却摇着头不肯坐下。
图
美军飞行员在中国
从美国人焦急的神态中,村民们好像领悟到什么,大家便将美国人送到民兵模范队放哨的地方。模范队员知道事情的原委后,便热情地安排他们住在当地的老百姓家中,还专门派人在四周警戒保护。
接着,村民还找到了另外两个从飞机坠落的美国人,其中的一个美国人还从口袋掏出一叠钱要送给其中的一位老大爷。而老大爷只是摆摆手,笑了一下就要准备走。
美国人赶紧上前追去,接着又从口袋中摸出几块银元,笑着交到大爷手中。老大爷急了,又将美国人的手推回去。
建阳总队的第三连的哨兵得知找到美国飞行员的消息,赶紧飞快赶到连部进行报告。三连的指导员赶紧带着全连战士和一个懂外语的老师赶来。
指导员向美国飞行员致敬并致词,但眼前的美国人却不知所以。懂外语的老人便将职指导员的话翻译给外国人听,他们脸上紧张的表情才暂时消失。
图
一张写着中文的求救血符
很快,美国飞行员便被护送到3连驻地。接着,周围当地的老百姓纷纷赶来看外国人,一些热情的老百姓还带来鸡蛋等一些食品来慰问美国朋友。
飞行员吃过饭后,3连和当地驻地的老百姓还专门为他们召开了一场热烈的欢迎会。飞行员不由得被当地人民的国际友爱精神感动了,还为大家演唱了一首首好听的英文歌曲。
02张爱萍找到飞行员,中央紧急指示
就在四位飞行员抵达建阳总队部的第三天,湖垛附近的老百姓又送来一位飞行员。当第五位飞行员和另外一名战友的在建阳总队相聚时,他们一时间也悲喜交集,热情地抱在一起。
在英文翻译的询问下,大家得知了这五位美国飞行员的真实身份。最早被发现的这位是空军飞行大队长W·萨伏埃中校,28岁,芝加哥人。发生珍珠港事件后,他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来投笔从戎,是美国空军第二师十四航空队的大队长。
图
抗战期间由于语言不通,飞行员和根据地军民之间沟通,总是借助在地上作画、写字
剩下的其他四人分别是:领航员奥布赖斯上尉、飞行机械师特尔马克中尉、副驾驶员卢茨中尉及中心火力控制炮手布伦迪奇上士。
与此同时,美国飞行员跳伞降落被抗日军民营救的消息,通报到驻阜宁县张庄的新四军第三师师部,副师长张爱萍也不由地喜上眉梢。
保护盟军飞行人员,援助盟军共同作战,已经成为盐阜区抗日军民的共同意识,这也让他们心中感到无限欣慰。
与此同时,张爱萍便赶紧指示县总队队长王良太:“你们赶紧去找美军的飞机,湖垛据点的日本人一定会派支部协助民兵一起灭火,将飞机上能拆下来的赶紧拆下来,绝对不能让日军抢走飞机上的任何一个零件。”
图
张爱萍旧照
王亮太便亲自率领二营六连的80多名战士,冒雨以急行军的速度赶来营救坠落的敌机。正如张爱萍所料,湖垛镇据点的日军近藤中队长得到情报后,亲自率领多名日伪军连夜行动,全副武装,妄图要把这架飞机抢到据点。
第二天早上,就在坠机以东多米的宴荡沟两岸的河边,一场关于争夺坠落飞机的战斗打响了。
敌我双方先后对峙了四个多小时,终于成功将日伪军击退。战斗中,六连的四位同志光荣牺牲。
之后,新四军三师工业部的四位同志经过了一个多星期的紧张拆运工作。只见这架坠落的飞机头朝下,栽倒在金桥村附近的一块稻田中。
图
关于苏北获救的飞行员举行欢迎会的报道
在场的几位同志在场测量,发现翼展宽度竟达到12米多,机身足足达30多米长。人们爬到坐舱,还惊奇地发现机内通讯设备一应俱全,小炮和机关枪基本上完好无损,还有一艘绿色的橡皮艇。
很快,大家终于成功将飞机上的主要机件全部拆下,连同飞机上的1门小炮、6挺重机枪安全运送到新四军三师司令部驻地。
与此同时,张爱萍便寻思着将盐阜抗日军民营救美国飞行员的事迹向新四军军部作了汇报,新四军军部还将此事汇报给延安,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和周恩来对此非常重视。
8月29日,中央联名向中共驻重庆代表团的负责人董必武致电并紧急指示:
8月20日美国空军第20航空队的一架重型轰炸机在苏北盐城、阜宁上空爆炸起火,坠落在建阳县境内,新四军第3师和该地游击队立即出动营救。该机飞行员12名,其中一名毙命,我救出五名已抵第3师师部,其余六名正在寻找中。电报请董必武将飞行员获救情况迅速转告驻华美军司令部及有关方面。
图
董必武旧照
当时,3师师长黄克诚正在驻淮南抗日根据地津浦路东黄花塘的新四军军部参加整风学习。黄克诚得悉营救飞行员的事后,致电张爱萍将获救飞行员尽快转移到更安全的3师师部驻地阜宁县境,并请张爱萍款待好美方人员。
黄克诚指出:做好美国飞行员的接待工作,对于开展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对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都有重要意义,对扩大共产党在国际和大后方的政治影响,争取国内和平民主进程,都有积极作用。
张爱萍随即召集师参谋长洪学智、师政治部主任吴法宪及师直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讨论飞行员的接待工作。
03张爱萍精心照顾,飞行员度过难忘的七天
在张爱萍的指示下,获救的这五名飞行员也被送到三师师部。尽管这里是刚刚开辟的抗日民主根据地,资源还有些匮乏,但贴心的张爱萍还是带领部下为美国飞行员精心布置了餐厅、卧室、浴室和会客厅,还特地请来在新四军工作的奥地利医学博士为他们检查身体。
图
新四军召开欢迎大会,欢迎5名美军飞行员
此外,张爱萍还对他们说:“你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抗日战争,我代表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感谢你们。我们中国有一句俗话叫“有朋至远方来不亦说乎”,希望你们在这里就和在自己家里一样。”
从翻译口中飞行员得知张爱萍将军的这番美意,无不为之感到动容。萨伏埃还代表自己的几名战友向他们连连致谢,还非常的虔诚的将一面16k大小的美国国旗平展在胸前,大意是谁:你们如此盛情,不仅我们感谢你,我们美国政府也非常感谢你。
在张爱萍看来,萨伏埃是一位非常爱国的青年。于是,他便拿起相机拍下了这张寓意深刻的照片。兴之所至,他们还跳起了舞蹈,张爱萍还将他们的舞姿定格在胶卷上。
每天傍晚,这几位美国友人还形成了一个小型舞会,布伦迪奇会和新四军战士学习扭秧歌,奥布赖斯会给中国军民表演降落伞。
图
新四军3师副师长张爱萍(左三)与被营救的美军飞行员合影
此后,这五位美国飞行员在三师师部一共住了大约10天。三师的领导人,一边为了安顿好他们的生活,还一边命令部队继续寻找和他们一同跳伞的伙伴,想方设法物色了几位大师傅给他们烤面包、烧牛排,还专门来到敌占区给他们买来咖啡、奶粉、巧克力糖、高级香烟……
吃过晚饭,战士们还会和他们一起打篮球。接待人员甚至还专门搞来了国际象棋和扑克牌。在这里,他们度过了一段愉快而又幸福的时光。
随着时间的推移,飞行员们要求早日回到大后方,重新回到打击日寇的行列中来。于是,第三师专门派出一支武装小分队,于8月29日将他们送到新四军军部驻地淮南抗日根据地黄花塘。
临别之际,萨伏埃中校说道:“这是我们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最快乐的时光,也是对中国朋友了解最深的时光,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可信赖,也是最真诚的朋友……”
图
美国的五名中国军官
为了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他还将自己随身的一把珍贵宝剑赠给张爱萍,张爱萍则回赠给他一把从日军手中缴获的战刀。
很快,新四军营救美国飞行员的事迹在《新华日报》、《大公报》、《盐阜报》上报道,他们的事迹也在当地传为美谈。
转眼间,40年的时光匆匆而过,美国飞行员当时所在的苏北地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时的战争遗迹也无处可寻,而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军民营救并热烈欢迎美国飞行员的故事,也深深留在当事人的记忆中。
然而,他们之间的缘分还未结束。
04多年后再度重逢,美国特地召开发布会
昔日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张爱萍,40年后已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还受命来到美国访问。
图
张爱萍与温伯格
在美国,张爱萍听到眼前人的问话,猜到了此人便是新四军三师营救的这五名飞行员中的大队长,便小心翼翼地问:“你是萨沃埃吗?”
来人说道:“是,是,我就是你当年救下的萨沃埃,感谢你还记得我。话音刚落,眼角便流下两行热泪。”
接着,他还和张爱萍介绍了和他一起同来的夫人和卢布迪奇、卢茨这些人。张爱萍又问:“我的特尔马克和奥布莱思还好吗?”萨沃埃说:“他们已经去世了。”张爱萍听后,便代他向亲属问好。
说着,他们便带着张爱萍走进一个大厅。大厅里有很多记者,他们还专门为此事组织了一场新闻发布会。
图
萨伏埃在新四军第三师举行的欢迎大会上致答谢词(左一为翻译)
温伯格首先介绍:“这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张爱萍这次来访,我们会见了41年前亲自救下的3位飞行员。张部长此举,为我们中美关系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今天,我们就再次续写新的篇章!”
在发布会上,萨沃埃讲述了新四军营救他们的具体过程,还详细介绍了他们在新四军一同生活的情形:“为了营救我们,新四军还牺牲了四个同志,张师长把我们当成贵宾,给予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接着,他又再三表示感谢。
话音刚落,会场上便瞬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台下的镁光灯和闪光灯不停地闪烁。
张爱萍说:“要说感谢的话,要感谢美国人民和美国政府。40多年前,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以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强烈的正义感,以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身份,不远万里支持被打击的日本侵略者。到了今天,我们更应该携手为全世界的和平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图
精美相册
说完,张爱萍便将一个精美的相册递交给温伯格。温伯格打开相册一看,里边竟然是当年5名飞行员当年在新四军第三师拍下的照片,不禁又惊又喜,赶紧交给一边的萨沃埃等人看。
当温伯格向全场展示时,在场者无不感到惊奇,记者赶紧蜂拥上前,中国代表团也为之感到非常振奋和惊讶。
原来,身为新四军老战士的张爱萍也怀念着为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国抗战事业流过血、出过力的几位战友。因此,张爱萍便通过美国驻华使馆询问当年几位飞行员的近况,还找出了许多张当年拍摄的飞行员在苏北的历史照片。
当天下午,美国电视台还报道了这一活动。紧接着,美国各大报纸还相继在最显著的版面和位置发布了相关报道和新闻,还刊登了张爱萍和美国飞行员的合照。
图
获救美军正在表演
可以说,这次活动可以说是打响了中国军事代表赴美访问的第一炮。当天晚上,张爱萍思绪万千,专门写了一首《喜重逢》的词,记述了这次意外的经历:
飞越万里渡重洋,初暖好风光。会谈过后,突见来客喜若狂。飞行队长感援救。话往事,畅叙衷肠。
四十年前机击伤,坠落敌后方。湖垛镇外,苏北我军战强梁。打退日寇救盟友,庆重逢,情深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