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天安门广场迎来了20世纪规模最大的一次阅兵。10时整,伴随着震耳欲聋的50响礼炮鸣放声,护旗队沿着天安门中轴线向国旗基座挺进。
15分钟后,阅兵正式开始,在17个徒步方队顺利通过西华表后,伴随着《战车进行曲》,我们自主研制生产的第三代主战坦克开来了,看到这一幕,观礼台上有一位老人,热泪盈眶。
这个老人就是我们抗美援朝的大英雄,反坦克英雄谭秉云,他那威严的军装上挂满了奖章,每一个奖章背后都有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故事。
谭秉云其人
年谭秉云出生在四川省江津县十全镇的一个农民家庭。因为家境贫寒,谭秉云很小的时候就给地主家干活,当起了放牛娃,后来再大一些,就开始干一些体力活。
出生在战乱年代的谭秉云,并没有因勤劳而改善生活,反而经常饿肚子。不过生活让谭秉云学会了勇敢坚强。
从小谭秉云就有一个英雄梦,想上战场杀敌,建功立业,可是很多家人不舍得孩子去冒险。谭秉云就这样把这个梦一直埋在心里。
年1月,谭秉云终于离开了家乡,成为了一名解放军。年5月,在上海解放战争中,根据战略部署既要保障上海市民的安全,又不能让敌人跑掉的要求,作战部队需要把敌人引到上海外围来。
谭秉云也参与到了其中,他跟随部队快速跃进,因为自己熟悉水性,勇敢地跳到河里,突击部队架桥。经过几个昼夜的战斗,上海顺利解放了。谭秉云第一次获得了三等功的荣誉称号。
年10月,谭秉云作为我国的志愿军进入了朝鲜。到朝鲜的8个月时间里,他经历了五次战役。在战场上,谭秉云总是表现英勇,他认为能够为国家而战,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
金化战役高地的战斗奇迹
而在高地的战斗的经历,可以说是让谭秉云真正成为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大英雄。
在高地的战斗也是第五次战役快结束的时候,联合国军发现志愿军战线延伸太长,于是出动大部队北犯,想通过与摩托化部队一起来斩断江南志愿军的后撤之路。于是,在北汉江以南的我军急需火速北撤。
当时的北汉江上被敌机轰炸,根本没办法搭桥,能渡江的舟又少,于是我军只好砍伐树木,并用绳子连起来,放到江面上让不会游泳的士兵爬着过江,可想而知危急之下,牺牲了很多人。
为了给江南部队争取更多时间,中国人民志愿军9兵团27军80师团从东线赶到金化东南40公里处的高地,构筑野战防御工事,谭秉云也是27军里的一名班长,这次谭秉云班里有21个人,还有威力巨大和磁性超强的苏制RPG-43反坦克手雷。
5月24日傍晚,谭秉云带着战士毛和在高地下面的公路旁边挖好了散兵坑。这里的公路很窄,一边是汉江的一条支流,另一边是陡峭的岩石,公路只允许一辆坦克车通行,只要有一辆坦克车坏了,其他车就会被堵住。
当时,一千多的士兵在半山腰上潜伏,谭秉云带着自己班20多人在山脚下挖坑拒敌,布置好一切之后,谭秉云带着毛和躲在最前端的树丛里。
第二天天还没亮,谭秉云就感受到了大地的颤抖,之后看到的是朝公路这边移动而来的坦克,谭秉云交代好毛和如何保护自己后,慢慢地向前爬去。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紧张地看着谭秉云。
终于,战友们看到谭秉云把手雷粘在坦克屁股上,在一声巨响后,坦克并没有受到太多的损害,依然继续前进。而谭秉云在这危急时刻,一心只想着要打坦克,于是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在坦克履带缝隙里又放进了一个手雷,还没来得及卧倒,只感到眼前一黑,谭秉云倒在了公路上。
毛和紧张地冲上去抱着谭秉云,大叫:“班长,班长!”
谭秉云慢慢地用衣袖把眼睛前的血擦了,马上问坦克的情况,当知道坦克已被炸毁,才松口气,还没等毛和把伤口包扎好,又着急去打第二辆,把最后一个手雷向坦克掷去,之后又用枪扫射坦克,主动吸引敌人火力,让毛和绕到坦克后面把坦克炸毁。
第二辆坦克被炸毁之后,后面的坦克纷纷后退,担心有我军的埋伏。敌军火力朝山上乱射,谭秉云让毛和去拿手雷。这时,身穿美式军装的敌人开着一辆敞篷吉普车来了,不断鸣着喇叭让前面炸毁的坦克让道。
于是,谭秉云瞄准敌人,把驾驶员打死在座位上,看到这条路已经被坦克挡住,其他车辆不能通过之后,谭秉云又想到要把前方路段拦截。
这时,毛和带着四个手雷和一个爆破筒来了,排长也来了,说要来接替谭秉云,谭秉云却坚持要留下来战斗,排长只好又折了回去。
谭秉云带着毛和到一个安全地方躲避好,自己一个人带着一支枪,一个爆破筒,两个手雷,面对敌人的坦克群。
一天过去了,谭秉云努力撑着疲惫的身体,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