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迟到了11年的葬礼20万群众送行1驱

笔者最近给大家讲述了很多关于国家主席刘少奇的故事,刘少奇冤案也是新中国最大的冤案。今天对刘少奇的历史问题就不多做阐述,给大家介绍这位国家主席在去世后11年举行的葬礼,看完过后我想各位应该有所感触,故事就从这里正式开始。

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年2月23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作出了关于为刘少奇平反的决定。并安排了三次大的活动:一是去河南迎回刘少奇的骨灰;二是在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举行万人参加的追悼大会;三是根据刘少奇生前遗愿,将他的骨灰撒人大海。图为年5月19日,王光美等人在海军首长和省市领导同志的陪同下走向大海。

从机场至海军码头沿途路两旁组织20万群众队伍肃立致哀,迎送刘少奇的骨灰;全城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解放军机关、部队一律下半旗致哀;起航时青岛港内所有大小船舶一律鸣长汽笛致哀。海军方面提出:骨灰登舰队旗舰,即驱逐舰;4艘护卫舰和空中4架战机护航;起航时鸣放21响礼炮,名海军官兵在码头列队迎送。图为在军舰上,王光美和子女们以及全体送葬人员肃立默哀,向刘少奇骨灰告别。

周总理和其他一些领导人撒骨灰都是少数的工作人员和家属子女为主,机关协助,悄悄地撒,不惊动群众。这次批准公开撒,但规模也不要太大。因此,有关人员觉得山东和海军提出的方案有些大,比如沿途动员群众太多,几乎整个青岛市全天非停工停产不可。登上了最大的驱逐舰还要4艘护卫舰、4架战机护航吗?不鸣21响礼炮,只放哀乐行不行?青岛市委、市政府和海军都不同意我们的意见。图为王光美不舍刘少奇骨灰。

在去往海边的路上,在几个十字路口群众高声喊着:“向国家主席刘少奇致哀!”“向王光美同志致敬!”“我们要见见王光美同志!”此时王光美眼含热泪,摇下了车窗玻璃,探身车外,向群众致谢。有群众要跑过来与王光美握手表示哀悼。此情此景沿途有好几次,充分表达了山东人民对刘少奇的敬仰和怀念。多名海军官兵在码头列队哀悼和迎接刘少奇骨灰登舰。在海军首长的引领下,我们按时登上了驱逐舰。驱逐舰的指挥塔上悬挂大幅黑底白字的横幅,上写:“沉痛悼念少奇同志!”所有上舰的人都在胸前佩带白花。图为王光美、刘源将骨灰撒向大海。

经请示王光美同意,放哀乐,全体登舰人员肃立默哀,开始撒骨灰。记者们见势包围了王光美和她的子女们,争着抢镜头。此时王光美万分悲痛,这是与亲人生死离别呀!只见她泣不成声,手捧掺着花瓣的骨灰撒向大海,子女们也照此你一把、我一把悲痛地把亲人的骨灰撒向大海,现场极其悲痛。约在12点半撒骨灰结束。海军首长下令返航,圆满地完成了撒刘少奇骨灰的任务。图为首都群众自发上街向灵车致哀。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531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