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博导变身中国航天员,我也可以吗

潮新闻客户端见习记者涂佳煜

宇航员在太空中漂浮,图片源于视觉中国

在美剧《生活大爆炸》中,麻省理工大学的机械工程师霍华德(Howard)被NASA选中,到国际空间站里去太空安装他亲手设计的“太空马桶”。霍华德是个身高一米六,经常食物过敏的小个子,空间站的封闭环境把他彻底逼疯了,甚至开始拜托媳妇儿造一个火箭去把自己接回来。

搞怪的霍华德一定不是个非常“合格”的宇航员,不过,他的故事倒不完全出于虚构——没有任何航天背景的科学家,也能上空间站吗?答案其实是肯定的。

今天上午,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引人瞩目的“神十六”飞行乘组第一次集齐了三个类型的航天员:四上太空的景海鹏担任指令长、航天驾驶员,朱杨柱是飞行工程师,桂海潮是载荷专家。

航天员景海鹏(中)、朱杨柱(右)、桂海潮,图片源于新华社

除了景海鹏出身空军飞行员部队外,朱杨柱虽然是军人出身,却没有飞行员背景,而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桂海潮,是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教授。

载荷专家登场中国空间站,我们离普通人进入太空的梦想越来越近了吗?

我们来说说航天员“身份进化”的那些历史。

01

s:必须是飞行员

什么样的人最适合成为航天员?在人类刚刚开始谋划把自己送上太空的时候,这个问题,其实也没有个确切的答案。

年,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成立,随即开启了代号“水星”的第一个载人航天计划。当时,关于怎样制定航天员的选拔标准,一时众说纷纭,难以定论。

有人呼吁,应当向社会广泛征集志愿者。有独立咨询机构向NASA建议,从赛车手、登山者、水肺潜水员、特技演员等危险的职业中挑选人手。伦道夫空军基地航空医学学院有一篇研究报告指出,“有经验的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最符合航天员所需的基本素质,但报告同时又认为,心理上的胜任比生理因素更加关键。

后来,在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强势介入下,标准才固定了下来,一共是七项:

“有自然科学或工程方面的学位、毕业于军事飞行员学校、有小时以上的飞行经验且是熟练的喷气式飞机驾驶员、40岁以下、身高不超过厘米、身体状况极佳、具备生命科学委员会规定的心理素质。”

正在执行训练任务的战斗机飞行员,图片源于视觉中国

几乎差不多时间,与美国激烈开展太空竞赛的前苏联,将飞行员身份规定为参与航天员选拔的必须。

前苏联第一艘宇宙飞船的总设计师科罗廖夫曾说:

“歼击机飞行员最适合做这件事,他们是全能专家,既是飞行员,也是领航员,同时也是通信员和随船工程师。作为一名军官,他具有必备的品德意志,军人还具有专注、纪律性和对既定目标顽强追求的精神。”

前苏联航天员的首次选拔审查了份35岁以下的空军歼击机飞行员的申请资料,从中挑选出20人,其中,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在年抢先美国一步,成为了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

载人航天发展初期,中国年选拔出的第一批、年选拔出的第二批航天员,也均来自空军现役飞行员。

我国第一代航天员杨利伟就是飞行员出身,图片源于新华社

02

s:科学家登场

对航天员要求的“放宽”,和各国对太空科学探索的需求基本是同步的。

水星计划的目的仅是把人安全地送入轨道并回收,到了阿波罗计划,美国人还要在月面上进行考察。

艾森豪威尔主张的选拔标准在科学界开始受到诟病。于是在他卸任后,年,NASA首次依据“候选人的科研和学术能力”挑选了一批“科学家航天员”,6个人里,有两位医生、两位工程师、一位物理学家、一位地质学家,其中只有两位曾经是飞行员。

在那次选拔过程中,戴眼镜的科学家还没有今天的桂海潮那么幸运,有大约个候选人因为近视原因直接被“表刷”。

仅仅6个月后,NASA又发布了一份新的招募“科学家航天员”公告,目的是支持即将到来的“阿波罗应用计划”。这个计划发展到后来,有了另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天空实验室(Skylab),美国第一个空间站。

70至80年代是人类空间站事业的起步时期。前苏联年至年期间一共发射了7座“礼炮号”空间站,之后还有了多模块空间站“和平号”。更多的“研究航天员”来到和平号上工作,开展了千余项生命科学研究、材料科学、地球观测等方面的实验。

阿波罗计划中断后,美国年开始发展可重复利用的太空运输系统“航天飞机”(SpaceShuttle),它曾22次搭载欧洲航天局(ESA)开发的空间实验模块(Spacelab)上天。年,在他们的首次携手亮相中,“载荷专家”作为一个全新类型的航天员登上了历史舞台,三种类型的航天员——航天驾驶员、载荷专家、任务专家得到了NASA的确认。

NASA选出的第一批“科学家宇航员”,图片源于Spaceline网站

欧空局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乌尔夫·迈尔伯德(UlfMerbold),就是一名载荷专家:他是一名物理学家。

据NASA的资料介绍,这一时期的“载荷专家”和此前的“科学家航天员”有所不同,他们只负责做实验,而不需要熟悉飞船的驾驶和工程维护上的操作。也就是说,载荷专家不用像飞行员和任务专家一样,成为一名“职业宇航员”。

相比之下,神舟十六号三位宇航员的职责是“各有侧重,互为备份”。

比如桂海潮接受了8大类、余项科目的严格训练和考核,和航天驾驶员、航天工程师是完全一样的,如果在飞行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他有能力立刻接手其他两位战友工作。这和国际上所说的“载荷专家”其实还有些许不同。

桂海潮在进行水下训练,图片源于新华社

03

s:“平民”初露头角

90年代,平民航天员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太空中。

“和平号”迎接过多个国家的首个航天员,他们中许多人的身份就十分趋于“平民化”:年第一个英国航天员海伦·沙曼,原来是一家糖果公司的巧克力工艺师,年第一位进入太空的日本人秋山丰宽,是日本TBS电视台的一名记者。

秋山丰宽又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位由商业赞助的个人太空旅行者,据说,当年TBS为此向苏联宇航局支付了千万美元的酬金。

1年至9年期间,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共培训了20名非职业航天员,他们中大部分是商人,也有整形外科医生、音乐家、演员,其中10人搭乘“联盟”飞船参加国际空间站飞行,成为了一名“太空游客”。

最近几年,一些航空航天领域的商业公司,比如维珍银河(VirginGalactic)、蓝色起源(BlueOrigin)、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太空旅行项目。

SpaceX公司旗下火箭搭载4名“全素人宇航员”升空,图为发射前乘组进行排练,图片源于CNN

所以,想要上太空,砸钱,是一种“捷径”。

如果是老老实实地参与航天员选拔项目(拿工资的那种),那势必要经历万里挑一的过程。

年NASA发布的选拔项目在全美收到了超过10份简历,ESA在年发布的选拔项目在全欧洲的报名人数超过了人。

目前,NASA对航天员申请者的要求是:美国公民,拥有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相关领域专业的硕士学位,获得学位后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或者有小时以上的喷气式飞机飞行经验,能够通过体检。

年10月,中国启动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共选拔12-14人。其中对2名左右载荷专家的要求是,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并在相关行业从业不少于3年,年龄在30岁-45岁,男性身高须在-厘米,女性身高须在-厘米。

一个好消息是,航天员选拔对身体要求的限制已经没有以往那么严苛。比如轻度近视也可以参加选拔,再比如,残障人士也可以拥有进入太空的机会。

ESA选拔的第一位残疾人宇航员JohnMcFall,图片源于Nationalworld网站

年11月,41岁的英国短跑运动员、右腿截肢的约翰·麦克福尔被ESA选为下一代航天员候选人,他有望成为第一个进入空间站的残障人士。

未来的太空,会向更多人展开怀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796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