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礼是个技术活,这三种人就不要随礼了,那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文/芨芨草

我们的一生中,除了工作和生活,还有一件更频繁、躲不过的仪式:随礼。

不论是亲朋好友还是领导同事,平时可以没有来往,但随礼是必不可少的——新人结婚要随礼,老人去世要随礼,乔迁新居要随礼,生儿育女要随礼……反正随礼的名目之多,可以用眼花缭乱来形容。

看过一个小品,一个老光棍,村里谁家有事都要随礼,总觉得吃亏了,也想找个理由收礼。但自己好像没有什么可以请人来随礼的事情,想来想去,只有家里的老母猪可以利用。于是,老母猪下崽的那天,他告诉了村里的所有人,让大家都来家里喝酒。

当然,这是艺术,生活中好像没人这么做。但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个小品也算是对随礼项目多的一种讽刺吧。

记得很多年前,我们工厂车间来了一个高傲的女大学生,一进车间,眼睛就没直视过,除了干活,就是仰头看天,似乎车间里没有其他人一样。即使说话,也是咄咄逼人,每次都以吵架告终。

其实,大家都是大学生,你即使大学好一点,也不至于这么清高吧?况且,如果你大学真的比大家高级,也来车间干活,不正说明你的不堪?

很快,“报应”来了。一年后,她要结婚了,对象是厂办公室秘书。可能是自己平时的做风吧,发请柬的活,就交给了车间里的技术员,每个工友都发了,技术员说,一共份。

请客那天,她和老公在市里最好的酒店,定了一百多桌酒席,满面春风地等着大家来随礼,结果,礼炮响了,鞭炮也放了,只来了寥寥三十多桌,还大都是男方的客人。至于车间里的工友,只去了几个代表,据说也是看着男方去的成分多一点。

事后,她不明白,为什么人都不来呢?据说,新婚夜她哭了半晚上。但我却明白,随礼也是看人的。

所以,关于随礼这件事,我有话要说。

不错,人际交往,该随的礼还是要随的,毕竟礼尚往来也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但我觉得,有三种人就不要随礼了,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定要珍惜。

第一种人:一年说不上一句话,扔到人堆里都认不出来的人。

还是说以前在车间干活的时候。

那时候,大家虽然工资都不高,但随礼也很少,一般同事结婚,不管认识不认识,给请柬就去凑热闹。刚才说的那个女同事是特殊情况,大家因为都厌恶她,而不去参加她的婚礼,大部人的婚礼,即使以前不认识,请柬到手,也是会去的。我清楚地记得,那时礼金是20块钱。

你别小看这20块钱,那时候一月的工资也就几百块钱,20块钱也是肉疼。

但礼尚往来嘛,虽然大家以前不认识,但喝了喜酒不就成朋友了?

这么想的人很多,后来发现,你想多了。

有一次,车间一个同事结婚,请柬发到我们组,一看都不认识。刚才说了,车间有三百多人,每个人都干自己的活,基本没什么交集。但既然请柬上有自己的名字,大家一商量,就去了。

几天以后,一个人气冲冲找到我们组,说我们做的零部件不合格,严重影响了他们组的工作进度。我一看,这不是那天的新郎官吗,就开玩笑说:“呦,新郎官啊,新婚快乐啊,我们那天都去喝你的喜酒了。”按说,我的话一出口,大家就该哈哈一笑,就是有生产上的问题,也好说好商量。没想到那家伙把眼一瞪,说:“别整这些没用的。你们喝了我喜酒,我还去喝你们喜酒了呢……”大家面面相觑,都开始暗暗心疼那20块钱。

这以后,再有下请柬的,先看认识不,不认识的,拜拜吧。年底一算,这么做,竟然给家里省下了一千多块钱。

第二种人:平时从不联系,结婚前建了一个新群要礼金。

那天喝酒,同事小林讲了一件趣事。

当时读大学时,他们班有四个女生,其中一个南方女孩子,生得小巧玲珑,模样俊秀,被大家推举为“班花”。但这个女孩子生性怪癖,班里没有一个男孩子入她的“法眼”,大学四年几乎就像一个外星人,下了课就不见了。后来大家才知道,她喜欢上一个打篮球的学哥,虽然她身高一米五、篮球哥身高一米九,她还是觉得很般配,下了课就去球场,买了水等着心中的王子大汗淋漓地下场,马上轻盈地飞过去,高高举起手中的饮料瓶,幸福地仰视着高高的篮球哥。

这以后,大家都视她为“空无”,很少有人再谈起她的话题,就连毕业后同学群里,她也是为数不多的“空无”存在。

就在大家天南海北为生活拼搏,都想不起曾有这么一个同学时,她却建了一个新群,把能找到的同学都拉了进去。小林乍一进群,都是同学,就是群主不认识,就礼貌地问了一句:“请问群主是哪位高人?”得到的回答是:“你傻啊,看照片。”小林仔细地看了头像照片,还是没看出来,最后只得又问了一句。这次的回答更有趣:“小林啊,你还给我写过情书呢,故意的吧?想想,大学,班花……”

其他事先知道的人都开始发各种哈哈大笑的表情包,不知是笑小林,还是笑曾经的班花。

小林开始很奇怪,多年不联系,不,大学时也不说话的“班花”,怎么突然建了一个群?半月后才知道,班花要结婚了,虽然新郎不是篮球哥。

有人就在群里发了红包祝贺,大家哄抢,然后发现数额很小,小的每人只能抢到几分钱。

班花似乎很高兴,说,我结婚的时候,都来啊。有人问婚礼在哪里举行,班花说,在西雅图。

众人以为开玩笑,后来才证实是真的。在西雅图结婚,让大家都去,分明是要礼金啊。大家彼此心照不宣,有几个人口头祝贺后,就潜水了,再也不说话。

半月后班花结婚时,除了班花在群里发了一个钓鱼的大红包外,有没有人给礼金,小林也不知道,他红包也没抢,默默地退群了。

小林说,我不是缺这几百块钱,是思来想去,觉得这礼金不该随。果然,小林后来打听到,没有几个人随礼,班花的红包也没几个抢,那个群现在名存实亡了。

的确,平时连同学都没做好,结婚时却想要别人来随礼,也未免太不过脑子了。

第三种人:他有事都会通知你,你有事时,他经常健忘的人。

我曾经在一个群里做过调查,调查显示,这种人不多,但确实存在。

一个叫“蓝天”的网友说,他有个同学就这样,家里有大事小事,都不忘在群里吆喝一声。现在生活好了,大家也不差钱,每次他有事,大家都去热闹一番。但今年开始,大家有事聚在一起喝酒,好像很难再见到他了。开始大家以为他身体健康出了状况,就有同学问他出了什么状况,他支支吾吾地说,老了,有点健忘。大家都是老同学了,也就没拿当回事。

但不久,他又活跃起来,原因是女儿生二胎了,他高兴,打算在老地方请同学们聚聚。有一个同学说:“先祝贺,那天如果去不了了,就是忘了。和你一样,老了,健忘。”

这句话一出,好久没人接茬。大家都知道,半月前这位说话的同学家里有事,他就说健忘,那天忘了去。

所以,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就当个没事闲扯的熟人吧,朋友两个字就别提了。

随礼这个事看似简单,其实也是一个技术活。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落个“顾了面子赚来心疼”的结局。

的确,如果是真朋友,有事随礼是正常的人际交往;如果是上面提到的三种人,不随也罢。

钱,都是一分一厘挣来的,花到这种人身上,别说自己不值得,也是对家人的不负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824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