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太空实拍电影在华上映,专家中国也具备这

获普京点赞的太空实拍电影即将在华上映,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电影《挑战》将于3月15日在中国公映,“该影片是第一部在国际空间站上拍摄的故事片。”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科普专家表示,中国也完全具备拍摄这类电影的能力。太空拍摄,技术上有多难?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这是第一部真正在地球之外,在失重状态下拍摄的电影。年,为拍摄这部电影,导演克里姆·希彭科和女演员尤利娅·佩列西利德乘坐联盟MS-19飞船奔赴国际空间站。据了解,电影《挑战》中有45分钟情节是在国际空间站实景拍摄,女主演和导演(兼摄影)以及站上工作的3名俄罗斯航天员参与了拍摄。电影中还有在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选拔和飞机上进行失重训练的镜头。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研究员周武14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空间站上实拍有诸多不便,“站上空间狭小,他们只能在俄罗斯的几个舱段里拍摄,不能‘越界拍摄’;拍摄周期短,无法彩排和补拍。演员和导演只有12天太空飞行的时间,需要克服太空晕动症,如何克服失重对演员和摄影师的影响是个巨大的挑战。”据了解,在地面通过飞机做抛物线飞行的失重训练时,摄影师曾经晕了3天。女主演在地面3个月的特训中,参与了2次8g的离心机训练。“这部电影如同一部俄罗斯载人航天的广告大片”,周武说,空间站技术是苏联/俄罗斯航天的看家本领之一,当年在美苏争霸高峰时期,苏联曾经率先成功打造出礼炮号、和平号等宇航用空间站,以及钻石号载人、无人军用空间站。在苏联解体后,美俄曾经有过短暂的“蜜月期”,美国抓住机会与俄罗斯开展航天技术合作,最终以美国出资、俄罗斯出力的方式邀请俄罗斯参与到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当中,才有了国际空间站首个大型舱段也是基础舱——“曙光号”功能货舱的问世。周武还表示,长期以来,中国和俄罗斯开展了诸多航天项目合作,目前正在合作开展国际科学月球站建设项目。还有哪些国家能拍?“中国完全具备拍摄这类电影的能力。”周武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拥有完全自主可控的载人航天体系,从天地往返系统到人造天宫的建成,我国已全面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而且天宫空间站里面设备比较新,空间也相对宽敞。实际上,我国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就曾拍摄过几部8K超清科教短片,带我们沉浸式地体验了在轨的精彩瞬间。“我觉得中国航天员就可以当主演。”周武说。CNN此前报道称,尽管《挑战》是首部在太空拍摄的长篇电影,但它并不是第一部在国际空间站拍摄的作品。此前曾有汤姆·克鲁斯参与的纪录片《国际空间站》(年),以及一部由太空游客理查·盖瑞特拍摄的8分钟短片(年)。《环球时报》记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903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