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内讧”到底有多奇葩?陆军航母真下水,海军坦克扛鱼雷
按说一个国家的军队,海军里有点陆战队,陆军有点航空兵和登陆舰,那都是正常编制。可日本陆军却是个奇葩,他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陆军拥有潜艇和航空母舰的国家,陆军始终把海军称为“海军马鹿”(马鹿是日语中骂人的话,相当于蠢猪),而海军则一直把陆军看作是“陆军马粪”。
甚至发展到陆军造舰艇,海军造坦克,连各自的螺丝方向都是反的。陆军要吃独食,连口汤也不给海军留,海军陆战队一上岸,就可能被陆军胖揍。如此剧烈的军种矛盾带来的严重内耗,被公认为日本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陆海军不共戴天在外人看来匪夷所思,但日本人觉得,很有必要!那么日本陆海军之间怎么会有如此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都是一个国家,至于吗?
早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本州岛最西端的长州藩藩主毛利氏掌握陆军,九州岛的萨摩藩藩主岛津氏掌握海军,而这两个藩的藩主曾经分属不同势力内战不休。管陆军的长州藩出了个伊藤博文,当过首相,自然让陆军把海军压得死死的,“陆主海从”还写进了军规。
而管海军的萨摩藩出了个东乡平八郎,全歼过沙俄波罗的海舰队,自然对陆军也不那么服气,于是海军成功地通过修改条例,实现了“陆海对等”。小跟班要跟自己平起平坐,陆军当然气不打一处来:你行,你有军舰,可是我不用你还不行吗?
明治维新后,日本全面向西方学习,但分了两岔——陆军先学法国,后学德国,继承了德国陆军的铁血传统,而海军则是学习英国,就连江田岛海军兵学校教学楼的红砖都是不远万里从英国进口的,学的是英国海军的那套精英贵族风。于是,陆军看不上海军的做派,海军更是不屑地把陆军视为土鳖,矛盾进一步激化。
海军陆军每天互掐得死去活来,都向政府狮子大开口要军费,而名义上的“老大”——政府,却哪边都不敢得罪,只好谁要都给。而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岛国,就这么点资源,给了陆军,海军就没了,给了海军,陆军就少了。所以,为了有限的军费,双方也得打破了头去争,矛盾越来越大。
两家冲突最厉害的时候,海军军舰将炮口对准陆军省,陆军也不含糊,干脆直接派兵包围了海军省——你牛,敢轰我?但是再牛,你老窝也得在陆地上吧?直接端了,看你牛啥!
对利益的追逐,造成了战略的不同——陆军主张北上,进攻苏联,因为和苏联交战,主角就肯定是陆军。而海军则要求南下,占领东南亚,因为南下就必须得依赖海军。北上和南下之争,长期困扰日本高层的决策。
年8月,淞沪会战初期,日本海军陆战队多人遭到围攻,突围无果,命悬一线。海军大臣只好放下架子去求陆军大臣杉山元,恳求陆军出兵,陆军感到捞足了面子,这才答应出兵。然而日本陆军却故意逐步分批派兵,效率缓慢,导致被围海军陆战队士兵死伤惨重。
年,日本和苏联诺门罕冲突时,陆军被打得满地找牙,海军就在一边看热闹,幸灾乐祸,甚至还放礼炮庆贺。
年8月,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期间,日本陆海军的矛盾就更多了。当时陆军要求海军潜艇运送补给物资,海军当然不想为了陆军马鹿冒着暴露自己的风险,于是就把食物放在水雷里面,然后飘到海上。当然一部分陆军马鹿捡到了食物,还有一部分捡到了美军的真水雷........
陆军埋怨海军——你丫马鹿贸然在岛上建机场,美军一反攻,这下傻逼了吧?结果把老子拖下水!
海军指责陆军——你丫马粪连个小小的机场都拿不下来,平日里天下无敌的威风去哪了?
陆军要海军——二货马鹿,把人员、装备和补给,都给老子运上岛来!
海军要陆军——你丫马粪先拿下机场再说!要保证海军舰队不受美军岸基航空兵的打击!
就这样,一边撕,一边打,最后遭到了彻底的惨败,陆海军哪一个也没落着好。
再后来,面对美军在太平洋上的反攻,双方竟然搞起了责任区,某某岛是你海军守的,那我陆军不管,当然,反过来,海军也一样。要是一个岛上同有海陆军,那就接着争权掐架,看过《硫磺岛来信》的小伙伴,应该对此有印象。
两军相争剧烈,对于本来资源就很匮乏的日本来说,无异于加剧内耗,大大削弱了战斗力。
为了抗衡海军的“零”式战斗机,陆军向德国购买了BF战斗机上用的Daimler-BenzDB发动机专利,并用在三式战斗机上。海军对这款发动机也很有兴趣,但拉不下脸找陆军要,于是自己也买了专利....让德国人赚了双份的钱。德国人:日本人是傻逼吗?
同样是仿自美军的M2勃朗宁机枪,陆航海航都打算用在飞机上。陆军研发的版本叫做一式12.7mm机枪,海军:给我加0.3毫米。于是就变成了三式13mm机枪,子弹不通用。甚至是同样仿自英国7.7mm维克司机枪的陆军八九式和海军九二式,虽然口径一样,但是因为凸缘弹和无缘弹,导致也不能通用!!
在“在大东亚圣战”中,陆军研制了52种飞机,而海军则搞出了种。当然,它们都是不通用的,甚至操纵方式都故意要搞成相反,一个是拉杆爬升,另一个就要推杆爬升,结果就是双方的飞行员谁都开不了对方的飞机——本来就穷,这么一折腾,还真是替盟军省了不少事。
▲考虑到面子,海军的装甲车还是叫艇,扛着鱼雷下海的履带艇……
类似的例子可以说是举不胜举,海军掌握了日本当时大量的钢铁资源,因此可以造航母,甚至造两艘大和级战列舰。但就是不给陆军,结果陆军坦克连铁皮都没办法保证。最离谱的是,双方装备同一款坦克,居然连螺丝的旋向都一定要弄成相反的,海军往右拧,陆军就要往左拧——连最基本的螺丝都不能通用,这后勤还咋弄?
同样的陆军掌握了东南亚大部分的油田(因为登录是日本陆军,谁先抢到归谁),但陆军耗油量不高,但就是捂着不给海军马鹿。这直接导致马里亚纳海战和莱特岛海战中,海军明明附近就有舰队可以支援,但是因为没油,就只能眼巴巴看着自己的船和飞机被击沉。
海军不给陆军的商船护航,陆军商船被美国舰队揍的要死之后决定自己造船,于是就搞出了一杆子没什么鸟用的潜艇,甚至航母。所以日本不光有“海军陆战队”,还有“陆军海战队”。而且两方无论在哪儿发现美国舰队,都不会告诉对方,导致双边商船和舰队都前赴后继的送快递。
互不相让的结果,就是双双签字画押,乖乖投降。而海军“十二厘自走炮”唯一的参战纪录,竟然真的是镇压陆军因为反对投降而发动的叛乱。用某个联合舰队参谋的话来讲,就是——“我们是用了70%的力量和陆军作战,用了30%的力量和美国人作战!”
这样岂有不败之理?当然,站在我们的立场上,还是得为马鹿和马粪之争鼓个掌叫个好——要是他们真团结一致了,岂不是还得多打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