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妇女干部讲党史故事安塞

白癜风规范治疗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85379.html

建党00周年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00周年,延安市妇联推出《百名妇女干部讲党史故事》,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张忻

金明街道办二级主任科员、妇联主席

《邓颖超的一件丝绵袄》位于天津市南开区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有一件馆藏国家一级文物——邓颖超穿过的丝绵袄。这件看似普通的丝绵袄背后有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年月8日,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天津天虹服装厂的73名工人从电视上看到邓颖超独自为周总理守灵的情景,心都要碎了。天津有句俗话,“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衣”,恰巧天虹服装厂工人又多是女工。为了安慰悲痛中的邓妈妈,他们决定做一件丝绵袄送给她。工人们每人拿出五角钱,购买布料和丝棉。可是,没有尺寸怎么裁剪?他们想到通过电视影像和邓颖超与总理的合影来估量她的身材,斟酌许久才动手裁剪。大家一针一线连夜赶制,想让邓妈妈在春节时能穿上这件新棉衣。丝绵袄做好了,另一个问题又来了,如何邮寄给邓妈妈呢?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将包裹寄到中南海困难重重,邮局不给寄,大家决定将包裹寄到人民日报社,请他们转交给邓颖超。邓颖超收到包裹后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件细针密线缝制的丝绵袄,还附有一封信,写着,棉衣虽轻但它代表了70多颗诚挚的心,寄托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这件棉衣穿在您的身上,暖在我们的心里。邓颖超试过棉衣后深受感动,觉得这些青年真有办法,没有尺寸,又没有见过她,竟能做出这么合体的棉衣。一向廉洁自律的邓颖超从不收礼,向来能退的就退,但如果将这件棉衣退回去,一定会伤了工人们的心。于是她决定收下这份真诚的礼物,并让工作人员写了回信。信中写道,棉衣已收到,谢谢工人们的关心和慰问,这次就不退回棉衣了,寄给你们30元作为衣服的成本费,可用于购买学习书籍和用品。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便藏有邓颖超支付这件丝绵袄费用的账单。邓颖超非常珍爱这件丝绵袄,穿着它,出席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还会见过许多中外友人。棉衣破了,她也舍不得扔掉,请来师傅更换了新的棉衣里子继续穿。她也一直惦念着为她缝制棉衣的工人们。年,她视察天津时专门会见了他们。八十高龄的邓颖超坚持与工人们一一握手,她说:“八年前你们为我一针一线缝制棉衣,今天我要和你们一个一个握手,表示感谢!”工人们非常感动。临别之际,她挥笔写下题词,鼓励他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要有所为,有所好为,有所大为”。棉衣虽轻,却承情义之重。一件普通的丝绵袄,饱含着以天虹服装厂工人为代表的天津人民对周恩来、邓颖超的深厚情感,更反映出邓颖超等老一辈革命家热爱人民、严于律己的崇高人格风范。(本文刊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年第8期,作者: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馆长)

周小娟

公安局安塞分局民警

《党中央在王家湾》年4月2日,阳光明媚,春风送暖,安塞大地春意盎然。这一天,正在转战陕北的毛主席和中央机关由青阳岔动身,途经张家沟,跑马滩,庄科湾,大坪,高川,住进了安塞县王家湾村,并在此居住过58天,就在这几孔简陋的窑洞里指挥着伟大的解放战争。窑洞里的灯光王家湾位于安塞县北端,与靖边县接壤。村子紧贴在半山坡上,四周沟壑纵横,山峦起伏。这里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全村十几户人家,百十口人,绝大多数都是贫农成分。从战略意义上讲,地理环境和群众基础都比较好。毛主席到王家湾后,住在老贫民薛儒宪家的窑洞里。土窑洞一进三开,毛主席住在正窑左边这个套间里,周副主席住在中间正窑里,任弼时同志住在右边的拐炕上。在王家湾居住期间,毛主席于4月5日发表了《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于5月30日发表了《蒋介石政府已正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两片光辉著作,为推翻蒋家王朝,制定了作战方针和下达了动员令。与群众同甘共苦4月4日,毛主席召集王家湾村干部开会,向村干部详细了解了村民的政治面貌和村子周围的地理情况。听了村干部说的情况后,毛主席很满意。他对村干部说:“我们要在这里住几天,如果你们有什么困难,我们可以尽力帮助。”村干部见毛主席态度和蔼,平易近人,都毫不拘束地回答:“有困难一定告诉你。”可他们当时并不知道这就是毛主席。第二天晚上,部队的负责同志又召集了村民大会。在会上向全体村民讲解了中央撤出延安的原因,说明了离开延安有延安,死守延安没延安的道理。部队了解到当地烧柴有困难,便问老乡们:“你们怎样解决烧柴的?”老乡们回答,自己上山砍柴烧。毛主席说:“一条扁担两只手。自己动手样样有。”从此部队就自己动手砍柴烧。还帮助支前的担架队员家属砍柴、担水、犁地。当地生活条件很差,特别是缺少蔬菜吃,中央机关来到这里后,先是吃陕北的酸菜,后来酸菜也供应不上了。毛主席在散步时发现村子附近的地里有很多野菜,便动员部队挖野菜吃。部队还利用在紧张的战斗、生产间隙给群众演戏,开展军民联欢活动,为群众演《母子放哨》、《兄弟开荒》等戏目,每逢演出,毛主席、周副主席和其他首长也坐在老乡中间看戏,但他们总是让老乡们坐在前面,军民关系非常密切。帮助群众搞生产毛主席经常到老乡中间去调查了解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那年入春以来就没有下过透雨,村子里的青壮年又大都支前去了,剩下的婆姨娃娃眼看着播种季节快要过去了,还看着犁头发愁。了解到这种情况,毛主席又召开机关、随从部队紧急会议,亲自动员全体人员下地帮助老乡抗旱春播,所有机关、部队的马匹也拉去架犁抢种。一次,部队在给支前担架队员高发治家犁地时,马受惊打了一页铧。部队要给老乡赔,老乡说什么也不愿收。老乡说:“你们帮助我们生产打了铧,怎么能让你们赔偿呢?”但是部队坚决给老乡赔了两斗小米。毛主席与房东毛主席在王家湾期间与房东一家关系十分融洽,经常与房东薛老汉聊天,了解当地的情况,薛老汉也经常去看望毛主席。薛儒宪的儿媳妇乔生兰,有时帮助警卫战士做一些妇女活,毛主席觉得过意不去,特意让人做了几个菜,请乔生兰吃了一顿饭。在撤离王家湾的那天晚上,临行前毛主席让警卫员把窑洞打扫得干干净净,心里惦记着房东一家的安全,直到他们撤离以后才最后撤离。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继青化砭战役后,毛主席在王家湾亲自部署了4月4日的羊马河战役和5月2日的蟠龙战役。三战三捷打得胡宗南焦头烂额,为我军在西北战场上取得全面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上述情况,我们可以发现,毛主席和中央机关在转战陕北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都始终牵挂着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这充分说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已经完全融进了老一代革命家和共产党人的血液里,成了他们的认识自觉和行动自觉。现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带领我们从“站起来”、“富起来”,进入了“强起来”的全新历史进程。时代在变,目标在变,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作为新时代人民警察,我们一定要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深深植根于心,进一步创新为民举措,提升服务水平,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真正做到心与人民同频、行与人民共振。

赵亮亮

政府机关妇委会主任

《真武洞祝捷大会》西北野战兵团在撤出延安后的45天里,接连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战役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胡宗南集团,从而稳定了陕北的战局,并为解放军以后转入战略反攻打下了基础。5月4日,为庆祝胜利,西北野战兵团召开祝捷大会,司令部驻地安塞周围数十里的5万多军民前来真武洞马王庙滩参加会议。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等专程由安塞县城以北的王家沟来到野战兵团司令部,代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出席大会。欢庆胜利的边区群众敲着锣鼓、扭着秧歌,抬着整猪、整羊,提着鸡蛋、粉条,兴高采烈地慰问子弟兵。周恩来副主席在彭德怀司令员陪同下进入会场,向为支援战争作出巨大贡献的边区人民致以敬意后,检阅了西北野战兵团、地方武装和游击队,并观看了缴获胡宗南部的各种战利品。夜幕降临后,祝捷大会在7响礼炮声中开始。周恩来在讲话中说:“我代表中共中央祝贺你们,代表中国人民感谢你们,同时欢迎解放战士共同战胜民族的、和平的、民主的敌人。”他简述了近几个月来全国的军事、政治形势,充分肯定了西北野战兵团辉煌的战绩,并特别告诉大家:“毛主席和党中央都还在陕北,与边区军民共同奋斗。‘三战三捷战役就是毛主席亲自指挥的……毛主席和党中央还要指挥我们继续打胜仗,还要指挥我们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接着,彭德怀讲话说:“陕甘宁边区和平了十年,现在却被蒋介石走狗胡宗南打进来了。边区军民坚决自卫,自3月9日到5月4日,平均每半个月消灭敌人一个旅。现在入侵边区的蒋胡军尚有28个旅,如果以过去的速度计算,再有4个月,就可将其全部消灭。只要我们不犯错误、不骄傲,共同努力不懈,这是可能的。”彭德怀分析道:“我们有党中央、毛主席的直接领导和指挥,有全国解放区的配合;我们有广阔的良好的回旋地;有60万人民的拥护,他们封锁消息、侦察敌情、供给粮食、参加子弟兵、支援前线;我们有忠实于人民解放事业的全体将士的艰苦努力,每一个人都能站在自己的岗位上贡献一切,完成任务。”最后,彭德怀强调,全体指战员要永远不脱离人民,“能够和人民团结一致就能无敌于天下”。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西北野战军副政委习仲勋、劳动英雄刘玉厚、战斗英雄王有福、解放军战士武寿人等在大会分别讲话,共同表达了彻底粉碎蒋介石、胡宗南进攻的必胜信心。祝捷大会一结束,新华社的电波就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发往全中国,传到全世界。

席生燕

镰刀湾镇副镇长、妇联主席

《朱德在延安时期的故事》朱德总司令是我们最敬重的老一辈革命家之一,他一生出生入死,征战南北,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坚持持久抗战,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不朽的功勋。同时,他又是一位平易近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劳苦大众服务的人民公仆。年,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先后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几个“抗大”的小战士看到边区军民进行大生产,自然也不肯落后,因为年纪小,开荒生产没有他们的份儿,几个人商量,决定给开荒的叔叔伯伯们编筐。他们跑到附近的山上,那里长着可以编筐用的条子。他们兴高采烈地割着,很快扛着一捆捆条子下了山。没人教编筐,他们就找来一个编好的粪筐,照葫芦画瓢地试着编起来。可是,手里的条子不听话,会儿就编散了架。正在一筹莫展时,门口传来一句熟悉而亲切的四川话:“小鬼,你们在干啥子?”是朱总司令!小战士们站起来向朱德立正敬礼:“报告总司令,我们在编筐呐。”“好啊好啊”,朱老总高兴地笑了。他看了一眼地上散乱的筐说:“你们这些小鬼一定不会编吧,我来教你们好吗?”他们乐得蹦起来,围着朱老总坐下。朱老总先作示范,调皮的条子在他手中变得听话了,麻利地编好了一个筐底。接着,他开始手把手地教小战士编,教得细,要求也严次不行再来一次直到学会为止。经过几次返工,小战士们学会了“打底”“插条”“收口”三道基本工序,每个人都编好了一个粪筐。朱老总临走时告诫他们: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可不能自满哟。以后,编筐编篓成了助民劳动常干的活。俗话说,学无止境,熟能生巧,后来手艺长了,圆的、方的、长方的筐都会编了抗美援朝时,他们还为朝鲜的“阿爸吉”“阿妈妮”编了不少筐呢。作为八路军的总指挥,参加革命多年,已是我们党和军队的高级领导人,却没有一点官架子,与解放区军民一起劳动、一起战斗,永葆了老一代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光荣本色。他朴实无华、忠厚仁慈,给世人留下了质朴而高尚的形象,也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启示与思考。我们一定要追循革命先辈的足迹,延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文稿来源:《红色延安的故事》)

贺彩云

建华镇副镇长、妇联主席

《延安的窑洞有马列主义》延安时期,条件虽艰苦,但在山沟沟里的窑洞中,毛泽东领导全党学马列、用马列,创作了大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著作,用以武装干部头脑,指导革命实践,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使命。长征结束到陕北后,毛泽东特别注重学习马列主义著作。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著名论断,推动全党掀起了学习马列主义的高潮。年底,毛泽东对从前线回来到中央党校学习的同志们说:“不习惯蹲窑洞,这是要不得的。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窑洞有马列主义,延安的窑洞能指挥全国的抗日战争。”在这次谈话中,毛泽东特别强调精通马列主义的重要性:“没有大量的真正精通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的干部,要完成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可能的。”毛泽东在窑洞中写作。为了学习宣传马列主义,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毛泽东带头学习马列、宣传马列,全党掀起了学习热潮,组建了许多学习团体与学习小组、举办了许多学习讲座、出版了许多马列著作。毛泽东在凤凰山麓李家窑里夜以继日创作《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其中的《实践论》《矛盾论》,用中国革命惨痛的教训论述了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在吴家大院的窑洞里七天七夜不出门,创作了《论持久战》,用辩证法分析了中国与日本的基本特点,揭示了中国抗战的基本规律、发展过程,指明了中国抗日前途。在杨家岭的煤油灯下撰写《新民主主义论》,向全国人民说明了“怎么办,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以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为代表,《毛泽东选集》(99年版)四卷共收录文章59篇,延安时期创作的就有2篇。毛泽东的一篇篇光辉著作花去了他无数个日日夜夜:为了写《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胳膊得了严重的关节炎;为了写《论持久战》,炭火烧着了棉鞋,焦糊味儿都没有打断他的思绪;为了写《新民主主义论》,熬干了多少盏油灯,让勤务员不禁落泪。在毛泽东的带领下,许多中央领导同志也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创作了许多经典名篇。这些在延安的土窑洞中诞生的著作是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的光辉典范,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照亮了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文稿来源:《共产党员应知的党史小故事》(人民出版社)

焦娜

砖窑湾镇妇联副主席

《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民主廉洁的政府。边区政府工作人员一切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从实际出发,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制定出符合人民利益的方针、政策,当好人民公仆。人民曾经这样赞扬边区领导干部说:“少骑公马多徒步,不要随从来照护,携带两个冷馍馍,一天开会好几处。”正是领袖和干部这种艰苦朴素,为政清廉,大公无私的高贵品德与作风,维系了党心、军心、民心,带出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了延安精神。年,党中央为朱老总举办60大寿庆祝会。朱老总在答谢时,朗诵了他写的一首诗,其中一句就是"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众所周知,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延安时期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宝贵经验之一就是,当时在局部执政的条件下和艰险困苦的环境中,在革命根据地认真探索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积极实践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廉洁政治与民族魂魄,打造了边区明朗的天,也让共产党口碑流传。94年月召开的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改变了第一届参议会选举边区政府负责人全部是中共党员的状况,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三三制”的政策;选举林伯渠为边区政府主席,开明绅士李鼎铭为副主席。在选举边区政府委员时,当选的十八人中本来有中共党员七人,由于超过了“三三制”的规定,德高望重的徐特立主动申请退出,然后按得票多少的次序,改由一名党外民主人士白文焕递补当选。李鼎铭副主席认真地说:“我原本不愿出来做事的,是受到毛主席在参议会上的演说感动才出来的,在党外人士有职有权的鼓励下出来的。”在延安时期边区政府进行的四次选举,堪称历史上民主选举的典范。选民们曾用民谣表达自己的心声:“民主政治要实行,选举为了老百姓。咱们选举什么人?办事又好又公平。”许多足不出村的小脚老太太,都骑着毛驴,翻山越岭,赶到选举地点。为了使不识字的选民能够行使选举权,不少地方还使用了“碗里放豆”、“香头烧洞”等便于操作的选举方式,开创了“草根民主”的先河。人民选出的带头人,对人民自然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会本能的甘当“人民公仆”。毛主席住在低矮简陋的窑洞里,穿着打着补丁的裤子,吃得不过是辣椒小米饭,还要下地劳动,经常与百姓唠嗑,问寒问暖,亲如一家;朱老总爱下象棋,就在窑洞前的石桌上画一个棋盘,这样的棋盘,随着主人的搬迁而移动,那棋瘾过得真是够绿色了;彭德怀穿的背心,是用缴获敌人的降落伞做的,颜色倒是很鲜艳,样式看着也时髦,可穿上去滑滑溜溜的,哪有什么御寒的功能;林伯渠的眼镜只有一条腿,在耳朵上系上一根线,把断了的那根腿系住;抗日军政大学没有本子,就把敌人的传单翻过来,就是课堂笔记本。领导人都是这么的简洁朴素,形成了一种风尚,升华为一种精神。干部和群众的关系能不好吗?“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人民干部为人民,人民爱戴党的干部。斯诺称赞“只见公仆不见官”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是“东方魔力”、“兴国之光”。这种精神,在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郑培明、任长霞等优秀党员干部身上得到了延续。如今,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要永葆蓬勃朝气,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供稿:市妇联宣传部安塞妇联

编辑:韩锦

审核:张楚婕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192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