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春暖花开。曹氏族人相聚在原曹家圪嶗村曹氏祠堂,隆重举行“壬寅年延川曹氏族人祭祖仪式”。我们兄弟姊妹,遵父母遗愿,恭迎父母灵位迁入祠堂。从此父母永安故里,乐享天堂。
年因引黄工程,我们村整体搬迁,只有祠堂像守护家园的慈祥老人依然留守在村中央,护风水,保福基,给后人讲述着曹氏族人传奇式的兴旺辉煌,指点曹家大业蓬勃千秋。祠堂建有正厅和左侧厅两间,右面还建了穿廊,气势雄伟,格外壮观。院落布局别致,格调非凡。祠堂大门仿古风建造,灰墙黛瓦,古朴典雅。大门正上方刻有“曹氏宗祠”四个镏金大字,熠熠生辉。正厅门柱雕花,稳托大厅,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大厅内,牌位依次摆放,呈现宝塔形状,望而高耸威严。又像棵根须发达、枝繁叶茂的千年老树,展示岁月的沧桑。跪拜先辈的灵位,伊然一位位长者,正襟危坐,在倾听着晚辈们的陈述汇报。牌位的两侧的壁画,祥云飘飘,仙鹤飞翔,象征着先仙们在天国漫步徜徉。纵观祠堂全貌,曹氏家族的兴旺发达,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春风柔怀、杨柳垂青的良辰吉时,族人们搭建彩门,鸣响礼炮,祭祖仪式开始。晚辈们身挂金带,肃穆而立,敬献花篮,以表万分怀念崇敬之心。随后全体跪拜,敬献祭品,安神上香。一叩首,二叩首,再叩首,追思寻根,那一刻,曹氏族人们的血脉和亲情紧紧凝聚在一起。十八位先人的灵位在悲壮的唢呐声中,缓缓搬入祠堂郑重安放。
伯植爷爷最后宣读祖文,字里行间溢着满满的崇敬和怀念。他老人家告诫后辈们,同脉同心,弘扬曹氏家族文化,继承祖德,承前启后,与时俱进。佑我曹门,给家族增光添彩。
聆听爷爷的告诫,感受祭祖场景,香烟缭绕,化作缕缕哀思。眼前不由得浮现出当年修祠堂的情景。那时父母还健在,父亲听说修建祠堂之事,喜不自胜,自愿让出自留地果园,做祠堂基地,还动员我的两个哥哥出力出钱,全家人都投入祠堂修建当中。在众多族人的努力下,曹氏祠堂很快竣工,父亲还自愿当起了祠堂护卫。记得我有次回家,父亲专门领我瞻仰了曹氏祠堂,目睹了新祠堂的宏伟大气,我的心中对曹家族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心里暗暗点赞。祠堂修好后,宗祠便成了乡里乡外崇敬族人文化圣地。常有族人和邻村的村民拜访,父亲总是很认真地讲解先人们的故事。指着一排排这先人灵位,父亲仿佛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可亲的家人,总说这个是大门头的老老爷,那个灵位是三门头老奶奶,父亲很坦然,还时不时说他百年之后灵位安放的地方。
父亲总常说:“大门出小辈,小门出大辈。”我们是老三门头,所以辈分小,就在这边上呢!如今,父母亲灵位就安放在父亲原先指定的位置,父母灵位身旁是叔婶,头顶是爷爷奶奶,再上边便是老爷和老奶奶了。圆了父母生前之愿,我辈才心底安然。
曹氏祠堂是族人灵魂的栖息地,牌位摆放着曹氏三世至十二世部分先人灵位,据考证从二世曹初先辈膝下四子曹氏便兴旺起来。就有了后辈们老大门头、老二门头、老三门头和老四门头之门户。祖先们有的当过财主,有的当过贡生、监生、进士,文人居多,就连清末女诗人李娓娓也是曹家媳妇。如今曹氏后人遍布全国各地,还有走出国门留洋的,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奋发图强,发着自己的光和热。现在曹氏旺族十五世小辈们也出生了,在族人代代光辉照耀下正茁壮成长。
“树高千尺必有其根,水流万派总有其源。”我们曹氏子孙们双膝跪地、双手合拢祈祷先人们在天幸福安康。曹氏家人们要传承和弘扬曹氏家族自身文化美德和优良家风,彰显我曹门荣耀,携手共进,谱写家族新篇章。
曹春琴,出生于农民家庭,本科学历,就职于延川县教育局。喜欢用笔勾勒生活中的善与美,有几十篇文章发表《延安文学》《山花》杂志,“延安教工之家”“逐梦文苑”等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