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英俊青年吞金而亡,55岁的慈禧痛哭失声:腹中骨肉怎么办?
在一个冰冷的夜晚,月光如水,映照出一个年轻男人的尸体。
他的名字叫那尔苏,今年,刚满35岁。
他英俊刚毅的脸上,仿佛还透着对一个人的恨与复杂,那个人,就是慈禧。
那尔苏,是晚清名将,僧格林沁的孙子,伯彦纳谟诂的长子。10岁之前,他被送到北京读书,10岁之后,就开始子承父业,学习武艺。
不到20岁,那尔苏就成为了清廷乾清门的侍卫,还因为其聪明机敏,得到光绪的赏识,晋升为执豹尾枪一等侍卫,全家人因此面有荣光,僧格林沁见人就夸耀,自己有一个好孙子,好继承人,几年之后,大清又会出一名名将。
可谁也想不到,命运会如此作弄这个英俊的少年。
是的,英俊,年轻的那尔苏,有着蒙古族特有的身强体壮,有着英俊潇洒的面庞,有着朝气蓬勃的希望,这种朝气,一下子,就吸引了一个女人。
这个女人,就是55岁守寡多年的慈禧。
慈禧26岁就守寡,一个人带着不到6岁的儿子登基,之后没几年,儿子也死了,慈禧彻彻底底成了孤家寡人。
此时的慈禧,还不到39岁。常言道,女人四十猛如虎,40岁的慈禧,正处于更年期和权力事业各种事交织的时期,心烦气躁。而10年后,50岁的她,更是如此。
正在此时,她遇见了年轻力壮的蒙古少年那尔苏。
这样的事当然不能放入正史,所以野史载:年正月十五慈禧太后生辰,前一晚,西太后摆驾出宫往颐和园庆生。
銮驾出行,礼炮齐鸣。忽然,一只马裹挟着春日的寒风呼啸而来,慈禧太后大惊失色,好在一旁侍卫及时拉住了马,但慈禧也因此大怒,问:何人冲撞?
侍卫答:一等侍卫科尔沁贝勒那尔苏。
原来这马,正是那尔苏的坐骑。那尔苏连忙跪在一旁请罪。
慈禧命抬起头来,这一照面不要紧,33岁、唇红齿白的那尔苏,顿时让西太后惊为天人,立马免了他的惊驾之罪。
从颐和园回宫后,就立马召那尔苏入宫伴驾,至于如何伴,请自行想象。
就这样,53岁的慈禧和33岁的那尔苏,因一匹马,结下了不解之缘。
关系不一般了,当然有好处得紧着朋友了。
一年后,慈禧刚过生日,就立刻拟招,将那尔苏升为内大臣。
可是当时的慈禧没想到,成了大臣,身份就不方便了,让人看见十分不好。
于是有传言,为了方便相会,李莲英想出一个妙计:让那尔苏藏在运水的桶里送进宫。于是这几天,送水的太监们,有口难言。这水桶咋忽然重了这么多呢?本来就很可怜了,这不为难可怜人呢么?
不过这样的日子,好景不长。那尔苏之前就娶妻了,娶的是娶瑞郡王奕志的第七个女儿,他和某人的关系,自然瞒不了家里人,那尔苏时常离家,三房妻妾也证明他夜不归宿,人们以为他流连某些巷子,而那尔苏,也是有苦难言。
三房妻妾抱怨的久了,公公伯彦纳谟也起了疑心,自己儿子白天也在宫“公干”,哪来那么多公事?
于是他狠狠逼问那尔苏,那尔苏不得已,只好支支吾吾地说出了实情。
父亲伯彦纳谟诂大为惊惧:牵涉宫闱之事,眼下当红,日后恐遭灭族!意思是,这种事现在能有好处,以后传出去了,恐怕得被灭族。
可见,还是老一辈人眼光毒辣,一眼看到根本。
谁也没想到,为了全族人的性命,父亲伯彦纳谟做了一件令所有人,耸然一惊的事。
他以回乡祭祖为名,将那尔苏带回了科尔沁左翼后旗,然后带着三个儿子,用马车拉着牛羊祭品,到公主陵、僧王陵(均在法库境内)扫墓祭祖,之后到岱王陵祭祀。
接着,他亲自折断了手上的金镏子,递给长子那尔苏,那尔苏接过,平静的,一口吞下,死在了那个冰冷的夜晚。
就这样,原本草原的新星和希望,死在一枚金镏子之下。
其父上报朝廷,称其上“暴病而亡”,慈禧听后,当场晕倒在塌上。之后,紧急召太医进宫,那就是下一个故事了。
我是书影,深耕历史与剧评的小女子,愿在浩瀚长河中,与你相遇,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