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依依,绿了又黄。忆往昔,马蹄响,驼铃依旧,少年郎。黛山远,江水长,白云悠悠,何处觅故乡?暮然回首,一世浮华。发如雪,鬓如霜,烛火摇曳,近斜阳。半生恨,半生爱,此生相欠,问君几时央?
童奶奶是个有故事的人。
虽然,她今年已经90岁了,除了耳朵有点背,腰有点弯以外,身体还算硬朗。
有时候,她还能在院子里,不紧不慢地推着小石磨碾豆子。只见她右手扶着磨把手,左手拿着勺。等到磨心的豆子碾完,嫩黄色的豆泥流到下面的盆里,她便用左手的勺子,舀一勺发好的豆子倒进磨心,又继续吱嘎吱嘎地磨起来。
去年11月底,他的孙子子轩带着老婆孩子,从城里回来看她,给她带了她喜欢吃的桂花糕,随后又拿出一顶藏青色的圆帽子。
子轩说:“奶奶,您试试看这顶圆帽子合适不?”
子轩媳妇轻轻地摘下奶奶头上那顶洗得泛白的黑帽子。
奶奶边把新帽子往头上戴,边笑眯眯地说:“干啥又费钱?奶奶什么都不缺。”
“哟,挺合适的。这个颜色的帽子和您藏青色的衣服正好搭配。”孙媳妇说道。
“这得花多少钱呀?你们每次都给我带那么多东西,净浪费钱。”奶奶假装生气地说。
“没花几个钱,双11买的,挺便宜。”子轩说。
“啥?霜石鱼?霜石鱼是啥呀?”奶奶惊讶地问。
“奶奶,不是霜石鱼,是双11。”子轩解释道。
“哦,啥叫双11?”
“双11就是每年的11月11日这一天呀,在网上买东西特别便宜。”
“那里都卖什么呀?”
“什么都卖?你想买什么都有?”
“什么都有?”奶奶不太相信。
“对,什么都有。”孙媳妇补充道。
“什么都有。”奶奶自言自语道。
那一天,子轩一家吃了奶奶用石磨磨的豆腐,细腻,嫩滑,还带着些许香甜。
今年,童奶奶就90岁了。想着老人家已到鲐背之年,再加上是长孙,从小就很受奶奶疼爱,子轩总是隔三差五打电话问爸妈奶奶的情况。
爸妈说,奶奶的身体,今年似乎比去年还好。她老帮乡里乡亲缝衣服,有时候一缝起来就是一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在缝衣服。
奶奶缝衣服的手艺好,以前也经常帮人剪裁、缝制寿衣。
子轩感觉很宽心,心想老人家身体还硬朗着呢。
10月的一天晚上,妈妈忽然打电话给子轩,说奶奶想跟他通话。子轩拿起“奶奶,您想我了。”
“嗯,奶奶想大孙子了。哎,子轩,你最近能不能回来一趟啊?”
“最近吗?哦,工作有点忙,等下个月吧。”
“哦,工作忙啊。”电话那头的奶奶似乎有点失落。
“奶奶,您有事?”
“也没啥事儿,就是想你了。你忙,就挂了啊。”随后,电话挂了。
没过几天,大概是10月底,奶奶又要跟子轩通话。
电话里,奶奶又说,子轩,能不能回来一趟。
这次,子轩正好有空,于是答应回家。
奶奶欣喜地说,好好好,等着你回来啊。
11月的第三天,子轩又带着老婆孩子回来了。一进门,刚把东西放下,奶奶便神秘地将子轩拉到里屋。只见她从枕头下面摸出一个红色塑料袋,打开,再将布一层层揭开,一叠整整齐齐的钱出现在子轩面前。一块的,十块的,甚至几毛的都有。
“奶奶,你这是要干啥。”子轩好奇地问。
“孙子,我跟你说,今年的霜石鱼,我想让你帮我买样东西。看,钱都在这儿了。”奶奶欣喜地说。
“什么东西啊?”子轩不解。
“你帮我买一顶人家结婚用的那种花轿。新娘子坐在里头,八个人扛的那种。”
“花轿?你买那玩意儿干啥。再说,我也不知道网上卖不卖轿子呀。”子轩想,奶奶都90岁了,结婚?花轿?跟奶奶这个年龄也不搭啊。
“你不是说网上啥都有吗?你不用管干啥。总之,你只要帮我买回来就行。喏,钱给你,这里有整整块!”
“你哪来那么多钱?”
“都是我帮人缝衣服,人家给的。”
奶奶坚持要把钱给子轩,子轩坚持不要。还让奶奶放心,说一定帮她买到花轿。
第二天,子轩回城了。到家脱外套的时候,发现口袋里有个鼓鼓的东西,拿出来一看,是奶奶那叠钱。
子轩和媳妇说起这事儿,媳妇也百思不得其解。
11号的前一天,子轩忽然想起奶奶交代的事情。于是便上网搜了搜轿子。你别说,现在的互联网真的是太发达了,还真有轿子卖,价格在几百到一千五的都有。
子轩看中了一个多块的。红彤彤的颜色,金黄的大喜字,缕缕垂下的流苏,再加上几朵丝绸大红花,显得喜庆极了。
询问了店家,店家说,这种轿子都是现成的,下单就发货,但是需要自己安装,还送新娘用的红盖头,双11当天领取优惠券,还能省22.5块钱。
双11当天,子轩领了优惠券,下了单,价格刚好元。
买好之后,子轩给奶奶打了个电话,说轿子已经买好了,过几天就会送到家。
过了三四天,爸爸打电话来说,轿子到了,奶奶很高兴,但是他们不会安装,还等着子轩回家安装呢。
想起奶奶期待的脸,子轩抽了个周末回了趟家,帮奶奶把轿子装了起来。
看着装起来的轿子,奶奶高兴极了。比平时麻利地窜进了轿子,坐在了里面。一边东摸摸西瞅瞅,一边笑眯眯地说:“好,好!”
子轩很不解,问奶奶为什么要买这样一顶轿子,奶奶只是笑着说“我喜欢。”
子轩想,奶奶也是有追求的人,即使90岁高龄,对这些大红大绿的东西依然有兴趣。有兴致就好,只要她老人家高兴,怎么都行。
不过,他可没有告诉她是买的,他只说花了块,把剩下的块还给了奶奶。
奶奶感慨地说:“双11的东西,真便宜!质量顶真好!”还竖起了大拇指。
子轩告诉奶奶,现在都是互联网时代了,只要有钱下单,想要什么,人家都直接给送到家里来。
奶奶忽然泪流满面,说道:“可惜,你爷爷看不到了!”
子轩不知所错,急忙上前扶住奶奶,安慰道:“这不,您替他看了嘛。”
奶奶破涕为笑,若有所思地说:“是的,我替他看。”
腊月十八,是奶奶90岁的生日。全家人为此忙活了好一阵子。又是宰猪,又是请道士念经。
那一天,连七大姑八大姨的远方亲戚都来了,场面好不热闹。人们都说,来沾沾老人家长寿的福气。
寿宴上,大人小孩挨个给奶奶敬茶,说祝她寿比南山。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
正当大家兴致正高的时候,奶奶说她想坐一坐那顶红轿子。
子轩便扶着奶奶走向院子里的那顶轿子。奶奶裹着小脚,平时走路就很慢,但是,子轩觉得今天特别慢,平常走三分钟的路,奶奶这次硬是走了十五分钟。
子轩想,兴许是宾客敬茶让奶奶乏了,便耐心地扶着奶奶走到院子里,又耐心地把她扶上轿子坐好。
坐定之后,奶奶跟子轩说,她有些累了,想一个人在里面休息一下,让他先去招呼宾客,顺便把帘子拉上。
子轩应了,拉好帘子便回屋招呼客人去了。
一顿酒足饭饱之后,宾客散去,子轩微醉。
一阵冷风吹过,子轩打了一个寒噤,忽然想起奶奶来。他快速走到院子里,发现院子里一个人也没有,很安静。只有那顶红彤彤的轿子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出奇地红,像极了火苗。
他喊了一声“奶奶”,无人应,只感觉到几粒微尘在飞扬。
兴许奶奶已经去睡觉了,子轩想。
当他正要转身,忽然瞧见轿子窗边上的几缕白发在风中飞扬。他疑惑地走过去,掀开帘子,忽然瞅见奶奶还端坐在轿子里,双手下垂,只是盖上了红盖头。
子轩想,奶奶竟然在轿子里睡着了。他伸手过去,边摇晃边喊“奶奶”,结果,奶奶还是无应答。
忽然,一阵不祥之感袭来,他这才发现,奶奶的手已经变得僵硬和冰凉。
“奶奶——”子轩大声喊叫起来。
屋里的众人听闻,也跟了出来。
子轩边指着轿子边哽咽道:“奶奶,她——”。
爸爸拉开轿子帘子,拿开奶奶头上的红盖头,只看见奶奶双眼微闭,神情安详而幸福,一滴泪从眼角滑落下来……
爸爸一下子跪倒在地,哽咽着喊“母亲”。
奶奶在90岁生日的时候,去了。
生日宴后,接着就是奶奶的葬礼。
在讨论葬礼细节的时候,子轩才终于明白奶奶为什么非要他在双11买顶轿子了。
妈妈告诉他,奶奶在生日前夕跟她说了一个秘密。一个隐藏了66年的秘密。
原来奶奶不是爷爷三媒六娉娶进门来的,而是抢来的。
66年前,爷爷是当地的地主,家里靠出租土地、走马帮为生。家里有仆人,出门有马仔,风光得很。当然,脾气也暴躁得很,行为也乖张得很。
有一天,年轻的奶奶去河边洗衣服,忽然几个马仔窜出来,把她架起来,绑上马,就直奔镇上的童宅来。
到了童宅,奶奶被拉下马,带进大厅。惊魂未定中,瞥见一个约摸四十岁左右、俊秀的面孔正看着她,不过目光冷峻。奶奶不禁打了个寒战。
“你们想干什么?”
“想请你来吃香的,喝辣的!”正堂上一个正襟危坐的老太太,狡黠地说道。
那张俊秀的面孔依然默不作声。
随后,奶奶被关进了一个房间。每天有人送饭来。
奶奶刚开始绝食,直到昏倒在地上。
等她醒来,发现床边上又出现了那张俊秀的脸。只不过这次,多了一点点笑意。
接连一个月,那个俊秀的男人每天都来,虽然说话不多,但是处处透露着关心。
无端被抢,奶奶心存怨恨。但是这个男人的关心每多一点,怨恨就会减少一点,直到爱上这个男人。
最后,奶奶做了这个男人的四太太,并和他生了两儿一女。那一年,奶奶24岁,年轻漂亮。
这个男人就是子轩的爷爷。
奶奶之所以想买一顶轿子,就是觉得爷爷欠了她一个婚礼。爷爷应该三媒六娉,八抬大轿娶她进门。
只是,这一切,随着土地改革的春风化为乌有。爷爷因是地主,被批斗,早在40年前就去世了。人民公社念在奶奶是抢来的,也是受害者,而免于批斗。
只是随着爷爷的去世,家族的没落,奶奶的生活陷入困境,靠着缝补衣裳的手艺和几亩田地,养活了一家子人。
当听到子轩说双11网上啥都能买的时候,奶奶的那个“新娘梦”又浮现了出来。
欠她的婚礼,爷爷是还不上了;“当新娘”的梦想,她只好由自己来完成。
这是她一生的心愿。
如今,心愿了了,奶奶也故去了。
只是,奶奶的葬礼上,那顶红红的轿子替代了漆黑的棺木。
那天,唢呐匠吹着响亮的唢呐,炮手放着五颜六色的礼炮。奶奶端坐在那顶红红的轿子上,由八个人抬着去了墓地,最后将她葬在了爷爷的坟旁。
整个仪式,亦婚亦葬。
家里人说,形式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完成了奶奶的心愿。一个隐藏在她心底66年的心愿。
又是一年双11,子轩回家,仿佛又看到奶奶不紧不慢地磨着豆子。小石磨吱嘎吱嘎的响声,依然在院子里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