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信峰会期间,武警礼炮兵还将在上海执行数场迎外礼炮鸣放任务。由于鸣放礼炮会造成一定声响,为避免居民产生不必要的恐慌,鸣放比较集中的长宁区内的虹桥、仙霞、程桥街道和新泾镇已经提前做好相关的宣传告知工作,协调居民予以支持配合。同时,对心脏病患者、在家卧床生病、独孤老人,及幼儿园、小学、敬老院、医院等单位要求逐户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
5月18日下午,在上海西郊宾馆,武警北京总队九支队礼炮中队鸣放21响迎宾礼炮欢迎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武警北京总队九支队礼炮中队是我国唯一的一支礼炮部队。中队自年组建以来,已在京为历年共和国重大庆典和外交活动鸣放礼炮余次。
这次还将是象征国宾接待最高规格的迎宾礼炮首次在京外鸣放。这些礼炮由铁路输送,从北京运至上海,而后摩托化行进至上海西郊宾馆,全程定人、定岗、定责,安全行程多公里。
仪式现场,国歌声响起,动作整齐划一的24名礼炮兵开栓、送弹、装填……2门礼炮齐发,是为第一响。4.66秒后,另一组礼炮齐声轰鸣。礼炮交替击发,气势宏大,场面庄重。据介绍,按照“歌起炮响,曲停炮落”的要求,每次任务都是依据来访国国歌的长度设定礼炮鸣放的间隔。
据介绍,礼炮指挥有个不同口令,都是礼炮兵总结的“军语”。礼炮鸣放中的所有行动都严格按照口令进行,车队开进精确到分钟,礼炮鸣放精确到毫秒,站位跑位精确到寸厘,绝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为此,礼炮兵在平时训练中必须在每天推上拉下开栓上千次,确保在3秒钟内完成开栓、送弹、装填三个动作;在8米炮位每天跑数十公里,跪下起立达上千次,确保任务完成。
延伸阅读
最高“礼遇”,21响礼炮
各国接待来访外宾的做法不尽相同。按规格大致可分国事访问、正式访问和非正式访问。“国事访问”(statevisit),特指国家元首应他国元首邀请进行的访问,包括:主席、总统、国王、女王等。“国事访问”的接待规格非常正式,完全按照外交礼仪安排。据外交部礼宾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国事访问”不但规格最高,场面也最壮大,除了检阅仪仗队、演奏国歌,还要鸣放21响礼炮。
?? 年,我国恢复礼炮鸣放制度。外国元首到我国进行国事访问,冬天的欢迎仪式一般设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夏天则设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比如上个月到访的丹麦王国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即属于国事访问。奏国歌时,同步鸣放21响礼炮。
“21”响是国际传统。早在多年以前,英国战舰上只能放21门炮,行驶在公海上时,如果遇到友好国家的船只,为了表示敬意和解除武装,全部放炮。如果到一个国家加水加油,也要先将炮全部鸣放。此后逐渐演变为国家元首访问的鸣炮传统。
????? 迎接另一个国家总理级别的领导人到访,一般鸣放19响礼炮,因为在西方国家,单数象征吉祥。在我国,这类访问也被称为正式访问(officialvisit),欢迎仪式除鸣放19响礼炮外,其余安排与国事访问相同。为来华访问的国家副元首举行的欢迎仪式,内容包括军乐团奏两国国歌和检阅三军仪仗队,但不检阅分列式,不鸣放礼炮。此外,外事访问还有非正式访问(unofficialvisit),分工作访问和私人访问两种,礼仪安排从简。去年习近平主席访美便属第三种。
(根据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内容整理编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