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为这一刻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发射成

??????????????? http://m.39.net/pf/a_6171978.html
年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长征”5B运载火箭搭载中国首个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这是中国空间站建造的重要起点,从年载人航天工程开始,30年,为的就是这一天,中国自己的空间站要来了!震撼大图+视频回顾现场发射瞬间↓↓↓

(以上图片均由陈肖/摄)

沈铨/摄

中国空间站结构组成“天宫”空间站是我国计划中的一个空间站系统,短期目标是在近地轨道上由我国自主建设一个60吨级(或更高)的大型常驻空间站。核心舱“天和”于年4月29日由“长征”5号B遥2火箭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此前,年5月5日,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5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发射成功,为此次空间站飞行任务做好完美铺垫!)此后将择机发射“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天宫”空间站轨道高度约-千米,轨道倾角约42度,预计在轨寿命10年以上,具备拓展能力,最多可保障6名航天员常驻。

中国空间站构想图。高山/绘

年4月29日上午,“长征”5B蓄势待发。预计将于年前后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后续将陆续实施货运补给、载人飞行等多次任务。国际空间站或将于年退役,届时中国空间站有望成为全世界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长五B运载火箭转运中。陈肖/摄剧透来了

《航空知识》年6期专题——中国空间站(封面请见文末)小编先翻开一页带大家看看插页中精美震撼的大图,一起来认识一下中国空间站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山/绘

核心舱

“天和”核心舱:全长约18.1米,最大直径约4.2米,发射质量20-22吨。取名自热门候选名称天枢与太和,寓意天地人和。核心舱又可细分为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主要任务包括为航天员提供居住环境,支持航天员的长期在轨驻留,支持飞船和扩展模块对接停靠并开展少量的空间应用实验,是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

载人飞船

“神舟”载人飞船,用于航天员的运输和应急返回等任务。由长征二号F从酒泉发射。

载人飞船

紧急返回

实验舱I

“问天”实验舱,控制与实验应用舱,主要用于研究,舱外设置一架小型多功能机械臂。计划由“长征”5号B火箭从文昌发射。

实验舱II

“梦天”实验舱,专业与储存应用舱,置有实验载荷气闸舱,可将大型载荷投放至真空。计划由“长征”5号B火箭从文昌发射。

货运飞船

“天舟”无人货运飞船,用于补给空间站以及废物排除等任务。计划由“长征”7号火箭从文昌发射。

光学舱

“巡天”光学舱,与空间站主体部分共轨飞行的太空望远镜,是中国首个设置于太空的天文望远镜。

世界空间站发展史

还没完!休息5秒钟,插播一则广告

//新品上架//

中国航天空间站国潮T恤(成人款)超值包邮

年,欧洲火箭之父、现代航天学奠基人之一的赫尔曼·奥伯特在作品《飞向星际空间的火箭》中创造了“空间站”一词。年4月19日,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空间站。

当时的三位宇航员在空间站内呆了23天后离开“礼炮”1号返回飞船,可在返回舱和轨道舱爆破分离时,返回舱的减压阀被震开,宇航员因极速失压而缺氧致死。后来,“礼炮”1号于年10月11日坠入大气层后烧毁。

礼炮1号空间站

设计一个由单一国家建造并管理的空间站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因此,国际空间站来了。年,国际空间站被设计完成;年,其功能货舱发射成功;年起,保持在轨工作。开始工作的前15年,国际空间站上共迎来17个国家的名宇航员,驻留时间长短不一。

国际空间站

中国载人空间站,是一个在轨组装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实验室系统。年,中国首批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乘上神舟五号,成为了首位进入太空的中国人。

杨利伟出舱

年和年,中国“天宫”1号,“天宫”2号相继发射完成,宇航员开展试验测试未来空间站系统。

“天宫”1号,图片来源:新浪科技

祝贺你,也祝贺我们自己!

中国空间站,我们等你!

彩蛋

《航空知识》年6期预售开始!

更多中国空间站背后故事都在其中

即将上市,敬请期待!

点击此处立即预订

风上风云|云端故事

望您读后可以顺手点亮"赞"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57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