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印争抢2040年登月,谁能成功中国航天

白癜风有治好的吗 https://m-mip.39.net/man/mipso_7157873.html

目前世界上航天竞争的局势已经很明朗了,大国几乎已经实现了载人航天,正在向载人登月做准备,小国则既没有技术也没有经济支持,早已被淘汰在外,只能向大国寻求合作。

但要说所有大国里航天实力最有争议的,还是俄罗斯和印度,俄罗斯是自苏联解体后航天实力大幅下滑,不知道现在还剩下几分?印度则是靠吹嘘,实际上截至目前还没能实现载人航天。

自我国宣布载人登月计划之后,印度和俄罗斯明显加快了在航天探索方面的进程。

年10月17日,印度总理莫迪宣称,要在年之前建立印度空间站,到年之前将第一个印度人送上月球。

年11月15日,俄罗斯能源火箭制造商太空公司宣布,俄罗斯计划在年至年之间将宇航员送上月球。

很显然,将载人登月的时间卡在同一个时间段,俄罗斯和印度之间难免出现竞争,那么谁最有可能成功呢?

我个人还是比较看好俄罗斯的,毕竟底子还在,只要经济支持到位,技术上的突破将不再是问题。

我们都知道,俄罗斯的航天基础继承自苏联,苏联的航天技术在美国没有登月之前一直是领先世界的。

比如,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是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世界上第一座空间站,是苏联于年建立的“礼炮”1号。

由美国牵头西方国家建造的“和平号空间站”,则是从年开始,历时五年才正式投入使用。

第三个空间站,则是我国建造的空间站,核心舱发射时间为年,基本建成则是在年。

这足以说明继承了苏联航天技术的俄罗斯优势很大,航天工程体系是完整的,只是俄罗斯经济一直不理想,所以导致航天技术发展陷入缓慢期。

反观印度,航天技术真不咋地,牛皮却吹的震天响,自从年,印度空军飞行员RakeshSharma搭乘苏联的“顺风车”进入太空之后,印度就产生了一种“优越感”和航天实力“爆棚”的错觉。

比如印度的载人航天计划,从年提出来后,一拖再拖,已经过去了20年还是没有实现,目前最新的消息好像是年发射。

这个计划为什么会搁浅20年之久呢?据他们自己说的,就是觉得成本太贵了,据估算,将两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停留7天再返回地球,预计需要28亿美元。

这个理由实在有点扯,到底是觉得太贵还是技术没有达到要求呢?估计也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了。

可能印度人的脑回路跟我们不太一样,在我们看来,只要技术支持,哪怕花再多的钱也值得,毕竟首次载人航天这件事意义远远大于经济价值。

那么,印度就真的一点胜算都没有了吗?如果按照当前双方的实力对比,印度成功率确实比较低。

也许会有人反驳说,印度之前发射的月球探测器成功在月球着陆,几乎同时期的俄罗斯月球探测器却撞毁了,这说明印度在航天这一块的技术并不比俄罗斯低,胜负难说。

这是事实没错,但载人登月是一个庞大又复杂的工程,里面所涉及的技术太多了,载人航天技术,探测器登陆月球技术和空间站技术,都是其中一部分。

单独拎一个出来比较可能互有优劣,但从整体看,印度显然处于劣势,这个差距可不是在10年内能追赶上的。

当然,俄罗斯和印度谁能够在年之前实现载人登月,都对我国影响不大,因为我国必然能够在年之前完成这一目标。什么叫遥遥领先?这就是遥遥领先!

不管是俄罗斯,还是曾经被苏联帮助的印度,航天探索的起跑线都比我国要高,但都被我国追赶乃至彻底超越了,这种速度也只有中国人能够做到了。

以我们国家航天发展的速度,当年印度或者俄罗斯实现载人登月的时候,我国又会达到怎样的水平?

根据我国的计划,在实现登月之后,就会使这一任务趋于常规化,然后建立月球空间站乃至月球基地。

十年时间,应该完不成这两项巨大的工程,但将载人登月趋于常规化还是极有可能的,或许还能在月球上找到一个临时的“基地”。

我脑海中经常闪过一个画面,中国的航天员在月球基地中吃着太空早餐,看着其他国家的航天员一脸震惊地来到月球,应该会很有意思吧。

也许有不懂得网友可能会问:为什么是吃太空早餐,而不是喝下午茶?

其实“太空早餐”并不是代指早餐,而是这种航天食品的名字就叫太空早餐,是我国航天员和空间站专用的食品。

登月之后,也自然会成为登月航天员专用的食品,主要作用是为航天员补充能量、缓解疲劳、提供必要的营养素和应急。

将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航天员不管在月球上还是空间站里,食物种类会越来越多,口味也会越来越接近地面食物。

但就目前而言,月球上大概是喝不到下午茶的。

推荐阅读:印度飞船17公里高返回被嘲笑跟新的一样明年能实现吃太空早餐?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688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