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礼炮最高规格是21响,我国当年却放了

大家都知道,在一些重大的场合,国内外经常会有鸣放礼炮的习惯。比如在外交场合中,迎送国家元首,鸣放21响礼炮;迎送政府首脑,鸣放19响礼炮;迎送政府副首脑,鸣放17响礼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前,外国君主获得子嗣,也会鸣放礼炮庆祝。通常是生了王子,鸣放响;生了公主,鸣放21响。而俄罗斯则比其他欧洲国家高出一个档次,生了王子,鸣放响;生了公主,鸣放响。

礼炮

礼炮来历

按照国际惯例,礼炮鸣放21响是最高规格。但我国在开国大典时,却鸣放了28响礼炮。多出来的7响礼炮又意味着什么呢?听小编给大家慢慢道来。鸣放礼炮最早起源于英国,17-18世纪时,英国在全世界范围内疯狂扩张地盘,将自己打造成头号殖民帝国,几乎在全世界都有它的殖民地。

英国舰队

为何最高是21响?

为了显示自己的霸主地位,英国海军蛮横地要求军舰驶入他国海港或外国炮台时,所在国向他们鸣炮致敬。作为回礼,英国海军也会向所在国鸣放7响礼炮。英国为了体现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差异,要求:英国鸣一响礼炮,别国需回三响以示敬意。这样一来,鸣放21响礼炮就成了国际惯例。

英国海军

后来英国霸主地位滑落,英国军舰也开始以21响礼炮回敬别国,表示彼此间的平等。而在海军交往场合,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享受21响礼炮的规格,海军元帅则享受19响礼炮的待遇。至于海军上将或同级官员,通常是17响,往下以此类推。但需要注意的是,西方人在数字方面只喜欢单数,并不喜欢双数,在礼炮鸣放环节同样如此。而海军方面,鸣放礼炮的最低标准则是海军准将。

鸣炮

我国放28响原因

那我国为何会鸣放28响礼炮呢?此事还得从开国大典说起。我国开国大典时,用54门礼炮,齐鸣28响。这28响与国际惯例无关,而是有着别的特殊含义。年新中国成立时,开国大典上的54门礼炮象征着第一届政协45个政治单位和9个方面的特约代表,共计54个方面的人士。而28响礼炮,则是建国时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也象征着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当家作主。

我国礼炮

此后,年的50响礼炮,代表的是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年的56响礼炮,则代表我国56个民族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国庆庆典时礼炮鸣放的规格非常高,如鸣放60响礼炮,28门礼炮同时鸣放为一响,鸣放过程则严格按照国旗护卫队的行进时间进行,每响礼炮的间隔时间为4秒33,鸣放时间为4分20秒左右。当然,在迎接外宾时,我国一般还是按照国际礼节来,迎接外国元首的最高规格是21响礼炮。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115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