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过:不缺导弹,只缺敢把导弹竖起来的人。
显而易见,普京就是敢把导弹竖起来,甚至敢在关键时刻把导弹瞄准美西方的硬汉!
10月26日,俄军举行了战略核力量演练,海陆空三军精锐力量参与,普京亲自指挥,并发射了4枚导弹。结果显示,导弹全数命中目标,演练圆满完成。
演习中,俄海军太平洋舰队一艘核潜艇从俄远东地区濒临的鄂霍次克海,向位于俄西北部阿尔汉格尔斯克州的靶场发射两枚弹道导弹;而俄北方舰队一艘核潜艇从俄西北部濒临的巴伦支海,向位于俄远东堪察加半岛的靶场发射一枚弹道导弹。
俄空军能够搭载核弹的图-、图-95MC和图-22M3则分别从乌克兰卡、恩格斯、塞科夫卡等三个空军基地出动,并以位于堪察加半岛、科密共和国及哈萨克的靶场为目标,发射了空射巡航导弹。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俄军战略火箭兵从俄西北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向位于俄远东堪察加半岛的靶场发射一枚新型洲际弹道导弹RS-28萨尔马特(Satan2/撒旦-2型),该导弹飞行了约英哩(约公里)后命中目标。俄罗斯军方表示,该枚可搭载核弹头的导弹足以击败任何防御,并可以摧毁任何国家。
据英媒介绍,“撒旦2”可搭载多达12枚的核弹头,只需一枚就能将英国或美国得州夷为平地,其威力相当于二战期间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所投下原子弹能力的倍。俄罗斯国防部预计会在年末投入使用“撒旦-2”,“SS-18撒旦”则会在年之前退役。
在俄罗斯的核武库中,SS-18液体洲际导弹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导弹。苏联从年9月2日就开始研制这种洲际导弹,年12月30日开始装备部队。该导弹一问世,北约就将其称作“撒旦”(恶魔),从中我们不难听出“畏而敬之”之意。进入新世纪后,苏联解体和俄罗斯财政困难等原因使SS-18被不断延寿,至今仍在俄军服役。
年底,俄战略火箭军司令什瓦琴中将宣布,俄罗斯将研制新型重型液体洲际导弹(即“萨尔马特”导弹),以替换即将退役的SS-18、SS-19导弹。随后不久,马克耶夫国家导弹中心、机械制造科研生产联合体(原来的礼炮设计局,SS-19设计方)等单位开始开展新型导弹的预研工作,并参加项目竞标。年初,该项目竞标结束,马克耶夫国家导弹中心的方案脱颖而出。
此后研发试验的“萨尔马特”洲际导弹是俄罗斯最新研制的第五代洲际弹道导弹,正式编号为RS-28,它的主要飞行轨迹为惯性抛物线弹道,采用了包括新型惯性制导、星光制导和卫星制导的复合制导方式,最大程度上确保了打击精度。最大射程可达00千米,能够飞经北极甚至南极,对全球任何目标造成毁灭性打击,被誉为导弹家族中的“绝对王者”。
“萨尔马特”洲际导弹采用地下井固定部署,总发射重量大于吨,弹头重约10吨。导弹使用了俄格卢什科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体设计的新型液体火箭发动机,发射方式为冷发射,发射时先用火药蓄压器将导弹弹射到发射井上方20-30米高度,然后导弹自行点火起飞。
导弹使用2台15D发动机。在SS-18导弹一级采用的RD-发动机装置中,有4台独立的单燃烧室RD-发动机。这些发动机采用涡轮泵系统,气体发生器中氧化的气体被充分燃烧,发动机安装在一级尾段的框架上。发动机根据控制系统指令进行偏转,以控制导弹的飞行方向。
导弹由两级和弹头分导级构成。两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都浸泡在燃烧剂贮箱内,推进剂贮箱共底。级间分离采用热分离技术。弹头分离部以及弹头的布置方式采用马克耶夫国家导弹中心的经典形式—头部朝向与飞行相反的方向。
“萨尔马特”先进的反导设计,足以突破世界上最先进的防空和反导系统。在优化飞行轨迹后,“萨尔马特”导弹可采用经由南极飞行轨迹在内的多种不同预设弹道,并采取分导式弹头设计,一次携带的10-15枚核弹头在与弹体分离后各自具有不同的飞行轨迹,可同时从不同方向发起进攻,让敌方反导系统难以招架,“一体两型”实现全球覆盖。
“萨尔马特”洲际导弹作为目前世界上威力最大核导弹,导弹长度超过35米,能携带12(有报道称10-15)枚分导弹头,圆概率偏差为-米,杀伤威力超过俄现役威力最大的SS-18“撒旦”洲际弹道导弹,部署后或将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洲际弹道核导弹。
“萨尔马特”是一种双重用途战略导弹,具有针对美国和西欧的不同设计方案,能有效回击美全球导弹防御系统威胁。针对美国的方案,导弹起飞重量-吨,射程00公里,投掷重量达10吨;针对欧洲的方案,导弹射程公里,起飞重量-吨,投掷重量5吨。据俄罗斯媒体称,“撒旦-2”能够摧毁相当于法国或美国德州的面积。如果一枚“撒旦-2”向伦敦发射,会摧毁英国大部分地区、法国北部、比利时和荷兰。
俄罗斯曾积累了先进的液体战略导弹技术,在大力研制新型固体战略导弹的同时,俄不会轻易放弃液体战略导弹的传统技术优势。液体战略导弹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更大的威力。
根据俄核作战设想,固定部署的液体陆基战略导弹作战反应快,主要用于执行先发制人式的迎击和预警后的反击等首次打击任务,移动部署的固体陆基战略导弹生存能力相对较高,主要用于执行回击等二次打击任务。因此,“固液并存、以固为主”是核导弹作战部署上的最佳搭配。
SS-18和SS-19液体导弹退役后,俄如果只保留“白杨-M”地下井型导弹,将难以满足首次打击的需求,而装备新型液体战略导弹可以补充地下井型战略导弹的数量,实现两种发射方式的优势互补。
俄原战略火箭兵总参谋长维克多·叶欣上将在解释为何继续坚持研制和部署新型液体导弹时说,必须研制一种新型液体燃料导弹,以便突破美国反导系统,因为重型液体导弹可实现更大的推力和投掷质量,能装备更多的突防措施,有效提升突防能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优先选项。
年年底,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新版《年前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首次将美国列为国家安全威胁之一。俄罗斯坚持发展“萨尔马特”导弹,主要目的是维系俄美战略平衡与俄罗斯国家安全。俄罗斯目前部署的SS-25、SS-18、SS-19等战略导弹已超期服役,逐步进入老化退役的高峰期,由于资金严重不足等因素影响,RS-24“亚尔斯”导弹等新型核导弹的部署严重滞后于导弹退役速度。
因此,俄迫切需要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发射井、指挥站等SS-18导弹基础设施,尽快发展具有相当威慑能力的重型洲际导弹。
战略导弹是实施战略威慑最有效的工具。美军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时,俄罗斯就明确表示,萨德系统也在俄军战略导弹的打击范围之内。
年,在南海最紧张的时刻,俄军更是直接试射了一枚RS-28萨尔马特重型洲际弹道导弹,这是最强最新型洲际导弹,可对多目标进行识别并实施精确打击。
在当前俄罗斯与北约对峙加剧,美国不断增兵欧洲的背景下,北极熊再次发出怒吼,普京又为自己扳回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