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日,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在这一天,新中国诞生了。当天侯波和爱人徐肖冰,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进行拍摄。侯波说:
“接到10月1日到天安门城楼拍摄开国大典的任务后,我们领到了一个条子。那大概就相当于今天的记者证,佩戴着这个条子,就可以自由上下城楼了。他负责拍摄电影,我则负责照片的拍摄……我是在开国大典那天唯一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女摄影记者,拍下了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个令人激动的瞬间。”
侯波
为了拍好照片,在上午不到10点,侯波就带着德国产的禄莱相机、8个阿克发胶卷,来到天安门城楼看地形。到了快中午的时候,苏联专家带着彩色纪录片的拍摄设备纷纷就位。
这时候的侯波,还没来得及吃中午饭,便赶到中南海勤政殿,拍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下午2点半多,拍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后,侯波又赶到天安门,跟着参加政协会议的代表们,一起登上城楼。
2点50分,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乘车来到天安门城楼下面,从天安门城楼左侧,一步步登上天安门城楼。
当毛主席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大喇叭里传来播音员丁一岚和齐越的声音:“毛主席来了!毛主席来了!”
《开国大典》,侯波摄
听到军乐奏响《东方红》后,侯波赶紧把相机调好焦距,一边拍一边往后退……
当毛主席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刹那,侯波赶紧把照相机的快门按下,留下了一个经典的历史瞬间。
侯波感觉到自己是幸运的,她说:
“这张照片,是我最得意的几张之一。不是因为照得好,因为它是一张非常特殊的照片,一张新中国光辉历史的见证——不是谁想拍就能拍得到的。是历史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是党和人民给了我这样的机会。”
在毛主席的话中,侯波听出了毛主席发自内心的激动,她也像全国的亿万群众一样,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毛主席和周总理等人在一起侯波摄
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旋律中,毛主席按下令电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场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广场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
天安门城楼下,30万群众在欢腾,情绪非常高昂。群众喊出的“毛主席万岁”和毛主席喊出的“人民万岁”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
看到毛主席不断地扬起双手,向大家高呼“同志们万岁!”“人民万岁!”的时候,侯波怀着激动的心情,按下快门,抢拍下了这个富有历史性镜头。
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不停地走动着,侯波就不停跟着拍照。当毛主席走到天安门城楼右边时,侯波不顾空间有限,冒着危险将身体探出前廊边的矮墙,一再往后撤身子,但还是取不到满意的角度。就在此时,侯波感觉到旁边有人抓住了她的衣角,说:“你放心大胆地取景吧,我抓住你。”
侯波拍摄的周总理夫妇
拍完后,侯波回头一看,帮她忙的人,竟然是周恩来总理。
又一次侯波需要把身体伸向护栏外的时候,是陈云主动伸过手来,抓住侯波的衣服,说:“我来帮你,赶快拍。”
看到侯波不顾一切地侧身向护栏外,抓拍毛主席回应广场上人山人海欢呼的笑容和激动的神情时,彭德怀也曾多次提醒她:“小心!小心!”
每当回忆起这些时刻,侯波的脸上总是十分感动,让她终生难忘。
开国大典的活动,从下午3点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多,毛主席一直向欢呼的人群挥手致意。对于这一天,侯波回忆说:
“到了晚间,毛主席已经有些支撑不住,就弯腰伏在围墙上。至于一直处于极度兴奋的我,在天安门城楼上根本不知道累,直到深夜回到家才感到浑身像散了架一样一点力气都没了。”
毛主席和少先队员在一起侯波摄
就这样,侯波便成为了毛主席的第一位专职摄影师,跟随着毛主席,记录着毛主席的历史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