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儋州市公安局西华派出所所长朱国茂
3月29日晚,全国公安系统“情满万家全国公安派出所好民警”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海南省儋州市公安局西华派出所原所长朱国茂的妻子邱少英手里捧着这个沉甸甸的奖杯,眼角泛红。从仪式上下来,她随即更新了一条微博,泪流满面地写道:“这份荣誉是大家授予你的,在另外的一个世界,你知道吗?”而在曾经的同事、家人、普通群众,甚至刑满释放人员眼中,生前的朱国茂是一个做事获大家好评、好学、好犟、好忙,办案是一名好手,为群众帮扶是一名好心的人。
好评:因公殉职所长获众人肯定
邱少英为因公殉职的丈夫朱国茂领回了这份荣誉。年3月6日凌晨5时20分,朱国茂因过度劳累引起突发性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于当天凌晨5时20分不幸因公殉职。
尽管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在儋州西华地区,无论是生前同事,还是普通群众,甚至刑满释放人员,提起他,大家仍然止不住流泪。
“所长,我们居然再也听不到你部署工作了;大哥,兄弟们夜里出警回来,再也看不到你为了等候兄弟们亮着的灯了!”西华派出所副所长梁保强握着拳头哽咽道。
“如果当年您不给我块钱,我小孩都还上不了学,你怎么就走了呢!你回来,我把钱还给你!”西华农场符春学揉着眼睛说。
“要不是你,我现在可能还会重新进监狱,你就像父亲一样,都是因为你,我才能走回正道!”刑满释放人员阿鑫(化名)眼眶通红地说。
音容已逝,忠魂永留。在28年的公安生涯中,朱国茂就像一把利剑,打击违法犯罪,又像一棵参天大树,帮助困难群众,践行着人民警察铮铮誓言。
好学:无时无刻提升业务技能带领民警一起学习
“当时他(朱国茂)不高,大概就到书架这,瘦瘦的,但人很精神。”已经从西华派出所退休的老民警郑钦生回忆起朱国茂年第一天报到的场景时,他比划着为记者介绍了起来。
朱国茂只有初中文化,从部队退伍后,年进入西华派出所,自此,他的公安生涯开始了。朱国茂知道要想做好一名人民警察,必须要学习。
每次出警,朱国茂都要跟着去;提审嫌疑人,朱国茂也在旁边看着听着……刚入警的朱国茂就像块海绵,“贪心”地学习、吸取着。
“这个向上箭头是怎么回事?”生前的一次外出办案,朱国茂凑着脑袋看着郑钦生绘制着一起案件的现场图好奇地问道。
“北针为点,这是绘制现场图的第一步。”郑钦生用笔在画板上比划着说。朱国茂一丝不苟地记着。
在郑钦生看来,朱国茂好学、勤问,只要不懂的地方,他一定要弄懂。而且他还会举一反三,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还会假设发生某起案件,应如何分析、怎么固定证据链、讯问嫌疑人的注意事项。
正是因为朱国茂的好学、认真,他成长的很快,在案件中,他总能通过蛛丝马迹分析出关键点。
年4月28日,西华农场发生一起株橡胶被偷砍的案件。朱国茂和同事出警赶到现场,朱国茂仔细查看橡胶被砍的痕迹、周边散落物等现场情况,并分析出:橡胶是被砍刀砍倒,嫌疑人应为一人作案,离开现场较为困难等。根据朱国茂分析出的关键点,案件很快告破。
“姚伟成在值班登记的问题上,涉及责任问题。陈亚明在笔录材料的问题上,句子不顺。”这是朱国茂在年8月6日的《警情日记》上的留言,字里行间体现着他的专业和细心。朱国茂坚持每周花半天时间在所里开展业务学习,如模拟做笔录、现场绘图等等,派出所的业务学习活动蔚然成风。
好手:不惧烟花礼炮“轰炸”独入闹事人群控制事态扩大
受历史遗留等原因影响,年至年期间,因“退场”风波引发大量群体性事件,但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危险,朱国茂从未退缩。
儋州市公安局八一分局副局长王将当时仅是一名刚入警的民警,“朱所当时站在最前面,还走进闹事人群中,这就是我心目中一个警察的样子。”回忆起年1月处置的一起群体性事件时,王将仿佛看到了朱国茂那个不高大却无畏的身影。
年1月的一天,来自11个村庄的多人受少数不法分子煽动聚集在西华农场场部,浩浩荡荡扬言要攻打场部办公楼。朱国茂带领全副武装的派出所民警及农场联防队队员20多人提前在路口设卡。闹事队伍到达后,双方仅隔着20米左右的距离。
闹市队伍用事先准备好的数十桶烟花礼炮“轰炸”警方,有人建议朱国茂不要硬顶。“我们决不能对这种违法犯罪行为作出让步,越是这样,越要体现我们公安队伍的骨气和硬气!”朱国茂大声回应。
面对闹事队伍,朱国茂把手中的盾牌交给其他人,只身径直向对面走去。仿佛是被朱国茂的举动震住了,“炮火”终于消停下来。
朱国茂走到闹事人群中,高声问道:“你们谁说得上话?出来跟我谈谈,这么闹不是个……”话音未落,一根铁棒打在了朱国茂右肩,电光火石间,朱国茂一下子将袭警者控制在地。其他民警和联防队员见状,不顾一切也冲上前去,将那人紧紧扣住。面对朱国茂和警方,闹市人群随后散去,避免了一场更大的暴力事件的发生。
朱国茂生前同事姚伟成也记得,年的一天深夜,所里接到有人偷割胶水的报警。朱国茂带着大家立即出警,赶到现场时发现,漆黑的橡胶林里灯火闪烁,显然这是一次大规模的有组织偷盗。
面对人数数倍于己的局面,“不用担心,他们偷盗,心虚得很,我们人少,但气势大,狭路相逢勇者胜,先把带头人拿下!”在认准了人之后,朱国茂率先冲出去,直扑向对方的组织者,立即把他按倒在地。领头者被抓,其他人也没人敢反抗了。
好心:帮助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在夜间出警民警背后“守护”
阿鑫是孤儿,在年把别人砍伤,一开始,阿鑫不以为然,以为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当时他还发喜帖,准备结婚。就在阿鑫婚礼前一天,朱国茂带着民警将其抓获,阿鑫因为寻衅滋事等多项罪名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
“当时恨啊,他抓我的时候恨得咬牙切齿。但我出狱后,谁都看不起我,还是因为他,我回归了社会,凭双手赚钱,获得了尊重。他就像我父亲一样,给我关心、温暖。”阿鑫说。
年,阿鑫刑满释放,走进西华派出所报到,开通身份证。当看到朱国茂时,他双眼流露出愤怒。这时,朱国茂主动走了过来,向他打招呼,让他有空来喝喝茶、聊聊天。第二天,阿鑫又在路上遇到了朱国茂,朱国茂还是主动打招呼。
由于是刑满释放人员,加上文化程度低,阿鑫找工作屡屡碰壁。朱国茂知道后,主动找到了当地做香蕉生意的企业家,介绍阿鑫做竹子生意。
就这样,阿鑫挣到了光明正大的钱,走上了正道,娶妻生子,还买了车。现在的阿鑫眼睛里再没有暴戾,脸上满是笑容。
西华农场的符春学也在困难的时候得到朱国茂的帮助,5年符春学的大儿子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但他之前爱玩牌,把拮据的家庭中最后的存款也输掉了。
当时朱国茂路过符春学家外,看到他一人蹲在家外。朱国茂主动上前问好,这时屋里传来符春学妻子的哭声,一问才知道符春学因为玩牌输钱,大儿子没钱交学费。
朱国茂拿出块钱塞给了符春学,还嘱咐他。“这钱不是给你的,是给你儿子报名的,你可不能再玩牌了!”
“我们不管出警再晚,朱所办公室的灯总是亮着,他在等我们这些兄弟回来。”梁保强说,基层派出所夜间接警出警是经常的,只要夜间出警,朱国茂总是在他办公室等着。
大家很多次都劝朱国茂早点休息,但他却是摆摆手说。“你们在外面办案,我哪睡得着,如果有什么需要应急的,我能第一时间知道、赶过去,你们安全回来了,我才能安心睡。”
好犟:亲手把侄子送进戒毒所不托关系给儿子找工作
朱某辉是朱国茂的侄子,年、年朱某辉吸毒成瘾。尽管朱某辉住在儋州市洛基镇,但朱国茂仍亲自带着民警到洛基镇抓捕吸毒的侄子,并根据法律规定,对朱某辉强制隔离戒毒两年。
如今,朱某辉已经隔离戒毒满两年,并且已经成功戒毒。“我儿子能从毒渊里爬出来,全都亏了他(朱国茂)。”朱某辉的父亲朱国土说。
年,辖区发生了一起案件,无业社会青年朱某在14岁的初中女生陈某放学回家的路上将其拦住,不由分说搂住并强吻陈某。情急之下,陈某咬掉了朱某的舌头,朱某受伤后逃离现场。
由于此案性质比较恶劣,西华派出所将案情向西联分局汇报。分局认为,此案应该属于强奸案,但姚伟成根据掌握的证据看,应属于猥亵案。朱国茂知道这个情况后,带着姚伟成和分局的民警一起到现场再次勘察取证,向受害人以及正在海口进行救治的朱某再三核实,最后认定应按猥亵案处理。
“不能放过一个坏人,但也不能冤枉一个好人。”这个过程,让姚伟成深切感受到朱国茂作为领导的公正、负责。
面对带烟酒等礼品上门求情的疑犯家属,朱国茂多次叮嘱家人“任何礼物坚决不能收”;儿子大学毕业后,朱国茂也没利用职务之便帮孩子联系工作,儿子现在还在待业中。
正是朱国茂的公正、负责,10多年来,经他调解的民事纠纷达余起,无一起因调解不当而致矛盾激化或引发犯罪。
好忙:以所为家除夕夜派出所值班
让时间倒回朱国茂最后的三十天,年春节,本来应该是尽情享受家人团聚的时光,但对于朱国茂而言,这些天的责任却更加重大。
“你们家不在这里,回去和家人团聚吧,我家近,我值班。”除夕晚上,朱国茂仍然用这套“说辞”劝走了同事,他在派出所值班,虽然离家近,但他不能同家人一起守岁。
大年初一,朱国茂开始率队赴儋州木棠参加当地调声比赛安保,每天早上五点就要从西华农场从发,一直工作到晚上六七点才回到家,连续五天的安保工作他始终站在前线。
大年初七,虽然极度疲倦的朱国茂接到一级警卫任务后,又抖擞着精神转战连续六天的警卫任务中,接着又投身白马井元宵安保。“不累不累,只要工作能完成就好。”朱国茂揉了揉太阳穴说。看着精神不错的朱国茂,同事们一度以为他身体很好,可大家不知道的是,朱国茂当时感冒。
朱国茂是个有“家”但缺少“家”的概念的人,他不回家是常事,妻子、孩子说“派出所比家还亲”,同事说“派出所就是他的家”。
“老朱总是一吃完饭,就回到所里去了,他每次都说只要在所里,要是有什么事情都能及时处理,群众找我办事也容易。”在邱少英看来,朱国茂留下的永远是忙碌的身影。
两人结婚20多年,朱国茂没和邱少英一起买过菜;邱少英被推进产房,直到需要家属签字确认进行破腹产时,朱国茂才匆忙赶到;一家三口至今没有拍过一张全家福...年,朱国茂儿子考上三亚的一所大学,有人建议让他开公车把儿子送去大学,一家人顺便在三亚玩玩。
“车是公家的,我怎么能私用?再说了,派出所工作这么多,我一个所长不在所里像什么话!”朱国茂严词拒绝了。
邱少英回忆起一家幸福的时光,还是儿子八岁那年的夏天,朱国茂利用下班时间,几天带着儿子和她一起到儋州兰洋,教儿子游泳。这就是他们一家三口的美好时光。
“我知道老朱,他其实是很恋家,他希望退休后回到农村,一家人在一起种种田、养养鸡。”邱少英哭得泣不成声。
年3月5日上午,朱国茂在派出所与教导员谭卫新商量如何做好协警员的思想整顿工作,并再次研究部署全国两会和博鳌安保工作时,感觉胸闷、异常疲惫。谭卫新劝朱国茂回家休息,但他仍坚守岗位,一直在派出所处理事务直至晚上。儋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令派出所出警处理该辖区29队打架纠纷,朱国茂安排民警出警处理并听取了反馈情况后,又继续在派出所办公室处理案卷。
26日凌晨3时20分左右,异常难受的朱国茂打电话给派出所医院,医院并报市急救中心赶来进行抢救,经多方抢救无效,于年3月6日凌晨5时20医院不幸因公殉职,年仅51岁。
“枪,枪,一定要交回所里...”这是朱国茂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
风掠过胶林,如泣如诉。尽管它们身上刻满疤痕,却依旧挺立,流露洁白的乳胶。朱国茂就像这橡胶树,在他普通、短暂的人生里,无私奉献着一切,一点一滴,朴实无华。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3月31日讯南海网记者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