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探索》是一个关于孤独的太空冒险故事,当一个人身处看不到边的太空里,孤立无援,孤独感会被放大一万倍。
电影的英文片名,来自一句拉丁语,PerAsperaAdAstra,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历尽艰难,以达天际”。
△“历尽艰难,以达天际”是的,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本身就是一段磨难史,每一个高光时刻背后,都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悲剧故事。
你应该知道尤里·加加林,他是第一个上太空的人类,但是你可能未必知道瓦伦丁·邦达连科,邦达连科是苏联第一批宇航员,也是天分最高的一位。
△瓦伦丁·邦达连科,苏联宇航员但在年的一次测试中,苏联专家认为,航天器内部应该充满纯氧,结果不幸发生了,邦达连科在舱内被活活烧死,当时他只有24岁。
如果没有这次事故,那么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类,就不是加加林,而是邦达连科。
△尤里·加加林苏联宇航员事故发生后,苏联封锁了消息,更改了方案,再一次下赌注,结果成功了,把加加林送上了太空。今天,绝大多数人只记住了加加林的名字。
你应该知道尼尔·阿姆斯特朗,他是第一个上月球的人类,但是你可能未必知道格斯·格里索姆、艾德·怀特和罗杰·查菲。
△阿波罗1号的三位宇航员这三位大哥,是阿波罗一号的三位宇航员,而且都是宇航员中的绝对精英,格里索姆在「水星计划」和「双子座计划」中,两次进入过太空,怀特是美国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人,但是,他们同样在阿波罗一号的测试中,被烧死了。
这起事故,让NASA重新更改了整个阿波罗计划,也才有了后来阿姆斯特朗的那一小步。今天,绝大多数人只记住了阿姆斯特朗的名字。
△尼尔·阿姆斯特朗,美国宇航员有太多航天英雄,像《星际探索》中的布拉德·皮特一样,也像《地心引力》里的乔治·克鲁尼一样,勇敢地向着太空进发,在茫茫宇宙中,忍受着巨大的孤独,有的还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才换取了人类探索太空的一个又一个进步。
美国阿波罗十五号的宇航员,在月球上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墓碑,是一个倒下的宇航员的模型,还有一张名单,上面写着为人类探索太空而牺牲的伟大宇航员的名字。
△《倒下的宇航员》雕塑和一个小的墓碑如果从研制航天火箭开始算起,人类的太空冒险,已经有了百年历史,大致可以分成这么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飞跃大气层,也就是想办法离开地球;
第二阶段,是漫游太阳系,也就是去地球的邻居那里看看;
第三阶段,是冲出太阳系,探索更广袤的太空。
在第一阶段,我们首先想要的,就是离开地球,这是人类最原始的太空冒险。怎么实现呢?
有两个人,拉开了整个序幕,一个是俄国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他从理论上证明了火箭可以克服地球引力,进入太空,可以说是奠定了航空飞行动力学的基础;
△俄国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另一个是美国火箭专家罗伯特·戈达德,他在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理论基础上,研制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那是年3月16日,那个火箭只飞了12米高,56米远,基本上相当于一个大型的窜天猴。
△美国火箭专家罗伯特·戈达德年他进行了首枚液体火箭试射站在这两位航天巨人的肩膀上,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这标志着人类真正意义上走出了地球,开始进军太空。
△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也就在同一年,苏联人还把一只狗送上了太空,这条名叫“莱卡”的狗,虽然在这次任务中死掉了,但在人类的太空冒险历史中,绝对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一条太空狗,名叫“莱卡”到了太空冒险的第二阶段,故事就特别丰富多彩了,人类开始在太阳系不断地开疆拓土。
当时的两个超级大国,前苏联和美国,就展开了一场盛况空前的太空军备竞赛。
△两个超级大国疯狂进行军备竞赛的时期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了第一个进入外太空的人类,他的飞船,以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绕着地球飞了分钟。
年的一部俄罗斯电影《搏击太空》,讲的就是加加林的故事,有意思的是,为了向加加林致敬,这部电影的时长也是分钟。
△这部电影时长也是分钟前苏联人捷足先登以后,美国肯定也不甘示弱。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放下狠话,要把美国人送上月球,于是,NASA开启了规模宏大的「阿波罗计划」。
△阿波罗计划年,美国的阿波罗8号,载着三名宇航员,完成了人类首次绕月球飞行。
△阿波罗8号的三位宇航员而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更是成功把人送上了月球,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温·奥尔德林代表全人类,登上了月球表面。
△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温·奥尔德林之前美国曾经拍过《阿波罗11号》,讲述了这次史无前例的人类壮举,去年的《登月第一人》,又从阿姆斯特朗个人的角度,重新讲述了这段传奇的太空冒险之旅。
△阿波罗11号,登月第一人,可以说,在那个时代,因为美苏的争霸,两个国家互不相让,纷纷投入重金,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被大幅加速了。科技达不到,就玩了命地烧钱。
美国人登上月球,开启了新的时代,苏联就在年发射了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为人类在太空中造了一个家。
△礼炮1号这在当时也是不可思议的创举,礼炮1号比现在全世界各个航天大国共同建设的国际空间站(年开始建造)早了27年。
△各个航天大国共同建设的国际空间站后来,在争霸战的高潮落幕之后,美苏两个国家也开始趋于理性,开始尝试一些相对比较便宜的太空探索任务,比如苏联发射的金星7号、火星2号探测器,分别登陆了金星(年12月15日)和火星(年5月19日)表面。
△金星7号探测器△火星2号探测器美国发射的先驱者10号探测器,成功穿越了木星(年12月3日),并且是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探测器,它最后一次把讯息传回地球是在年1月22日,当时它距离地球.3亿公里。
△先驱者10号探测器80年代以后,前苏联已经无力再追逐美国的脚步,美国人成为人类太空冒险的绝对主力。
年,水手10号造访了水星;
年,先驱者11号造访了土星;
年,旅行者2号造访了天王星;
年,旅行者2号又造访了海王星;
年,新地平线号首次造访了冥王星;
年,帕克探测器又首次对太阳进行了近距离观测。
至此,人类算是把太阳系的邻居们,都串了一遍门。在这个以漫游太阳系为主题的第二阶段,借着美苏争霸的特殊背景,人类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但是,人类想要冲出太阳系的愿望还很强烈,这也是人类太空冒险的第三阶段。目前,旅行者1号和2号,都已经飞出了太阳风层,进入了星际空间。
△旅行者1号和2号,都已飞出了太阳风层它们带着人类的希望,继续往更远处飞行,已经距离太阳超过了亿公里。
在《后会无期》里,钟汉良的偶像,就是旅行者1号,它孤独地向宇宙深处飞去。
试想一下,如果它不是一个探测器,而是一个人,在宇宙中独自飞行,不知道前方是什么,也看不到回家的路,那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这几年,随着马斯克和贝索斯大力掀起的太空热潮,人们对于太空的欲望又加强了很多。
△伊隆·马斯克,特斯拉汽车的联合创始人△杰弗里·贝索斯,亚马逊公司创始人也催生了一批太空题材的电影,比如《地心引力》《星际穿越》《火星救援》《太空营救》《登月第一人》《星际探索》等等。
有的是回望过去,纪念那些伟大的时刻,伟大的宇航员,有的是展望未来,用电影探索太空的边界。
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是在讲述人类对于探索太空的不懈努力。
就像《星际探索》中一样,这趟探索的旅程是孤独的,也是艰难的,但也展现着人类的勇气。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