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网友提问我国的空间站规模是不是有些小了?
看到这个提问,我就知道,这是在与国际空间站比较,但不要忘记,国际空间站是一个多国合作项目。
谈到空间站,可以先来了解一下空间站的发展史:
在美苏冷战期间,由于美国抢先登月,这让苏联感受到了危机感,于是另辟蹊径开展空间站的建设,苏联意识到建设一个长期在轨可以住人的空间站,可以实施一些侦察等带有军事意义的任务,而且苏联也考虑装载武器。
在这个背景之下,礼炮一号应运而生,于年发射升空,这是苏联的第一个空间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此次任务运载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只是不幸的是,在搭载联盟号飞船返回的途中,由于平衡阀异常打开造成返回舱失压,三名宇航员全部死亡。
礼炮一号2年后,美国也发射了天空实验室号空间站,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空间站,它与礼炮一号同属于第一代空间站,只有一个对接口。天空实验室号空间站在年5月到年2月间,共接待三批宇航员,每一批有三名宇航员,共计9位,每一批分别在空间站中度过了28天、59天、84天,做了许多科学实验。
天空实验室号它们都是第一代空间站。有了第一代那就有第二代,第二代空间站比第一代空间站多了一个对接口,可以对接两艘飞船,最为典型的就是苏联发射的礼炮6号和礼炮7号,有2个对接口的好处是可以同时对接联盟号载人飞船与货运飞船,满足长期在轨驻留需要。
礼炮七号有了第二代空间站的经验,那就会有第三代空间站,第三代空间站以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为代表,多模块、积木式的结构,模块化在轨组装,大大降低了每次航天发射的载重,更为安全,适用于太空大型空间站的组建。和平号空间站是人类首个可以长期驻留太空进行研究的空间研究中心,经过多年发射多个模块组建而成,总重.7吨、立方米内部加压空间,和平号在轨运行期间,接纳了名宇航员到访,是比较成功的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第四代空间站以国际空间站为代表,国际空间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在轨空间研究平台,由16个国家共同建造、运行和使用,耗时耗资历史之最。20年以来,国际空间站总费用高达两千亿美元,这不是一个国家可以承受得了的。而且还有定期的发射任务与维护任务,试问哪个国家可以负担住这么大的开销,这会大大挤压其他科研项目的经费,正因为此,它才是一个多国合作的空间站项目。
第一、二、三、四代空间站,如果一个国家来承担建造,选择哪一代比较合适?第四代造价太高,而第一第二代又过于古老,所以建造一个第三代空间站最为合适,第三代空间站已经可以完成绝大多数的科学目标,性价比要高很多,对于一个国家负责建设而言。
我们即将建成的天宫空间站就是第三代空间站,虽然可容纳宇航员数量以及内部加压空间比不上第四代空间站,但是这又怎么样呢?我们的天宫空间站在一些方面上甚至要超过国际空间站,这体现在设计优势与技术优势上,这并不是吹,这都是事实,我希望质疑这个问题的人可以去查询一下资料再来说话。
我们的天宫空间站光电转换效率高达30%,这意味着天宫空间站根本不需要像国际空间站那样搞那么多的太阳能电池板,其实我们之所以看国际空间站那么庞大,多半是受了太阳能电池板展开的迷惑。天宫空间站仅用不到国际空间站太阳能电池板一半的面积就发出比国际空间站还要高的供电量。国际空间站的发电总功率90千瓦,天宫空间站的发电功率有千瓦,发电能力决定着空间站以后可以做多大的任务。
天和核心舱会有疑问,为什么光电转换效率比国际空间站要高?这是因为使用的材料不同,天宫空间站使用的是砷化镓柔性太阳翼,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就连美国也没有赶上我们的水平。
另一个优势便是机械臂,咱们的空间站是有两套机械臂的,核心舱一个,未来将发射的实验舱还有一个,这两个机械臂一大一小,相互补充,最令人好奇的是,这机械臂可以在舱体上移动,想必有童鞋已经了解到这项功能了,机械臂的可移动极大方便以后的安装、对接等工作。
还有一个黑科技,天和核心舱的发动机是LHT-型霍尔电推发动机,不同于传统的化学燃料发动机,它只需携带极少的燃料,虽然离子电推发动机推力很低很低,但是这是在太空中,只需很小的推力持续供给,就可以完成化学燃料发动机能给的推力效果。而且这种新型的推进方式未来在太空中必定是主流。
天宫空间站还附带着一个巡天号光学舱,就是一个口径为2米的望远镜,与空间站共轨飞行,这是一个重达十多吨的大家伙,一些指标都超过了当初的哈勃,它拥有与哈勃望远镜相差无几的分辨率,视场要比哈勃大倍的巡天观测能力,可以观测遥远深空也可以对地观测,光学舱在必要时还可与空间站主体对接,开展维护工作,这要比维护哈勃望远镜要省不少心啊。
虽然从视觉上来看,天宫空间站比国际空间站要小很多,但是技术的先进与否以及后续进行的科学任务并不全然看空间站的个头大小,只看个头这是比较肤浅的。况且,早在文章开头我就说了,国际空间站是一个多国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