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年,李银桥收到一件衣服,他对这件衣服视若珍宝,格外珍惜,后来离开毛主席,调任天津,依然把这件衣服带在身边。当天津博物馆的同志听说李银桥有这样一件衣服时,当即登门拜访,希望能够送给博物馆珍藏,李银桥同意了,至今,这件衣服依然在博物馆之中,为后人瞻仰。那么,这件衣服有什么特殊含义呢?
毛主席勤俭节约
年初,人民解放军以横扫之势,接连取得辽沈、淮海、平津战役的胜利,长江以北的解放区连成了片,解放区的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时,毛主席开始筹备新中国的建设问题,他深刻地知道,许多同志,在战场上能够抵挡得了敌人的战火,却很难经得起糖衣炮弹的诱惑,于是他不止一次说过:“我们不做李自成。”
后来,中央领导人从西柏坡转移至香山,毛主席将此行比喻为“进京赶考”,希望能够考出一个好成绩。毛主席不仅这么说,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也是这么做的,他带头苦中作乐,尤其是在穿衣服方面,更是节俭地惊人。
战争年代,戎马生涯,四处奔波,毛主席常常是有什么就穿什么,战士穿什么他便穿什么,因此他的一件衣服要穿好久好久,破了就缝补一下,东一块补丁,西一块补丁。进驻北平后,当毛主席准备接见张澜等爱国民主人士时,卫士李银桥翻箱倒柜,给毛主席寻找衣服,不禁大感无奈,实在没有一件像样的,他说:“主席,咱们是穷秀才进京赶考,一件好衣服都没有。”
李银桥继续询问毛主席,要不要做一件,毛主席却说:“历来纨绔子弟考不出好成绩,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我们会考出好成绩的,张先生是贤达之士,不会怪我们的。”于是他穿着补丁衣服会见了张澜。
但毕竟毛主席是伟大领袖,他的穿着不仅代表自己,也代表国家、民族和党的形象,于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决定为国家领导人做一批衣服,毛主席没有反对,工作人员便趁此机会多做了一些,但是毛主席并不会全部接受,他在众多衣服之中,只挑了两件睡衣,说道:“这两件留下,其余的拿走。”
这是毛主席第一次有了睡衣,从此,他便穿着睡衣在家里读书、办公,毛主席喜欢棉绒材料,穿上之后舒服至极,但缺点便是不够耐用。毛主席是一个极为恋旧的人,睡衣破了,他也不愿意更换,简单缝补一下,便接着穿了。
毛主席的睡衣,从建国开始,一直到年寿终正寝,20多年的时间里,总共有73处补丁。毛主席的这件睡衣意义非凡,它代表了一代伟人勤俭节约、不谋特权的高贵品质。而毛主席还有一件衣服,也是极为特殊的,这件衣服便是开国大典那天,他穿着的礼服。
开国大典上的礼服
经过中共中央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及社会各界爱国人士的协商,最终决定,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将于年10月1日举行,但是眼看就要召开了,毛主席却依然一身陈旧的灰布衣服,朱德在常委会上提议,给毛主席做一件新衣服,要不然会影响到国家形象。
叶子龙拿来黄色的美国将校呢布料,让王府井雷蒙服饰店的王子清,精心为毛主席做了一件合身的礼服,毛主席将穿着这件衣服登上天安门城楼,向世界庄严宣布“新中国成立”的消息。
年10月1日清晨6点,毛主席依然在办公,虽然期间周总理多次电话叮嘱卫士,一定要让毛主席早点休息,但是毛主席一直忙完手中的工作,才肯睡觉。下午1点,卫士叫醒毛主席,他穿着新裁剪好的礼服,走到中南海的勤政殿大厅,这时,其他国家领导人也已来到,之后,大家径直走向天安门城楼。
下午三点整,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刘少奇、宋庆龄以及新当选的人民政府委员,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广播里传来嘹亮的声音:“毛主席健步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一时之间,天安门广场的群众沸腾了,山呼海啸中,红旗飘扬,笑脸如嫣。
林伯渠秘书长宣布开国大典正式开始,毛主席穿着黄色礼服,站在天安门城楼的正中央,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一语甫毕,呼声如潮。毛主席按下城楼上的电动按钮,伴随着嘹亮的歌声,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礼炮在军乐声中惊天动地地鸣响了。54门大炮,向着湛蓝的长空齐鸣28响,隆隆的炮声,震撼着天安门广场,象征着中国各民族的强大威力,象征着中国共产党28个光荣辉煌的春秋。
毛主席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号公告,随后开始了三个小时的阅兵式。群众队伍欢呼着走过天安门城楼,历经数十年战争洗礼,此刻终于迎来和平,大家发自内心地呼喊:“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
面对群众的欢呼,毛主席也情不自禁地高呼道:“同志们万岁!”“人民万岁!”天安门广场像一道大海,人民就像阵阵波涛,他们欢呼着,雀跃着,宛如海洋里的鱼儿一样,自由自在地嬉戏。
开国大典后,叶子龙送去的布料还有许多,李银桥便请王子清师傅又做了三件相同款式的衣服,彼时,人们对军装的概念以黄色为标准,因此毛主席将这件衣服视为军装。
天津、中国博物馆竞相收藏毛主席的礼服
年7月,以美国为代表的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签署停战协议,新中国也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新生的国家创建了一个安全的外部环境。毛主席对身边的卫士说:“我们可以脱下军衣了,我脱,你们也脱。”于是,毛主席脱下了开国大典时穿的那件衣服,他身边的卫士也脱下了军装。
年初,毛主席再提到这件礼服时,觉得以后自己不穿了,不如送给人吧。毛主席的妻子将李银桥叫到办公室,指着沙发上的四套制服,说道:“银桥,这些衣服,主席不穿了,送给你和孙勇,每人两套。”李银桥首先挑了两套,其中一套便是毛主席在开国大典时穿的。
李银桥的身材没有毛主席高大,穿上衣服后,显得肥而宽,非常不好看,于是和妻子韩桂馨说将衣服的尺寸改一改,韩桂馨却一本正经地告诉他,这件衣服的意义非同一般,但是李银桥还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将衣服拿给裁缝师傅,改为自己合身的,穿上之后舒服极了。
年4月,李银桥离开了毛主席,来到天津工作。年,天津历史博物馆的同志得知毛主席开国大典时候穿的衣服在李银桥手里,便找到他,希望能交给博物馆珍藏,并且愿意以一件新衣服作为补偿。这时,李银桥才知道自己当初犯了错,毁坏了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顿时后悔自己没有听妻子的劝告。
毛主席去世后,中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在找寻毛主席的这件衣服,经过多方打听,他们找到了李银桥,但李银桥告诉他们,早在十年前,天津博物馆的同志已经收走了。中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希望李银桥能帮忙要回,但天津博物馆直言拒绝,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
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穿的那件礼服,直到今日,依然珍藏在天津博物馆中,为后人观摩景仰。
小结
毛主席一生节俭,从他的衣服之中,足以看到他高贵的品质。我们爱戴毛主席,他的故事,一桩桩,一件件,在一代代传承,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