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头条热榜上出现了全国多地调整燃放烟花爆竹政策的消息。据悉,北京、辽宁大连、山东等多地发布今年燃放烟花爆竹政策,大连部分区域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7点至23点均可燃放烟花。全国部分地区在规定时段内可燃放。
前些年,每年从除夕夜,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爆竹声此起彼伏。有整串放的,有冷不丁响几下的,那一声声爆竹,在人们的笑骂声中显得热闹而喜庆。
这两年,因为大气污染的缘故,各个城市都陆续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节日的氛围总觉得因此也减弱了几分。
那么,过年放爆竹这种习俗是怎么来的,几千年来,它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呢?
南北朝时期梁朝的文学家宗懔,在他写的《荆楚岁时记》里记述了咱们国家古代各地民俗风俗活动,其中在卷一中记载道:““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这段话,指出了燃放爆竹的目的,就是驱邪,而且是驱除一种叫“山臊”的恶鬼。
古书《神异经》有一段记载:“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名曰山臊。人以竹著火中,哔卜有声,而山臊惊惮远去。”大意是说:山里有一种像人的恶鬼,身高一尺多,长有只脚,不怕人类,住在山里的人看到这种动物就容易犯疟疾之类的病。人们称它为”山臊“。遇到它怎么办呢?人们砍一段竹子,在火中点燃了吓唬它,它就跑了。于是爆竹可以驱邪驱除疫病的传说就这么出现了。
燃爆竹这种习俗,从出现以后,在其后的一千多年的里,都是真烧竹子。严格意义上来说,在这一时期,它叫”爆竹“是无可非议的。那么是什么时候爆竹变成了鞭炮呢?
这就要从火药的运用说起了。
魏晋时期,道教和修仙非常流行。魏晋名士喜欢嗑一种叫“五石散”的丹药。那个时候的道士天天鼓捣这种丹药,想修炼成仙。炼丹,简单地说就是道士把各种矿物,丢进丹炉里加热,然后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一些新的物质。古人不懂化学知识,以为这炼出来的丹很神奇,可以延年益寿。道士们前前后后搞了一千多年,炼出来各种奇奇怪怪的玩意。也不知道是那个年代,无意间就捣鼓出了黑火药。
南宋词人周密,写过一本《武林旧事》,这本书的《岁除》章中说到,皇宫里面在除夕这一天,皇帝巡幸禁中,有一种“殿司所进屏风,外画钟馗捕鬼之类。而内藏药线,一爇连百余不绝”的活动,大概就是最早的鞭炮了。到明朝中后期,这种通过燃烧火药而发出声响的鞭炮才大规模出现在世俗生活,一直到清朝才真正发展成熟起来。由于它是用药绳串起的,故名鞭炮。
从最初取于大自然的竹子,燃而取其响的爆竹,到现今花样繁多的焰火鞭炮甚至是电子鞭炮、电子礼炮等替代品,不断变化的是发声方式,不变的是人们利用响声来表达辞旧驱邪迎祥瑞的心愿。驱邪和祈福一直是它的作用。所以,现在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鞭炮就总会出现在它最需要出现的时间和地点,不论是婚丧嫁娶还是开业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