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月船四号比中国更先进比嫦六重1吨,采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好不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xxbdf_zx/1rzg6g6/
前言

印度这个亚洲第一人口大国,最近几年总是想要赶超我国。

除了人口之外,武器、战斗机、航空,我们研究什么,他们也要紧随其后。

这不是嫦娥六号回来才50多天,印度就更新了自己的月船四号详情。

在印度更新的资料中,月船四号比嫦娥六号重了1吨,采样量却是嫦娥六号的两倍!

也就是说月船四号可以带回来5KG的月壤。

难道印度已经比我国的航天科技先进了?

嫦娥六号

在6月25日,我国的嫦娥六号首次带回来了月球背面的土壤。

这也是全世界上第一次有探测器带回来月背土壤,可以说是全世界的突破。

英媒甚至称赞这次的成就代表着人类航天的里程碑!

上一次嫦娥五号带回来2kg的月壤,还是在年,当时全国上下都在遗憾月壤不能种菜。

时隔四年,也就是今年的8月22日,我国科学家给出了震惊全球的消息。

我们可以用1吨月壤制作50公斤的水!

这一技术的出现,在实验层面上解决了在月球获取水源地问题,也让在月球上建立基地成为了可能。

对于这次嫦娥六号带回来的月背土壤,就更让世界充满期待了。

很多人并不清楚,嫦娥六号总是在强调月球背面这个词汇。

因为月球背面与正面的区别非常大,月背拥有更加古老的月球土壤,一些月球的高地,这里将蕴藏着更多的月球秘密。

嫦娥六号除了成功带回来月背土壤之外,它这一趟出门旅行也给验证了我们航天技术的进步。

探测器的落点一般很难控制,就如同我们用卫星定位一样,会存在着误差。

而嫦娥五号和六号的误差范围最近的控制在1.85公里,我们也是全世界第一个做到这种误差的国家。

令世界上更吃惊的是嫦娥六号回来时,是“打水漂”回来的!

这种技术也是领先世界的,尤其是经常会被运用在超高音速导弹上。

或许印度就是眼红这到处都透露着领先世界技术的嫦娥六号。

在8月22日的最新消息中,印度相关负责人称已经完成看来月船四号的设计。

从更新的参数来看,比我们嫦娥六号能够多带回2kg的月壤,还挺厉害的。

但是,印度真的能做到吗?

印度月船四号

正如我国的编号一样,印度在月船四号之前,也有一二三号探测器。

月船1号,是印度在年第一次发射月球探测器,在年失踪。

月船2号,印度第一次要登月的计划,在月船2号距离月球2.1千米时失踪而失败。

一直到去年8月时,月船三号成功登月,这让印度成为了世界上第四个登月成功的国家。

当印度欣喜终于将成为世界航空第一梯队的时候,月船3号在月球上待了14天后,冻坏了……

不过,月船3号是第一个在月球南极登录的探测器,也是人类航天事业朝前跨出了一大步。

尽管这些探测器中有将近一半的零件都是从其他国家购买来的。

或许就是月船3号带给印度的自信,让他们坚信可以让月船4号成功从月球带回月壤。

然而他们忽视了一个自己非常严重的短板。

月船3号重3.9吨,这对我们的嫦娥系列来说并不算重,对于印度来说已经是很重了。

印度用了最大的火箭也不能将月船3号直接送到轨道,还要运用更多的推力来帮助月船3号抵达月球。

而且在探测器上的发动机组合也更容易发生故障,月船2号就是因此而失败了。

这一次的月船4号,印度给出的官方数据是9.2吨重,是月船3号的2倍还多。

需要完成的任务是采集5kg的月壤,这个数据比我们5号和6号两个加起来的3.6kg还要多。

事实上,印度现在还没有造出来能够发射月船4号这种重量的火箭。

所以,月船4号能否登月成功,还是要看印度到时候发射的火箭是否能够造出等同于长征五号的运载火箭再说。

印度的航天工程真的能够做到吗?

印度的航空航天

印度的航天自从月船3号发射成功之后就认为迈入了世界航天第一梯队。

然而,其实仍旧停留在第二梯队,在亚洲可以称为航天大国,但远追不上中美俄。

早在年,印度就曾经借了苏联的飞船,进入过太空,并且“礼炮七号”空间站进行7天的太空旅行。

等到印度真正开始自主航天的计划则是等到了年。

除了登月之外,印度最先启动的还是载人航天计划。

而这个计划从年一直拖到了年仍旧没有实现,最近的计划是在今年完成两次无人试飞。

等到明年在正式送宇航员进入太空。

不论是载人航天还是登月计划,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印度的短板上。

印度虽然是一个人口大国,但是在自主创新上还有些差距,工业基础也比较薄弱。

毕竟就连代工厂组装富士康的手机成品率都只能维持在50%,就更别说要求更高的航空材料了。

除了上文提到的印度暂时没有能力制造出大型运载火箭之外,在卫星方面也十分薄弱。

本次嫦娥六号在月背着落,中间借助了一颗中继卫星发射信号。

而在印度在太空中的卫星数量只有颗,基本都只能够进行地区导航,并不能做到全球导航,更别说为太空中的探测器进行引航了。

如果印度想要真正成为航天强国,首要任务还是补足自身的短板。

一方面建设完善供应链,以及重点发展工业化的能力。

不论怎么做,航空航天的研究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还是要建设在国力的基础上发展才是长久之计。

自从莫迪上台后,也一直在加大对航空航天的拨款,可以看出他这个领域的支持。

那么我们的只能祝月船4号好运,希望印度能够走出自己的道路,而不是一味盯着我们“攀比”。

#深度好文计划#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927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