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谢华章中国金融作协会员、福建省作协会员。已在《人民日报》《福建文学》《诗林》《绿风》等报刊发表作品多篇,作品入选《当代金融文学精选》《福建诗歌精选》等重要选本。著有散文集《行走的记忆》等三部,论著《客家土楼营造技艺》一部。谢华章为拾光录签约作家。
往事如烟,一晃30多年过去了。那一幕幕爱情片断,时常浮现眼前……
时光倒回到年,我招工到一家“甜蜜的工厂”——糖厂。或许是单位“适才而用”,知道我毛笔字写得还可以,还会写些豆腐块文章,就把我安排到厂工会当宣传干事。
糖厂在离家40多公里远的乡下,季节性生产,闲时员工也没什么文娱活动,我独身一人在厂里,八小时之外,倍感孤寂,所以时不时到工会主席家泡茶聊天。工会主席是军人出身,看似严厉,实则很是平易近人。平时,他就像慈父一样关心我。
英是工会主席的女儿,也在糖厂上班,厘米的身高,柳叶眉,瓜子脸,十八九岁,出落得婷婷玉立,在糖厂是数一数二的“一枝花”。因为常去她家“闲聊”,逢年过节还常去他家“蹭饭”。久而久之与英也就熟了。
第二年国庆节,厂团总支举办一场文艺晚会,我亲自写串台词、担任主持人,还与英合唱了《热情的沙漠》:
我的热情好像一把火,燃烧了整个沙漠,太阳见了我也会躲着我,它也会怕我这把爱情的火,沙漠有了我永远不寂寞开满了青春的花朵……
青春就是热情,青春就是活力,我们的热情与奔放,就像草原上那匹奔驰的野马,引来了围观员工的欢呼与喝彩。
那场晚会,也让我收获了英的芳心。
月明星稀,微风吹拂,月光洒在西山的永丰河里,泛起阵阵微波,河堤旁,一排高大的树木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挺拔,我与英骑着自行车来到那个叫西山的河畔,依偎坐在河堤树下,彼此谈过去岁月烙在心里那些难忘的往事,谈对未来工作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我用英送给我的那把口琴,吹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吹奏《红河谷》,我们依偎成一道风景,月光也沉醉其中。
我还为英朗读了自己创作的诗《口琴声》:
宛若口琴吹奏,郊外的晚上
清风明月,我的爱人
坐在我身旁,默默不作声
倒映水中的影子,一缕温存
那夜的星星点灯
我读你纯情的眼神
风吹过你的一袭长发和白裙
口琴声,穿透静夜的河堤
摇曳你轻盈灵巧的身姿……
第一次约会,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凌晨一点多了,我们才起身返回。此时,我一把搂住英,给她深情地一吻。那是我们的初吻。两唇相合时那种电击般的感觉,那种“美妙绝伦的心的战栗”让月光也黯然失色。
自从恋爱后,我们彼此都有一本绿皮的日记本,每一页,都记录我们在一起的点滴浪漫和幸福的每个瞬间;一年天,每一天爱情路上的浓情蜜意,我们都会“刻”在这日记本里。直到我们结婚那天,我们才彼此互换日记本,让彼此从日记本中感知对方爱的倾诉与渴望。
那日记本,就像我们浇灌的爱的花朵,给我们留下五颜六色爱的记忆。
经过天的恋爱,我们终于选定了举行婚礼的日子。
那是年9月中旬的一天,我们所在的糖厂党总支书记把我叫到办公室,拍拍我的肩膀说:县里国庆节要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集体婚礼,去参加如何?我愣怔了一会:我们结婚仪式已定在9月26日,这……
“参加国庆节全县的集体婚礼,是件很有意义的事,你是厂团总支副书记,应该积极带头嘛!”书记笑笑地看着我说。
“我还是回去跟英商量商量吧!倘若她同意,我响应号召!”
是啊!婚礼对于一个人一生来说是件至关重要的事,但那时我参加工作才两年多,手头上也没多少积蓄,而且父亲只是个普通的医生,母亲是个家庭主妇,家里兄弟姐妹七八个,着实也拿不出几个钱来让我结婚用。囊中羞涩的我心里也正犯愁呢!别人结婚有什么“四大件”,而我只能挤出那么点钱给她买了一辆凤凰牌“倒杆”自行车,把糖厂分配给我们结婚用的房子地板漆一漆,墙壁涂一涂,就打算把婚结了。如果能参加集体婚礼,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
“阿英……想跟你商量件事……书记让我们国庆节参加县里的集体婚礼……”英是糖厂化验室班长,是个知书达理、善解人意的人,她听我一说,乐呵呵地:“好事嘛,参加!”
到了“国庆节”那天中午,糖厂工会在食堂为我们准备了一桌婚宴,厂党政工“三套马车”的一把手都参加了,还把我们双方的父母都请来了,席间厂领导以水代酒,向我们表示了最良好的祝福。我们吃好这一特殊的婚宴,糖厂派一部车把我俩送到了县体育馆。
那晚的县体育馆里,灯火通明,一串串气球、一盆盆鲜花把馆内点缀得异常艳丽。由许多小爱心排成的大爱心在主席台中央一闪一闪的,把“祝福新人婚姻美满、白头偕老”的字样映衬得更加耀眼。馆内高朋满座,许多家长和亲朋好友都来见证这千载难逢的婚礼现场。
当主持人宣布婚礼开始时,悠扬的《婚礼进行曲》顿时响起。随着这美妙的音乐,20对新人手挽着手,款款步入神圣殿堂,他们各自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就在新人相互依偎走进体育馆时,馆内所有人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场面隆重而动人。
随着礼炮声响,县委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县长给我们颁发了结婚证。当我从县长滚烫的手里接过结婚证时,我的心里也是滚烫滚烫的,我为自己能遇上这么一次难得的机会而欣喜。
婚后不久,妻子怀孕了。那时糖厂正值生产季节,三班倒上班。多少个夜晚,我陪她在厂化验室度过,她肚子饿了,我给她买来热气腾腾的点心,她想吃酸的,我给她泡一杯话梅水。
看到她肚子一天天大起来,我满心欢喜,脸上时常洋溢着笑容。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那天下半夜,妻子突然肚子疼,怎么办啊?我急忙跑去厂车驾驶员家敲门,恳请驾驶员医院。40多公里的路程颠簸,妻子肚子疼痛难忍,一路上她都紧紧地抓住我,把我的手都抓得紫一块青一块了。
到医院两个小时不到,妻子便产下个7.8斤的儿子。伴随着可爱的儿子出世,让我们这个温馨的小家像糖厂生产的白砂糖,飘溢着甜蜜的芳香。
“月子”正是严寒的冬天,乡下特别冷,但想到儿子,再冷我的心里也是热乎乎的。我每天早上6点起床,骑上自行车到菜市场买上大阉鸡、猪腰、猪肝,回来后给妻子做好早餐、煮好“鸡酒”,才去上班。一个月,我每天给她做6餐吃的,每天晚上给她烧好开水,等水温适中端给她洗身子。
有一天下午,我上班中途回家给她做吃的,看到妻子已把儿子的尿布洗了,就责怪她:做“月子”的人不能碰冷水,你怎么……妻子看我一脸的不高兴,就说:这些天,你也累坏了,人家也是心疼你嘛!
或许是“月子”坐得好,妻子的奶水特别多,儿子时常吃不完。看到我对她用心的照顾,妻子内心也乐着,常说:下辈子还要嫁给我。
在这座“甜蜜的工厂”里,多少爱恋交织成一曲曲甜蜜的乐章……那一幕幕爱的片段,历经30多个春夏秋冬,依然像一缕春风,悠悠扬扬,轻柔缥缈,那么清纯,让我永世难忘。
拾小录感言:80年代末的爱情,也许就像从山谷中缓缓流下的清泉,清澈甘甜,还带着些泥土的芬芳。而如今我们再想去找到那样的清泉,寻找那样的口感可能已经很难了,我们生活在自来水的年代,显然也就习惯了开龙头就出水的快感,那些清澈见底如清泉般的爱情,也许我们只能通过这类真实的故事去感知和体会,它就像一幅艺术品,你慢慢看完它就能感受到那份温润的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