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太常博士祖无择上书宋仁宗,表示唐代追封孔子谥号为“文宣王”,而其后裔爵位为“文宣公”,“不可以祖谥而加后嗣”。宋仁宗觉得很有道理,于是“遂诏有司定封宗愿衍圣公,令世袭焉”。这就是孔氏爵位“衍圣公”的由来。
衍圣公一爵从宋朝开始加封后,一直延续了多年,这全都有赖于孔子的荫庇。朱熹曾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古人对孔子之推崇可见一斑。在宋朝时衍圣公为八品官,元朝升至三品,明朝为一品,其地位只增不减。到了末代衍圣公孔德成出生时,当时的政府依旧重视非常,以至于让孔德成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有排场”的新生儿。
孔德成出生于年2月23日,他出生当天确实是场面宏大,首先是为了保证婴儿的安全,当时的北洋政府军队直接包围了产房,还派了一位将军坐镇;当时的山东省省长和颜、曾、孟三氏的奉祀官到场监督,颜子76代嫡长孙全权负责;平时只有皇帝来了才开的曲阜正南门大开,专门迎接“小圣人”;孔府十二府所有长辈齐聚一堂监产。
等到孔德成呱呱坠地,孔府敲锣13下庆祝小公爷诞生,全城都放起了鞭炮,欢庆之情宛若过年。而北洋政府也鸣礼炮13响,专为孔府贺喜。
如此盛大的场面,竟全是为了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而布置,然而即使是其他孔氏后人也没有享受过此等待遇,孔德成究竟有何特殊?其实这和他的父亲孔令贻有着很大的关系。
孔令贻是孔子第76世孙,也是第30代衍圣公。孔子后人延续香火百余年,始终未出过什么差错,然而孔令贻却似乎没有子孙福,一直都没能有一个继承爵位的儿子出生。他的原配孙氏早逝,未能留下一儿半女,而妾室也没有生育,只有续弦陶氏有一个儿子,却也不幸夭折了。
眼看着孔令贻到了中年却没有一儿半女,陶夫人就将贴身丫鬟王氏给孔令贻做了侧室夫人,果不其然年轻的王氏接连怀孕,只是先后两次生下的都是女儿。好不容易第三次怀孕了,孔令贻却突然病危,没能等到儿子出生就在民国八年11月去世,当时王氏已经有孕5月有余。
这下王氏肚子里的孔氏遗腹子就很重要了,倘若是个男孩,就是铁板钉钉的下一代衍圣公,倘若是女孩,那孔子嫡脉就后继无人了。所以当时的孔氏和政府才会如此重视孔德成的出生,在得知是个男孩后才会无比喜悦。
在众多祝福下出生的孔德成的一生过得平安顺遂,他一共活了88个年头,在15岁时国民政府将“衍圣公”改为了“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所以孔德成也成为了历史上最后一位衍圣公。而孔德成也担负起了家族的责任,终身倡导儒学,弘扬儒家文化,为孔子学说的传播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