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中,相信很多人都对走在徒步方队最前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方队印象深刻。仪仗方队擎党旗、国旗、军旗三旗为首,以整齐划一的步伐、精神饱满的面容拉开了阅兵的重头戏。雄姿英发之态让网友激动地称其为「中国第一天团」。
但谁又知晓这支成立于共和国诞生之初,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仪仗队发展至今风光无限背后的艰苦与伤痛?
《国家记忆》系列《大国仪仗》10集纪录片以时间为尺,详细地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仪仗大队的发展历史。以亲历者及其家属的视角讲述仪仗大队亲历的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揭秘仪仗队官兵背后鲜为人知的刻苦训练与感人至深的家国往事。
仪仗大队是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访华时见到的第一军队形象,也是外出其他国家时最闪亮的中国名片。《大国仪仗》深入这张名片背后,将令人倾佩的个人精神和团队协作展现出来。
惊人的个人意志力
70周年国庆阅兵中,仪仗方队创造了历史上的三个首次——首次在国庆阅兵中,高擎党旗国旗军旗通过天安门;首次以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的新番号亮相阅兵场;首次以男女混编的形式亮相国庆阅兵场。
看似轻描淡写的「三个首次」背后是夜以继日、挑战极限的训练过程。
就拿首次出现的由9名仪仗兵组成的三个旗组来说。阅兵时,天安门广场上不可预估的阵风给擎旗手和护旗手带来了特殊挑战。一旦旗面兜风,瞬时增加的几十公斤重量会让擎旗手手臂出现抖动。为了锻炼力量与耐力,擎旗手需要在训练时要举起超出阅兵旗杆一倍长度的超长旗杆,并在旗杆顶端绑上砖头。而为了避免因视线受到飘扬旗帜的干扰而导致方向与步幅上产生偏差,护旗手同样需要进行特殊的蒙眼训练。
又比如,男女混编要求女兵的动作规格则需要同男兵完全一致。而在力量和耐力这方面,女兵与男兵有不小差距。女兵们都选择在夜间绑沙袋加练。为了集训,甚至后脚跟磨出大血泡依旧坚持。这种咬牙坚持、带伤训练的情况已经是仪仗兵的家常便饭。伤口成为了仪仗兵最好的勋章。
而这些都藏在光鲜亮丽的军装之下。《大国仪仗》选取了训练过程中的片段画面,并配合当事者的事后采访以及珍贵的手机录像片段,深入仪仗队内部那些人民视线所不能及的地方。
除了显眼的「排头兵」仪仗方队之外,那些阅兵式全程站立在道路两侧,作为标兵的仪仗队员也同样是默默付出的英雄。在标兵训练中,仪仗兵需要在盛夏从上午10点一动不动站立到下午4点。在近乎脱水、体力透支的状态下,他们完全凭信念站立,是活生生挺立的「信念者」。
这种强大意志力,这也正是每名仪仗队员都拥有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让他们克服生理的疼痛,让他们决心牺牲小我,为国家奉献青春。有家难奔、是这支「钢铁部队」中常有的事情。
英姿飒爽的外表下,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痛苦,《大国仪仗》这一特殊的专项纪录片将镜头转向仪仗队中的每个岗位,从擎旗手到仪仗队女兵、从标兵到礼炮兵。他们都以统一的精神和行动凝成一个气宇轩昂的整体。但在整体之下,更是一个个鲜活的、值得尊敬与钦佩的个人。
正如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二队队长孙学谦在采访中所言「我们知道,我们在为谁踢正步,我不是为了我们自己,就是展示国家和军队的形象,我们代表了中国军人,这就是我们的初衷和不变的初心」。
默契的团队精神
《大国仪仗》除了聚焦个体之外,还让观众领略了:仪仗大队所追求的绝不是一人以一己之力可以企及的,而需要所有成员的通力配合,需要同心协力为了同一目标、同一理想而奋斗。这一点在作为仪仗司礼任务中的「幕后」部队拉响国之声响的礼炮兵身上体现地淋漓尽致。
中国古话「男人膝下有黄金」,但是礼炮兵的五步跪炮,是为国而跪,大国的威仪都在这一跪一响之中。
中国礼炮队中的每一个炮组都由三人组成,负责递弹的三炮手是「面子」,负责开关闩的一炮手是「臂膀」,而充填礼炮的二炮手则是「灵魂」。每个位置都有其挑战与困难。
而一个炮组要顺利完成全套操炮动作,更需要三名炮手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唯有如此,才能做到执行正式任务时「人炮合一」的最佳效果。每个岗位对礼炮顺利发射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默契,同一个炮组的三名炮手除了日常训练,更是在日常生活中相互依靠,彼此成为对方最信任的战友。
正是个人的训练和集体的配合,才能让炮位上的队员在首炮鸣放之后的3秒钟内迅速完成开栓、递弹、装填的动作流程。
响数必须绝对准确,响声必须在同一点上,礼炮鸣放必须与国歌声同步,礼炮兵必须形象一流,动作规范。这四个「必须」是礼炮中队在执行礼炮鸣放任务时必须达到的标准,更是礼炮官兵为国尽忠的最直接体现。
万炮齐鸣,响彻天际的壮观景象之下,是24名炮手集体的努力。
从年正式成立仪仗营至今,威武雄壮的仪仗大队不仅见证了共和国历史上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至今让人难忘的历史瞬间,更用自己的伟貌英姿征服了无数外国宾客。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说「中国仪仗队是我看到的最出色的一个」,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更是称赞仪仗大队「举世无双」。
这样一支承载着国之象征、军之荣耀的「军旅标兵」先后代表国家执行了余次仪仗司礼任务,每次都万无一失。百炼成钢,方得始终。
每一次「万无一失」的背后是多少血与汗的意志;
每一次「整齐划一」的踢腿落地都凝聚了几百人的同心协力。
只有将个人意志力和团队合作结合的团队才能扣响国之精神,成为真正的「大国仪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