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一天你知道了“芝华士”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这或许丝毫不会影响你对另一种酒“马爹利”的喜爱。但是如果你十分清楚的知道“芝华士”、“马爹利”和“皇家礼炮”,都是施格兰公司生产的产品的时候。情况或许就会不一样了,这是为什么呢?
当你见到海尔的时候,你知道它是国产的高品质电器,但是究竟是哪些电器却会很模糊。但是当你看到“海尔-美高美”的时候,你便知道那是海尔彩电;当你看到“海尔-小神童”的时候,你便知道那是海尔洗衣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况,简单来说是因为这些企业都很好的掌握并运用了多品牌策略和副品牌策略。
单一品牌策略
“单一品牌策略”也叫“一牌多品”策略。就是说企业的多种产品或者是全部的产品都使用一个品牌名。比较流行的说法,这叫做品牌延伸。把已经有的成功的品牌用于新产品,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让新产品的销售可以享用成功品牌的“搭便车”效应。这种效应只是会在以下三种情况出现。
新产品和原有产品拥有较高的关联度;新产品的市场竞争不太激烈;新产品的主要竞争品牌。并非是专业品牌
采用单一品牌策略,如果品牌旗下的产品众多,特别是产品和产品之间的关联度比较低,差异性比较大的时候,普通产品对外传播的广告信息千差万别,这会导致品牌所蕴含的信息十分的混乱繁杂,难以给人留下恒定的印象。而品牌贡献的最高境界则是形成品牌与产品、特点、个性、定位之间的对应关系,让“品牌=产品”的对应概念。比如可口可乐就是可乐,可乐就是可口可乐。
多品牌策略
多品牌策略就是一个企业有企业品牌,其他的产品有产品品牌。如果企业品牌以及产品品牌均采用不同的名字,他的产品品牌便可以称之为子品牌。
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和单一品牌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品牌与产品个性的高度统一,避免出现“株连风险”。
由于此品牌相对独立,因而新的子品牌无法得到已成功此品牌的庇护,也很难得到企业品牌的庇护效应。在现在这个时代下竞争十分激烈,推出一个新产品品牌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这种策略对企业要求很高,要求企业经济规模大,综合实力强,推广经验丰富。
副品牌策略
由于采用多品牌策略要求高,风险大,因此目前不少企业采取折中的办法。在主品牌不变的情况下,再做品牌后为新产品添加一个副品牌,称之为副品牌策略。比如说前面提到的“海尔-美高美”。
副品牌策略和母子品牌策略,都对发展新品牌具有促进作用,而他们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宣传的重点是品牌,后者宣传的重点是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