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公子逸
所有的父母,都不明是非,不管女儿多孝顺,都会把财产留给儿子吗?
从来不是。社会在发展,越来越多的老人,没有那么重的封建思想了。就连我婆婆这样的农村老人,都知道疼孙女,娇养孙女了。
我在农村走访的这几年,越到现在,越发现,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农村的年轻人开始接受很多的新观念。这些新观念,刚开始被老人反对,但时间长了,一些开明的老人也开始接受这种新观念了。
比如,房子和财产,在他们去世后,大多数会平分给儿女们,而不是都留给儿子。有些老人,甚至因为儿子对他的不孝和不赡养,到了晚年会留遗嘱把财产都留给女儿。
老人对子女的公平会极大地推动真正的“孝”。
上周终于抽出时间去农村走访。一个经常在大街上晒太阳的老人去世了。他去世后,他的儿子骂了他很长时间,他觉得自己的父亲糊涂,竟然把财产都留给了女儿。其实,农村的财产也没什么,老人很早就被儿媳妇赶出来了,在外边租房子住,地也都给儿子和儿媳妇了。老人活了一辈子,到走的时候手里也就攒了4万块钱。
而他把这4万块钱都留给了女儿,为了防止儿子闹,还找了律师,写了协议。老人说:“儿子没养过我一天,我生病的时候,他真是一毛不拔。我住院的时候,他出去给我买点东西,都给我要钱。”
他家的事,一直被村子里的人议论。他老伴去世的早,他带大了两个孩子。这样的人家就不好娶媳妇,后来他儿子娶了媳妇,第二年,就把他赶出去了。
因为老人喂了一些羊,儿媳妇嫌脏。即使老人挣了钱都给儿子,但是儿媳妇依旧不允许老人跟他们同住。
老人的女儿也在这个村里。老人自己出了一些钱,女儿出了一些钱,老人就租了别人家的房子住。可每年到了年底,老人的儿子就在媳妇的撺掇下,去找老人要钱。因为过年,老人卖了一些羊,手里有一些钱。
所有的老人总是对孩子有拳拳之心的。儿子去要,老人就给点,毕竟是亲儿子,再说了还有孙子孙女。
老人给习惯了,儿子也要习惯了。在老人喂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父子就保持了这样的关系。
父母从来不是慢慢变老的,他们是一下子就老了。这个老人总是喂羊,身子骨还算硬朗,但依旧架不住自己住,饥一顿,饱一顿的,加上儿媳妇的不孝,老人大病了一场。
老人病了之后,医院。儿媳妇和孙子孙女从头至尾都没有出现过。儿子倒是去过几次,但是只要拿钱的事,他就都不出。他要么给老人要钱,要么就让自己的妹妹拿钱。他对妹妹的说辞是:“养了我,难道没养你。你先拿了,以后让爹再给你。我反正是没带钱。”
老人住了半个月的院,他儿子真正的做到了一毛不拔。老人的医药费都是女儿垫付的。老人出院之后,就把钱还给了女儿。老人跟周围的人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不占姑娘这便宜。”
老人这次出院后,就再也不肯给儿子钱了。儿子要不出来,也就再也没去看过自己的父亲。他理直气壮,心安理得地觉得不管他对父亲多不好,父亲的钱还是都会留给他的。
女儿则完全相反,她本来也没打算要父亲的钱。那毕竟是自己的父亲,她怕父亲总是吃不好,就每天给父亲送饭。在我走访的这个村子里,几乎所有的人提起女人,都说女人和她的丈夫,是真的孝顺老人。
女人给父亲送了好几年饭,男人也没说过。有时候,女人有事去不了,男人还会自己去给岳父送饭。
人们对所有的事都不会明说,毕竟是别人的家事。但是,人们的心里都是有一杆秤的。
这杆秤就叫做民心。
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当老人把财产都留给了女儿,儿子想要闹,他家里所有的亲戚长辈,没一个为他出头的,反而责怪他的不孝,说他是罪有应得。
老人72岁去世,他去世之前,就拟好了协议,死之前就给了村里管事的。她女儿在父亲死后哭着说:“也不知道俺爹是咋找的律师,他连个字都不认识。”
在我走访的这个农村,给老人办丧事,儿子不亏钱,还挣钱。因为他出点饭钱,那些礼花礼炮,搭台子唱戏的钱都是女儿出的。而且女儿上的礼,现在都在七八千了。
儿子办完了父亲的丧事,果然挣了一万多块钱。但是,他爹去的突然,他剩下的那些钱呢?老人的儿子开始找,找不到就开始闹,觉得是妹妹拿走了父亲的钱。而那些钱是该全留给他的。
这时候,村里管事的才拿出了协议:“你爹留下了四万块钱,都留给你妹妹了。有协议。”
老人的女儿说自己不要。村里管事的说:“你爹说了,必须给你,不然就给村里做了好事。你爹说,没白养女儿,谢谢你照顾了他这么多年。让你别不要这钱,就该给你。”
老人的儿子不服,想要联合家里的亲戚给自己争取利益,结果家里的亲戚每一个帮他的。有的亲戚甚至说:“你给你亲爹都不讲亲情,我们算老几啊。”
老人的儿子,心里憋屈,觉得自己白给父亲办了丧事,于是他开始在街上骂自己的父亲。从他知道这件事之后,再也没给父亲上过坟,头七都没去。他还教育自己的孩子:“就当你们没有爷爷。”
这件事之后,村里的很多老人都说:“女儿,怎么了。女儿孝顺,比儿子强太多了。这是有儿子的,房子地都给了儿子,儿子不养,能怎么办。幸好有个女儿。”
在农村走访的这几年,农村这种财产给儿子,养老靠女儿的不在少数。但这种不公平,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因为女儿们都觉醒了,老人们也开始不那么糊涂,不愿意醒来的大概只有那些自私的儿子。
他们标榜了自己是孝子,却不肯为了父母辞职,转身理直气壮地去要求自己的妻子。妻子对公婆不好,他们骂妻子不孝,却从未想过,自己对父母付出过什么。
他们继承了老人全部的财产,在养老的问题上,却不肯多出一份力,到最后,伤了老人的心,也坏了所谓孝子的名声。
但是,他们依旧不觉得有错,像很多执迷不悟的老人一样:“自古以来,财产都是留给儿子。女儿,父母养了你,你就该养父母。”
越来越多的人在醒来,而那些不肯醒来的人,只能被这个社会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