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国外的宇航员,还是中国的航天员,之所以被称之为“英雄”!他们所承受的,所牺牲的,可能是很多人这一辈子都难以想象的。
这可以说毫不夸张,无论是在训练,还是在进入太空,返回地球,以及在太空进行相关性的任务,都是“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的。
当然,很多人可能只看到了航天员或者宇航员他们风光的一面,但是付出的远远不知道。这就是我们要说明的,航天员或宇航员成为一个合格“太空人”所面临的一切。
进入太空之前的一些训练航天员或者宇航员进入太空之中,主要有4个训练科目,这就是很多人难以想到的极端性训练项目
第一、航天员或宇航员的飞行训练。首先,要进行这个训练,这在选择航天员或者宇航员的时候,都要淘汰很多人。而选择之后,就要看你的承受能力了。
在锻炼空中环境的适应性和熟练驾驶技巧,前庭功能训练,常用旋梯、四柱秋千和转椅的过程之中,很多人可能会出现头晕,眼花等情况,那很多人可能也要被淘汰,这样主要是以防止或减少航天运动病的发生,带来生命风险。
所以,这个过程很多人可能难以过关,那只有被淘汰,只能放弃进一步的训练了。
第二、失重训练,坐过过山车的人应该有体会,失重非常明显,有些人下来之后,路都难以站稳。所以,常用飞机作抛物线飞行和利用中和浮力模拟池进行失重状态下的动作练习,这也是可以淘汰一部分人。
第三、超重训练,常用大型离心机以增强人员对超重的耐受能力。
第四、航天生活环境训练,常用隔离舱以提高人员对航天寂静环境和生活规律的适应性。
除了这四个训练之外,还有应急救生训练,真空舱和各种飞行模拟器等等。所以,能够成为航天员或者宇航员,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进入太空之前的一些训练就足以让很多人“退出”。
大家可以想象下,要当航天英雄的难度也非常大的。或许你真的只看到了“航天英雄”风光的时刻。然而,进入太空之后,航天员或者宇航员又将经历新一轮的承受。
那结束太空任务回来以后,身体会不会被太空环境影响而变化?首先,在太空之中,宇航员或者航天员的确要经历身体上的变化过程。我们不说远了,就说神舟13号航天员说明的一些问题。
例如:神舟13号航天员在空间站的时候,变胖了。不少人都说航天员们在上面的伙食是不是太好了,“长胖了”,事实上呢?并不是航天员们长胖了,而是出现了身体上的变化,是一种“浮肿”现象。当航天员进入太空之中,就会处于失重环境,体液需要重新分布。
而且往头部分布得更多一些,所以航天员看上去会显得比较胖,此外由于人的肌肉也有重量,在地面时,肌肉受到向下的力,在太空中,由于肌肉失去地心引力牵引,还会出现拉伸的效果。所以,你说航天员或者宇航员在太空之中有变化吗?很明显是有变化的。
并且,只要一直在太空之中,那这个变化就不会消失。而在结束太空任务回来以后,航天员们又要重新接受重力影响之下的环境。
所以,很多人可能也看到了,在航天员返回之后,要进行隔离。这个过程就是要航天员们恢复到最初的身体状态。但是,身体并不会被太空环境的影响而带来改变。
之前不是有消息说,女性航天员进入太空之后,返回地球是无法怀孕的,这是一个改变。然而,事实上是这样吗?完全不是这样的,完全是被骗了。
例如:中国女航天员刘洋,在执行完太空任务后很长时间都没有生子的消息,有不少人造谣称,女航天员返回地球后就会被禁止生育。
然而,女性航天员受到太空影响,不生娃完全是谣言。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女性宇航员,年7月25日,前苏联女宇航员萨维茨卡娅走出“礼炮7号”空间站,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太空行走的女性。别人不是生娃了吗?所以,并不影响。
这也说明了什么?返回地面之后,只要适应了,完全是不受到太空环境的影响,也根本不存在太空环境的影响,身体出现改变。我国男航天员也是多次进入太空了,也没见别人没孩子什么的。
所以,不要被谣言左右思想。航天员或者宇航员在结束太空任务回来以后,身体不会被太空环境影响而变化,也没有永久性的身体改变。
总结整体上来说,能够当上航天员或者宇航员的都是英雄。他们所承受的肯定不止这些。同时,未来随着进入太空次数的增加,对太空各种设备,装备等提升,普通人可能也完全可以进入太空活动,只不过进行相关性的任务可能还是需要训练才行。
但是整体上来说,在太空走一走,这样的问题基本上是不存在了,并且也有能力保证普通人的安全前往,回来。而且,这都是趋势,在不久可能就会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