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期间苏联真的达到同期美国水平吗经济实

苏联没有了,但是美国还在,这算不算是答案呢?从整体来看,苏联只是在军事方面做到了基本抗衡,而且这其中“战略核力量”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双方互相基于战略核威慑能力并没有做出“出格”的事情,所以形成了长期的“美苏对峙”。但是在常规军力方面苏联一直是在靠陆军装备和兵力数量形成对欧洲方面的优势,而不是全方面的技术“碾压”。下图为年代美苏两国航空母舰,美国为9.1万吨“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苏联为4.2万吨型“基辅”级“载机巡洋舰虽然美国在年和年实爆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和核聚变装置(74吨的迈克),然而后发的苏联在美苏冷战期间对美国形成极强的核威慑。年8月,苏联爆炸了自己首颗氢弹,而且直接就是空投型氢弹(40万吨当量),这就先于美国一步将氢弹做到了实战化。年5月,苏联成功试射世界上第一种洲际弹道导弹R-7A,直接具备将氢弹投送到美国本土的能力,而美国同类产品直到同年12月才试射成功。在整个冷战期间,苏联一直将“核”作为整个国家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将大量资源投入战略核力量当中。下图为空投RDS氢弹,莫斯科时间年10月30日早上11时32分爆炸成功,当量万吨TNT炸药,是人类实爆当量最大的核武器下图为美苏两国年-年核武器保有数量,可以看到从年开始苏联核武器总储量超过美国,年以枚核武器达到将近美国的2倍。年时,苏联拥有59艘战略导弹核潜艇、58艘巡航导弹核潜艇和件核武器,虽然在弹道导弹和核潜艇整体技术水平并不如美国,但是依靠这个数量已经足够形成对美国的全面毁灭。或者说当时的美苏同时具备相互毁灭的能力,这种情况下美国对苏联已经没有绝对的优势。美苏基于对等的战略核力量在对抗中保持了基本的“克制”,并没有想象中的核战争爆发。战略核力量的相互摧毁能力在冷战期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除了战略核力量之外,在80年代苏联以庞大的常规陆军力量对欧洲形成了极大的压力,在那段时间甚至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形式,下图为“西方81军演”,此次军演苏联动用的坦克及各型车辆超过1万辆,重点展示了苏军开战后对西欧的快速突击能力,以真正的“钢铁洪流”和多兵种作战集群让西欧处在苏联陆军的阴影之下。为了抵抗苏联的“钢铁洪流”,北约甚至以战术核武器来阻碍行进中的苏联装甲部队的作战方案。在80年代,苏联保有的坦克和机械化师数量达到个,机械化空降师7个,拥有现役及库存的坦克数量高达惊人的辆,火炮门,战术攻击机架。而同期美国战术攻击机数量为辆,坦克10辆。从上面两点来看苏联其实已经可以对美国构成极大威胁,也就是所谓的“抗衡”,特别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战略和战术性核武器。而航天方面,苏联对美国也是具备很强的优势,先后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世界上首次舱外活动、世界上第一颗月球着陆探测器、世界上第一颗侦察卫星/气象卫星、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等等一系列世界“首次”。年-年先后发射7个“礼炮”空间站,之后又发射“和平”号空间站,是世界上空间站应用最成熟的国家。就现在来说,俄罗斯“联盟”系列载人飞船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往返地球和国际空间站的交通工具。下图为俄罗斯《太空救援》电影剧照,里面出现的是“礼炮7号”空间站,是根据年6月真实事件拍摄的,“联盟T13”载人飞船和失控的“礼炮7号”进行了人类航天史上首次非合作对接,成功拯救了“礼炮7号”但是如果我们把双方的比较放的更宽泛一些就会发现,苏联其实只有上面这些优势,其他方面几乎都在美国之下。从年《苏联基本数字手册》中出现的对苏联的经济和工业数据来看,苏联的人均收入为美元,而美国为美元,苏联是美国的56%。进一步放大到国民总收入,苏联亿美元,而美国则达到了亿美元苏联是美国的67%。下图为年-年美苏人口级国民生产总值对比,其实可以发现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在这段时间内一直没有超过美国的40%,在年苏联勉强达到美国的40.6%在其他工业方面(年),还是引自《苏联基本数字手册》:发电量:苏联亿度,美国亿度钢产量:苏联1.48亿吨,美国1.04亿吨石油产量:苏联6.03亿吨,美国4.3亿吨家用轿车产量:苏联万辆,美国万辆塑料:苏联万吨,美国万吨化学纤维:苏联.6万吨,美国万吨联合收割机:苏联11.3万辆,美国3.18万辆财政收入:苏联亿美元,美国亿美元对外贸易:苏联.4亿美元,美国.4亿美元……这样看来苏联占优势的领域并不多,除了钢铁、水泥、化肥、收割机和部分农业对美国占优势之外,在化学工业品,部分农产品并没有达到美国的水平。特别是经济方面,苏联在冷战期间将大量的经济水平花费在军事发展当中,甚至一度超过GDP的10%。所以如果拓展到其他方面,除了军事之外苏联各方面整体并没有达到美国的水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652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