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记者赵葳刘恺)“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为争夺航天领先地位曾展开激烈的太空竞赛。而今,一部俄罗斯太空题材电影在竞争激烈的中国电影市场突出重围。俄罗斯电影《太空救援》1月12日在中国院线上映,迅速收获不俗口碑。影片豆瓣评分超过了热映电影《无问西东》。该片在本土公映时曾打破俄罗斯多项票房纪录,连总统普京都赞不绝口。电影在中国首周票房超过万元人民币,对于3.7%的排片率而言已经相当可观。《太空救援》是一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太空灾难片,讲述了工程师维克多和退役宇航员弗拉基米尔受托寻找意外失联的“礼炮7号”空间站时所经历的一系列太空历险故事。同为太空片,不免让人联想到好莱坞的奥斯卡获奖影片《地心引力》。两部电影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纪实片,后者是科幻片。据了解,《太空救援》的制作成本折合人民币仅为万元左右,而好莱坞太空片《地心引力》和《火星救援》耗资均在1.5亿美元以上。不少网友认为,虽然两部影片制作成本相距甚远,但《太空救援》特效上不输《地心引力》,故事情节则更为饱满。俄罗斯人的彪悍性格和文艺情怀在影片中展露无遗。影评人曾念群在评论中写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俄罗斯民族性带给故事的特殊气质,这使影片有别于好莱坞套路。”影评人“梦见乌鸦”认为,不听指挥对接,用榔头修电池,喝伏特加“酒驾”,这就是俄罗斯人的处事方式,简单粗暴,却让人耳目一新。资深制片人赵金博将俄美太空片的主要区别归结为叙事节奏:“《太空救援》是用文艺片的节奏讲述商业片的故事,以平实的叙事节奏讲述大事件,更能引起观众共鸣。”“有别于好莱坞大片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宣扬,《太空救援》展现了两名宇航员在生死关头的互不放弃和相互支持,这一点与中国人的价值观颇为相似。”他说。不少网友表示,俄罗斯能以万元人民币的超低成本拍出媲美好莱坞大片的太空电影,对于“不差钱”的中国电影而言,启示颇多。知名导演兼制片人陈国星说,《太空救援》传承了苏联电影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直觉。他认为,目前娱乐性商业片在中国受到高度追捧,无形中定义了中国观众的观影习惯和审美范式,也使得中国导演缺乏在新题材上大胆尝试的动力。相对落后的美术及特效水平也成为掣肘国产科幻片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科幻电影需要的不只是资金、故事和科研机构的支持,还需要正能量的导演和民族审美高度的提升。”陈国星说。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广开国际化之路,除了好莱坞电影,还引进印度、泰国、俄罗斯等国的多部影片。同时,俄罗斯电影市场受到美国大片的严重挤压,本土电影市场占比逐年下滑,也急需进军海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俄罗斯电影走进中国观众的视野,包括《斯大林格勒》《火海凌云》《夺命地铁》《穿越火线》等。年的奇幻片《他是龙》在中国收获万元票房,甚至超出了该片在其本土的票房收入。(剧照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