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接待外国元首放的礼炮都是21响21响

“本文章已经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认证,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转载抄袭,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开业、结婚这样的重要典礼还是新年这样的重大节日我们都会放鞭炮庆祝,那么国际舞台上的迎宾仪式作为一项重要的活动自然也会有鸣放礼炮这一礼节。那么,为何接待外国元首放的礼炮都是21响呢?

鸣放礼炮起源于英国。在17至18世纪,当时的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地,可谓是威风凛凛。在海上,当英国军舰驶入他国炮台或港口时,便强横地要求对方鸣炮致礼,以示国威。英国殖民主义者认为英国作为强国和宗主国,理应有更高的待遇,于是定下了英国鸣一声炮响对方就得鸣三声才行的规矩,而一艘军舰最多鸣放七次,因此便有了21响的礼节。然而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最大的军舰装有大炮21门,所以鸣炮21响是最高礼节。

外国元首作为他国的最大领袖,自然接待的是21响礼炮的最高礼节。我国是在年迎接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第二次访华时正式开始以鸣放礼炮作为接待外国元首的礼节的。但历史上我国曾有一次迎接外宾鸣了28响,那是在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当时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同志力排众议(28响与国际惯例不符),坚持要求大会筹委会工作人员唐永健起草关于礼炮28响的说明。他如此地执着正是因为那时是中国共产党诞生28年,鸣放28响是展现中国共产党这28年奋斗历程终获胜利的荣光!

鸣放礼炮作为一种礼节拥有它自身的来源与发展,有相当严格的规定,不同等级的来宾使用不同规格的礼炮仪式。严肃的使用规则正是认真对待外宾来访的体现,鸣放21响礼炮是对外国元首的最高礼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116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