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航天报消息,4月28日18时起至4月29日18时,海南省文昌市将实施道路交通管制,这预示着我国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即将于28-29日发射,一说发射时间为明天中午(注:具体的以官方时间为准)。
此前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的消息,我国空间站的核心舱“天和”号与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正在进行发射前的准备工作(见上图)。
回顾人类的航天史,当把人类送入太空还处于概念和想象中时,齐奥尔科夫斯基、冯·布劳恩等航天界的先驱们就已经提出了空间站的设想。从国外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过程看,发射和运行大型空间站,让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间穿梭成为日常,是载人航天技术走向成熟的标志。
从年神舟五号首次将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至今,在18年的岁月中,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已经成功进行了载人飞船和短期空间实验室的发射和运行,完成了年中央批准立项时提出的“三步走”规划中的前两步,即将迈向自己的“成人礼”——建设长期有人驻留的大型空间站。
此前《赛先生》介绍,早在50年前前苏联就建成了全球首个试验性空间站——礼炮,此后美国等国也先后建成了天空实验室、和平号等空间站,中国也于年成功发射“天宫一号”小型空间站,年成功发射“天宫二号”中型空间站。
为什么各国纷纷要建空间站?别急,看完这篇,你就知道了。
撰文
李会超
01具有军事化色彩的空间站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美苏刚刚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时,就提出了各自的空间站计划。除了在宣传上占据先机、显示自己国家技术实力的强大外,当时两国设计的空间站还带有强烈的军事色彩。
苏联早期的军用空间站使用了“礼炮”的名称,甚至还将一门机炮安装到了礼炮3号空间站上,在没有航天员驻留时,在太空中真的鸣响了“礼炮”,进行了一次实弹射击试验。
美国也曾经提出过MOL项目,通过航天员的在轨操作来监视苏联的军事动态。由于当时美国尚未掌握交会对接技术,因此MOL设想对双子星飞船进行改进,将航天员直接放入空间站内发射到太空中,完成一个月的侦查任务后返回。
礼炮3号同款机炮(来源:russianspace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