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今天宣布,根据计划安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完成全部拓展试验,计划于北京时间年7月19日择机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少量残骸将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西经度~90度、南纬30度~45度),也就是在著名的尼莫点附近。
神秘的“航天器墓地”
在拉丁语中,“尼莫”(nemo)也意味着“没有人”(noman)——这很好地概括了尼莫点的特点。
尼莫点的位置为西经度23.6分,南纬48度52.6分。这点是地球表面距离陆地最偏远的地点,最近的陆块与当地相隔公里之遥,并孤离于陆域、船舶航线及洋流之外。至于离此处最近的有人类活动的地方,那是距地球表面千米高空中的空间站。
△尼莫点
也正因为尼莫点的与世隔绝,许多国家把航天器的残骸坠落于此处附近,以避免不必要的环境污染与事故。这里安息着近个航天器的“遗体”,其中还包括礼炮号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是名副其实的“航天器墓地”。
△前苏联时期和平号空间站
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遨游太空6年多的“天宫一号”,在中国航天人预测的时间范围内再入大气层,化作流星,归隐中心点位于西经.1度、南纬14.6度的南太平洋。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在“天宫一号”备份目标飞行器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年9月15日发射入轨,设计在轨寿命2年,截至目前,已在轨飞行超过天,平台及载荷功能正常、状态良好,受控再入大气层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按预定计划扎实稳步推进。
为何没有“天宫三号”
英国知名杂志曾经指出,“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和稳定运行,意味着中国向建立空间站迈进一大步,将成为国际空间站领域的重要一员。如今,中国在空间科学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中国正在变成全球科研人员测试空间科学理论的“激动人心之地”。
那“天宫二号”之后为何不再发射“天宫三号”呢?在这其中还有一些“小插曲”。原来,最初的规划是要发射“天宫二号”和“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三号”原计划验证再生生保关键技术、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飞行器长期在轨自主飞行和货运飞船在轨试验等技术,并开展部分空间科学和航天医学试验。
后来经过可行性研究,将天宫二号和天宫三号的任务合并到一起完成。“天宫二号”总设计师朱枞鹏表示,“不再开发‘天宫三号’,中国将直接进入空间站时代。”
△去年11月,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将首次公开亮相
据悉,中国空间站命名为“天宫”,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总体方案优化,通过交会对接和转位组装构成空间站本体。其中包括“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I和“梦天”实验舱II,每个舱段规模20吨级。空间站在轨运行期间,由“神舟”载人飞船提供乘员运输,由“天舟”货运飞船提供补给支持。空间站设计寿命10年,可根据需要,通过维护维修进一步延长寿命。额定乘员3人,乘组轮换期间,短期可达6人。
中国成就让美国“嫉妒”
据俄罗斯卫星网7月11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副局长威廉?格斯登美尔(WilliamGerstenmaier)在众议院听证会上表示,不希望中国空间站出现在环地轨道上时那里没有美国的空间站。
格斯登美尔在众议院科学、航天与技术委员会听证会上指出,“我们不应当什么都没有,美国在环地低轨道不应当没有设施(空间站),而只有中国有。”
格斯登美尔称,美国应当避免轨道存在出现空白,特别是当中国轨道空间站的一部分年或者年就可能进入轨道的情况下更应当保持美国在轨道的存在。
新民眼工作室方翔
编辑
黄佳琪李争
星标☆小新了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