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战役中,看到一场景后,司令瘫坐在床原

白癜风医院郑州哪家好 http://pf.39.net/bdfzj/140110/4324721.html

年4月20日夜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在东集团渡江的方向上,是国民党军控制的江阴要塞,有守军多人和大量重炮。

解放军渡江的时候,江阴要塞万炮齐发。

后来,很多解放军官兵曾在传记中不约而同地写道:

“敌军一发发炮弹袭来......均没有爆炸,没有一发炮弹击中解放军的木船,真是有惊无险......”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并不是巧合。

当惊心动魄的渡江战役打响的时候,担任江阴要塞司令的戴戎光正坐在炮兵指挥所里,忧心忡忡。

透过望远镜,可以看到对面解放军的战船黑压压地直奔过来,戴戎光惊讶地发现,从江阴要塞发射出去的炮弹落到对岸居然没有爆炸。

戴戎光很快明白过来:这些炮弹根本没装引信。

他又急又气,想把卫兵叫来,重新布防。

谁知,戴戎光走进指挥所后,才发现卫兵们都不知到哪里去了,指挥所里只有几个荷枪实弹的陌生人。

就在那一瞬间,戴司令猛地冒出了一身冷汗……

01

时间倒回到3年之前。

这一天,时任盐阜地委组织部长的唐君照突然收到一封来信。

信是他的亲弟弟唐秉琳和唐秉煜寄来的,里面写道:

我们在外做小本经营,蚀了本,做生意很难,想回老家做生意。

这是一则暗语。

意思是说,他们不想在国民党部队里干了,想到解放区工作。

唐秉琳是黄埔十期毕业生,在国民党国防部第三厅担任参谋股长。

唐秉煜则在国民党军队中担任上尉连长。

两人早已对国民党发动内战的行为深感不满,不愿意再待下去,想去苏北解放区工作。

收到弟弟们的信后,唐君照立即向上级做了汇报。

党组织考虑到如果让唐秉琳兄弟二人留在国民党军队里,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便指示唐君照,劝他们留在白区做秘密工作,慢慢发展力量,搞些力所能及的情报。

没过多久,唐秉琳收到了一封回信:

家里生意也不好做......希望生意做大些、多集些资本......二姑奶奶不久将去南京看望你们。

这也是则暗语。

意思是说,组织上很快就要派人来与他们兄弟二人联系。

于是,唐秉琳、唐秉煜便留在了南京。

正在等待期间,国民党国防部第三厅急招作战参谋,唐秉煜的履历正好符合,于是,在唐秉琳的推荐下,唐秉煜顺利地成为了国防部第三厅的一名作战参谋。

与此同时,江阴要塞也正式挂牌。

从东西走向上看,江阴是由江入海的分界点。

从南北交通上看,它处在南京和上海中间,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是名副其实的“江防门户”。

再加上江阴三面环山,中间江面距离长江北岸不到两公里,地形复杂且险要,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关卡,历来被视为兵家要地。

蒋介石自然懂得江阴要塞战略防御的重要性,能否“划江而治”、与共产党平分天下,就看这里的战略屏障够不够牢靠了。

所以,他一直往这个地方加派兵力,大规模扩展军队装备和人员编制。

截止到渡江战役正式发起前,此地兵力已达多人、总共有5座炮台,配备有加农炮、榴弹炮、三七战防炮等新型炮种,数量将近70门,还有流动炮团、工兵营等队伍驻扎在这里,整个江阴要塞就相当于一个军级建制。

沿江百里内的防线都被牢牢控制着,可谓是铜墙铁壁。

解放军想要渡江,必然绕不开江阴要塞这个凶险之地。

从外面难以攻破,如果能打入江阴要塞内部,到时候可以来个里应外合,那就简单多了。

巧的是,担任江阴要塞司令的人叫孔庆桂,既是唐秉琳的老上司,也是江苏老乡。

以前,孔庆桂当炮兵团长时,唐秉琳就曾在他手下当队长,很受器重。

孔庆桂当上江阴要塞的司令后,希望唐秉琳也过来做自己的班底,唐秉琳自然是非常乐意。

一条暗线就这样埋进了江阴要塞的内部。

就在唐秉琳进入江阴要塞担任要职后不久,“二姑奶奶”来了。

“二姑奶奶”名叫唐坚华,是盐阜地委派来的地下党员,同时也是唐秉琳的堂侄。

他向唐秉琳兄弟二人传达了盐阜地委的指示:

站稳脚跟、抓实力、掌握中上层军官、力所能及地搞些情报,相机发展。

在上级的明确指示下,唐秉琳开始积极活动起来,他结交同乡、联络感情,很快便在军队中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关系网。江阴要塞的许多官兵都对这个出手阔绰、亲切和蔼的队长生出许多好感。

与此同时,唐坚华乔装身份,携家人以解放区流亡地主的身份来到江阴城中,经营一家商行,江阴要塞的地下联络站就隐藏在这个商行里。

不久后,唐秉琳的堂哥唐仲衡也带着一家人来到江阴城“投靠亲戚”,当然,唐仲衡也是一名地下党员。

唐仲衡

就这样,以唐氏兄弟为核心的“唐家班”逐渐发展起来。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

唐秉煜和表哥吴广文主要负责国民党高层内部的情报搜集工作,唐秉琳负责建立私人关系、在队伍中发展关系,而唐坚华负责传递情报,而唐仲衡则负责交通站的日常工作。

策反工作在稳步进行中。

年春,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党中央决定派一支先遣队从江阴方面突然过江,到江南开辟一个新战场,直接威胁敌人的心脏——南京。

为此,华中工委特地派人联系唐秉琳等人,让他们抓紧要塞的策反工作,架空江阴要塞司令孔庆桂,保证先遣纵队从江阴顺利过江。

正当唐秉琳他们积极行动时,却发生了一些意料之外的状况。

02

江阴要塞司令一职是个肥缺。

由于江阴要塞的驻军在港口设有检查站,南来北往的客商经过此处都要受到一番盘剥,谁守在这里,谁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其次,江阴要塞内部有百亩良田可以出租,城区有大批工厂可以入股分红、要塞附近有矿山可以开采,就连长江沿岸的芦苇收割转卖,也能赚不少钱。

此外,拿要塞的公款在上海做投机买卖、走私受贿......等等都是“赚钱”的门路。

孔庆祥就是这样大捞特捞的。

年5月,孔庆桂趁扩建要塞炮台的机会,私吞了一大笔工程款,接着,他又暗中通过油料主任把大量汽油倒卖给无锡的一家汽车公司,结果,因为分赃不均,油料主任写了一封举报信,向国民党国防部告发了孔庆桂。

孔庆桂得知消息后,立即反手将汽油如数运回,退还了黄金,还主动表示要辞去要塞司令一职。

孔庆桂的这个做法正合蒋介石的心意,孔庆桂年迈体弱,蒋介石早就想在江阴要塞处换一个黄埔系的少壮派将领,所以很爽快地批准了他的辞呈。

消息一传出去,国民党内部很多人争相来抢这个肥缺。

除了江阴要塞的内部军官如李道恭、夏琦等上下走动,想谋取这个职位外,远在西北的胡宗南也想保举自己的亲信郑瑞上任。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旦换上来一个陌生的要塞司令,不仅之前的策反工作难以继续开展,说不定连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被破坏掉。

所以,一定要选一个对策反工作有帮助的要塞司令!

唐秉琳等人经过认真商议后,决定积极帮助戴戎光夺取要塞司令一职。

戴戎光是黄埔六期毕业生,和国民党参谋总长顾祝同是同乡,顾祝同为了培植自己的亲信,特地保荐戴戎光任要塞司令。

戴戎光和唐秉琳等人也是同乡,两家还有世交关系,他的弟弟戴曙光是共产党员,抗日期间壮烈牺牲。

有这种关系在,能为唐秉琳开展地下工作提供很大的便利。

于是,唐秉琳、唐秉煜两兄弟找到戴戎光,表示兄弟二人愿意全力帮助他取得江阴要塞司令一职。

戴戎光对此大喜过望,声称如果自己能稳坐要塞司令一职,绝不会亏待“帮忙”的兄弟们。

接下来,唐氏兄弟四处走动、打点关系。

按照以往惯例,国民党师级以上的将领都是由蒋介石在保荐名单上的第一名圈定,并且经过蒋介石的“面审”后才能决定任命与否。

当时,戴戎光的名字排在保荐名单上的第五位,唐秉琳托人重新造表,将他列在第一名,又将戴戎光的考评材料美化包装了一番,然后以30两黄金贿赂负责呈交名单的军务局长俞济时。

不出所料,蒋介石照例在第一名的上面画了个圈,只待“面审”过后,戴戎光便能成为新的江阴要塞司令了。

说是“面审”,其实就是以貌取人。

蒋介石自己是光头,也喜欢看别人剃光头,戴戎光原本留着一头油亮的分头,为了讨蒋介石的欢心,他也剃了个光光的和尚头。

听说蒋介石不喜欢军人镶金牙齿、戴金戒指,戴戎光特地把上门牙的一颗镶金牙去掉,装出一副清廉朴素的模样。

果然,蒋介石很吃这一套。

戴戎光如愿以偿,高高兴兴地奔赴江阴要塞。

他上任之后,立即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很快,唐秉琳便被任命为炮台总长,唐秉煜虽然仍旧在国防部办公室工作,但是如今他可以同时挂名为要塞工兵营营长,吴广文任守备总队队长……可以说,此时的江阴要塞已经完全被唐氏兄弟所掌控。

不过,让唐氏兄弟没有想到的是,戴戎光被“选为”江阴要塞司令后,竟然对蒋介石产生了感激之情。他信誓旦旦地表示,为了回报蒋委员长的知遇之恩,自己一定要竭尽所能为蒋委员长效力。

在这种情况下,策反戴戎光起义的工作变得非常棘手。

唐氏兄弟经过分析后决定调整工作方向,由策反变成架空,要让戴戎光在要塞防务问题上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

于是,唐秉琳和表哥吴广文一边继续发展自己的力量,掌握下辖部队的实权,一方面不断给戴戎光资助钱物,供其享乐。

戴戎光有了钱之后,经常在周末揣着巨款去上海、苏州等地度假,他一走,江阴要塞这一摊子事儿便由唐秉琳等人管理。

正当唐秉琳等人积极开展策反活动时,一部分从江浙地区逃亡到上海的地主向国民党告密,说江阴要塞有个姓唐的团长,哥哥是共产党,必须要小心防范他们。

他们说的,自然就是唐秉琳的哥哥唐君照。

这些言论对唐秉琳影响很大,不过由于他跟戴戎光关系匪浅,再加上戴戎光自己就有一个加入共产党的家人,所以唐秉琳并没有受到盘问和审查。

在此期间,唐秉琳、吴广文避开戴戎光的干扰,在江阴要塞秘密发展了十几名地下党成员,还找机会把唐秉煜悄悄送出城,把南京国防部拟定的长江江防兵力部署和作战方案等绝密文件送到了中共华中工委的手中。

这样一来,国民党大费周章搞起来的长江防线完全暴露在解放军面前。

年4月21日,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03

大军渡江前夕,中共华中工委特地将社会科情报科长王征明安排到江阴要塞中,为迎接我军登陆做准备。

不过,唐秉琳觉得人手还是不够。

在他的要求下,我军又从29军中挑选了团长李干、教导员徐以逊和陆德荣、王刚等四位同志打入江阴要塞中。

唐秉琳兄弟二人把他们安插在炮兵总台、游动炮团、守备总队里工作。

21日凌晨一点多,解放军渡江先头部队在肖山和长山北麓登陆。

徐以逊接到了解放军渡江登陆部队后,立即带领部队赶往黄山,和要塞起义的部队会师。

此时,解放军在江阴地段也已开始渡江行动。

当解放军炮击江阴要塞守军21军阵地时,21军要求炮台总台给予火力支援。

唐秉琳回应道:“夜间射击不准确,最好不要打。”

21军坚持让炮台支援。

唐秉琳便按照之前的部署,将计就计,命令炮台缩短射程,打了十几发炮弹,结果全打到21军头上,把对方用来拦截解放军的工事和障碍物给破坏掉了。

21军的人顿时火冒三丈:“你们的炮弹落到我的指挥所了!”说什么也不肯再要火力支援了。

凌晨3点多,解放军渡江部队前锋已经抵达南岸。

戴戎光站在露天炮台上,向江面眺望后,歇斯底里地吼叫起来:“船!船!怎么还不开炮?”

此时,唐秉琳等人尚没有收到解放军安全登陆的消息,为了迷惑戴戎光,他一边安排王刚等人去切断江阴要塞对外的联络方式,一边布置炮台,佯装射击,以迷惑敌人。

一时间,万发炮弹齐发,以最大射程射向东面江心。

戴戎光听着听着,突然觉得不对劲,只听到炮弹射出的声音,却听不到爆炸声,他气急败坏地叫嚷道:“你们打的什么炮?这打的是欢迎的礼炮呀!”

他猜得没错,地下党组织早已经下达了指示:不伤一人、不伤一船。

所以,唐秉琳命令炮台发的是不装引信的炮弹。

不仅如此,此前戴戎光和国民党国防部特派员要求埋下枚地雷,以防止解放军登陆,结果江阴要塞的工兵部队早已听从我方指挥,埋下的全是已经拆除引线的地雷。

戴戎光感到情况不妙,但是他醒悟的太晚了。

此时,戴戎光的警卫员都已经被中共地下党员支开,只见唐秉煜等人持枪闯入指挥所,枪口对准戴戎光,大声宣布道:

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江阴要塞全体官兵宣布起义了,你速速缴械投降!

戴戎光顿时吓得面无血色,他瘫坐在行军床上,久久直不起身来。

直到此刻他才意识到,身边的人都是共产党,只有他一个是国民党。

天已拂晓,曙光初现,遥望江面,万船竞发。

解放军在东线没有浪费一枪一弹,胜利渡江。

次日清晨,粟裕来到要塞,亲自与唐秉琳等人会面,他说:“你们立下了大功!”

得知江阴要塞失守后,蒋介石暴跳如雷。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苦心经营的江阴炮台竟然没有对共产党军队进行打击,反而调转炮头,狠狠地击中了自己的江防部队。

蒋介石立即下令,要求毛人凤迅速调查戴戎光“通共”的证据,一旦证据确凿,就要动用一切手段将其除掉,“以儆效尤”。

毛人凤不敢怠慢,立即组织了两个调查小组,分头行动,结果,两个小组得出的结论一样:在江阴要塞陷落前后,戴戎光并没有“通共”,但是,他一直被“共谍”利用......

蒋介石看完调查报告后,气急败坏,破口大骂:“混账!这个戴戎光真是混蛋至极!千刀万剐都难消我心头之恨!”

江阴要塞起义人员

参考文献:

[1]王庆顺.戴戎光"被通共"之谜[J].文史天地,(3):4.

[2]徐泉法.江阴要塞起义与江阴城解放[J].大江南北,(4):2.

[3]唐灏.“唐家班”与江阴要塞起义[J].江南论坛,.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157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