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拒绝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事实真的如此吗

自二十世纪,科幻电影出现以后,太空题材逐渐更加接近现实,与真实事件相结合。比如,《星际迷航》、《太空漫游》等。你还记得《流浪地球》里刘培强就是在国际空间站上吗?但事实上,国际空间站上并没有中国成员,你知道为什么吗?

众所周知,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是美苏争霸的阶段。美国强于经济和武器,没有参与一战的他,赢得了很多资本原始积累。当他国打得不可开交时,破壁残垣时,他却卖武器,卖装备。战争结束后,他径直地走向了世界舞台中央,大国位置不可撼动了。而苏联一战期间,经历了二月革命,倒沙皇,轰轰烈烈的共产主义革命兴起。十月革命胜利后,改国名为苏俄,并单方面地提出退出一战。

可是,这个计划遭到了别国的反对与敌视,众多资本主义国家里冒出了一颗共产主义,人人嗤之以鼻。紧接着的便是俄国内战,使它的国民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掌权,展开了“斯大林模式”,这个模式弊端明显,从此,苏联以“好战”的姿态展现在了世人面前。因为斯大林的野心和美国的野心“不谋而合”,都想争世界霸主的地位。事实上,美苏争霸主要是武装能力。

特别地,前苏联在太空探索方面有着很深的了解,对世界的太空探索都是开创性的一步。震惊世界的礼炮一号空间站在年成功升空,宇航员们却在返航阶段不幸遇难。

虽然,太空也成了各国竞争的战场,却在另一方面来说提升了各国的科学技术能力。国际空间站在年开始设想,年完成设计,年第一个组件曙光号功能货舱发射成功,由美国和俄国共建。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Roscosmos)、欧洲航天局(ES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和加拿大空间局(CSA)共同运营。

建国初期的中国,在科研方面技术薄弱,也一直接受苏联的技术指导,而之后,中苏关系走向僵局,使社会主义的中国受到了美苏共同的封闭。另一个方面说,中国正因为一直接受苏联的支持,没有办法取得自己的东西。希冀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来发展出属于中国自己的航天空间站。这一点,在很多领域都能看出来。

正是在挤压处绝处逢生,才换得了今日更有信心的中国。年,发射了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年6月13日13时18分,神舟十号携三名航天员再次和天空一号对接成功,航天员进入到天宫一号内部,将开展为期15天的在轨生活和科研活动。年6月20日10时,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进行了一次50分钟的太空授课。这是属于中国自己的空间站,只飘扬着中国国旗的空间站。

人们的视野之广阔,宇宙之无穷,都让人满怀期待,更对今后中国的航天事业充满信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481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