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朗读者大赛今日推文9月16日第

常德市政府退休干部叶培明

我今年70岁,在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中出生,一直工作、生活在常德,见证了这里的发展变迁。这几天,常德市政府机关老干办让我协助组织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摄影展,看到一幅幅新老照片,我感触良多。

记得小时候,我生活在津市镇(今津市市)集镇上,澧水穿镇而过。每到夏天,我们一家就要把生活用品搬到楼上,听到外面下雨都不敢入睡。每次洪水过境,集镇会被水淹。有时,洪水要十天半月才退。躲在楼上避难时,政府会组织人员划船配送粮食蔬菜。但喝水是个大问题。正常情况下,可以从河里挑水喝;而发洪水时,也只能用木桶打来挟带大量泥沙的河水,然后放入明矾沉淀、漂白剂净化后饮用。

现在,连游泳池里的水,都比我们那个时候喝的水干净。抵御百年一遇洪水标准的大堤也建好了,再也不用半夜三更听到雨声就担惊受怕了。今年7月,常德市城区沅水涨水,眼看着水位一天天暴涨,但成千上万的市民仍在河边悠闲散步。有了大堤守护,大家心里安定。

收集上来的照片中,大多反映城市的巨变,高楼大厦、阡陌交通,这些让人感触很深。以前我们一家六口居住的木房子,虽说有2层高,但总共才三四十平方米,睡觉靠打地铺。现在我的几个子女,包括蹒跚学步的孙子,都有自己独立的卧室,还装有空调。交通也变得方便了。以前回津市,需早早从常德市城区出发,中途到临澧吃午饭,然后在大巴车上等候轮渡,到了傍晚时分才能到家。而现在,高速公路修通后,回趟津市老家看望亲友,半天可以轻松跑一个来回。

我从没想过,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小时候,我家里人多,靠父亲帮人做裁缝维持生计。党和政府给我们送来了温暖,有保暖的衣服,还有宝贵的粮食。在党和政府帮助下,我进了学堂,一直读到中学。记得刚上中学时,正逢国家暂时困难,所有人同心协力搞生产、渡难关。学生也是半工半读,我作为班上劳动委员,带头种萝卜。春节前夕,每人带了一桶萝卜回家。

这些经历,都深深烙在我内心深处。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就是从艰难困苦中走过来的,但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从来没有停下过前行的脚步。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现在,我每天仍然很忙,玩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281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