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几个世纪以来,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在各个领域之中,人们都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两国的太空竞赛,更是让太空领域也逐渐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只不过在那个时候,由于我们国家的工业发展限制,中国在太空领域仅仅只是停留在起步阶段。
好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追赶之后,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航天大国。尤其是中国天宫计划的启动,也标志着我们国家终于有了自己的空间站,相关的太空研究,也终于可以依靠中国力量自己完成。然而让不少人疑惑的是,在太空这个无比巨大的真空环境之中,空间站中的氧气感觉好像永远用不完,这些氧气究竟从何而来?
空间站
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空间站,它的工作原理又是什么?事实上,空间站又被称之为空间站,与火箭的区别之处就在于,空间站可以长期停留在地球外层空间之中。而和卫星之间的区别则在于,各国宇航员们也能够在空间站中停留休息并进行相关的太空实验。
在现有的地外空间站之中,国际空间站预计将会在年退役,而中国的天宫空间站依旧在不断完善之中。今年4月,天宫空间站的核心舱以及首个舱段组成部分已经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中国空间站都会是地外太空空间站的主角。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其实都知道空间站的具体作用是什么,对人类的发展意义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可很少有人知道,早在年的时候,名为EverettHale的作家就曾经描写过一篇名为“用砖搭建的月球”的文章。
在那之后,苏联火箭专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以及赫尔曼·奥博特也提出过空间站的猜想。只可惜在美苏两国最初的太空竞赛中,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空间站未能建造成功。直到年礼炮一号成功发射升空,人类历史上的首个空间站才终于出现在世人眼前。
就目前已有的空间站居住功能来看,其实始终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除去内部狭窄密闭的空间之外,太空中高辐射以及失重等问题,也会对航天员造成极大的影响。
在很多人的想象之中,失重场景似乎十分有趣。可事实上,如果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以及强硬的身体、心理素质,普通人根本坚持不了多久。正因如此,如何保证在空间站中工作的宇航员们的安全,就成了各个国家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