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湿疹最好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14675.html年6月神州十二号把三名宇航员送到天和舱,标志着中国空间站正式开门迎客。随后,各种中国空间站吊打国际空间站的声音甚嚣尘上。为了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本僧就帮国际空间站这位垂暮老人说几句话。
鲜为外人知的实验室日常
这事儿起源自一组很火的对比照片。国际空间站(上)和中国空间站(下)豪宅和茅草屋的既视感,有木有?就凭这,还不能吊打美帝吗?别激动,两个原因。第一,确实是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国际站是年开始装配的,这会已经是年了,整整23年,电子产品都不知道刷了多少代!这要没点变化,那丢的可不是中国人的脸,而是全人类的脸。第二,空间站本质上是实验室,只要时间一长,实验室大多都是这个德性,至少本僧接触过的实验室概莫能外。给大伙看看人家年轻时的模样:在没上天前,人家也是整整洁洁的,后来到了天上才被折腾到这般田地。GoogleStreetView有国际空间站的全景图像,本僧特意找到了这个日本研制的实验舱,截了一张近期的图片,依稀还能辨认出该舱的前后模样。而中国空间站经过一段时间的忙活,杂乱的实验室味道也慢慢出来了,你还别嫌乱,说不定科研人员就是喜欢这个味儿:不管怎么说,拿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直接对比是不合适的,就好像拿宁波地铁对比纽约地铁,后发优势,领先是正常的,尤其是电子类产品。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不应该是竞争关系,反而更像是承接关系,老人退休,新人顶上。所以,咱们先回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空间站是干啥用的?空间站的第一次作用
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美苏争霸,这哥俩没法在军事上掰手腕,于是就把劲儿使到了太空上,NASA的经费一度和军费不相上下(如今只有军费一个零头)。所以,空间站刚出道时,纯粹是美苏的面子工程。自从年苏联首次把人送到太空后,美帝紧赶慢赶,却始终落后一步。于是,美帝一拍大腿,把载人飞行的“水星计划”砍了,直接上登月的“阿波罗计划”,换个赛道,“把苏联人摔倒在月球上”。当时美帝连载人飞行都不利索,月球探测器也落后苏联,所以苏联认为美帝登月是吹牛,就没怎么放心上,后来发现美帝是动真格的,再奋起直追已经晚了。于是,苏联也找了一条新赛道:空间站。年,苏联成功发射人类第一个空间站:礼炮一号。接着,年的礼炮二号,年的礼炮三号、礼炮四号,年的礼炮五号,年的礼炮六号,年的礼炮七号,就像放风筝似的,把美帝看的一愣一愣。美帝虽然没缺席,于年发射了“天空实验室”空间站(下图),但面对来势汹汹的苏联,很快就放弃抵抗了,专心在登月这条赛道上把苏联摁在地上摩擦。礼炮系列空间站都是单模块,相当于一室一厅,显然太小家子气了,不符合苏联人的气质。于是,年,苏联发射了多模块的和平号空间站(下图),前后一共拼接了7个模块,其中有5个实验舱,相当于五室两厅!有了大户型,小日子自然很惬意。不过,这会已经是年了,没过几年,苏联解体。好在美帝看上了这套房子,于是,出钱养着,美俄共用。和平号空间站最终于年坠毁,在这15年时间里,先后有12个国家的名宇航员,进行了无数次实验,产生了数百项可在工业领域应用的技术以及丰硕的理论成果,算得上善终了。和平号是难得的美俄合作典范,隐约看到了一丝全人类亲密合作共同探索宇宙的影子,可惜这样的场景短期内怕是难以见到了。俄罗斯空间站与美国航天飞机对接空间站的第二次作用
苏联解体后,空间站回归单纯的科研属性,也就是一个太空实验室。因为俄罗斯雄厚的技术功底,美帝不得不继续与俄罗斯合作“和平二号空间站”,后来随着更多国家的参与,和平二号就发展成了现在的“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于年开始上天,同样采用模块化组装,至年全部组装完成,前后一共16个国家参与建造(中国被排除在外)。捋一捋主要的舱。“曙光号”功能舱:提供电源、推进、导航、通信、姿控、温控、充压等功能。美国出钱,俄罗斯干活。“星辰号”服务舱:航天员生活工作的主要场所。俄罗斯自己出钱,自己干活。“码头号”对接舱:对接飞船,送人送货,也是太空行走的出入口。美国出钱,俄罗斯干活。“搜寻号”和“黎明号”研究模块:做实验的地方。美国出钱,俄罗斯干活。这5个舱由俄罗斯制造,其中4个美国出钱。最大的服务舱和功能舱是整个国际空间站的核心(下图)。这是国际空间站最初的样子,底下那截是对接的飞船,顶上那截是节点舱。在此基础上,不断拼接新的舱组。“命运号”实验舱:做实验的地方。美国出钱出力。“寻求号”气闸舱:航天员出舱前穿航天服的地方。美国出钱出力。“穹顶号”观测舱:为机械臂操作提供视野(下图)。美国出钱出力。三个节点舱:连接不同舱段用的。美国出钱出力。此外,美国航天飞机来回奔波,为空间站送货送人,也算劳苦功高。美俄对国际空间站的贡献孰轻孰重,诸位见仁见智吧。航天飞机为空间站组装后勤舱多功能后勤舱:运送物资。意大利出钱出力,美国航天飞机负责送货,就是飞机肚子里这个圆桶。“哥伦布”实验舱:做实验的地方。欧洲出钱出力,美国航天飞机负责送货。“希望号”实验舱:做实验的地方。日本出钱出力,美国航天飞机负责送货,是国际空间站最大的舱段,也是日本首个载人航天器。其他舱段和设备若干,比如这根机械臂由加拿大研制。这玩意儿不但拎人很轻松,拎货也棒棒的。就这样,你一砖我一瓦,太空实验室就这么建好了。哦,对了,这些都是高清图,放大看更壮观。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在航天领域对中国的限制可以说丧心病狂,但国际空间站上却有一个例外。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丁肇中,几乎靠一人之力成功游说国会,于年把一台探测暗物质的阿尔法磁谱仪(下图)送上国际空间站。阿尔法磁谱仪的关键部件永磁系统,正是中国研制。“永磁体”应该不陌生了吧,我这儿已经提了不下三次了,记住,这是咱们强项。美帝但凡能找到相似的,就绝不会用中国的。也正因为美帝的苛刻,中国才不得不独自折腾空间站。国际空间站在大约20年时间里,累计进行了多次实验,分布大致如下:失重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所以生物实验占了大头。尤其是日本,特别钟情于生物实验。想进一步了解详细内容,可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