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席开国大典不后悔,她说我是一辈子的值班

年,新中国大典前夕,林巧稚收到一张大红色烫金请柬,她颤抖着双手反复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然而当欢庆的礼炮在10月1日响彻云霄时,林巧稚却把自己关在了办公室。

年12月23日,林巧稚生于厦门鼓浪屿。5岁那年,母亲患宫颈癌不幸离逝,林巧稚悲痛不已,从那时起,学医的念头便在她心里种下了根。

当教师的父亲很重视林巧稚的教育,从小便教她读书识字,学习英文,所以长大后的她不仅成绩优异,而且练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语。

在女子高中即将毕业时,英国校长玛利·佳林向林巧稚推荐了北平协和医学院,可她也没料到,林巧稚自此会和“协和”的名字牵绊一生。

父亲尝尝教诲“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回想幼时丧母之痛,尽管协和医学院学制长达8年,但林巧稚还是毅然决定报考,不料在考试中却出现了意外。

本想在第三天的英语考试中多拿分数,挽回前两科的劣势,可林巧稚上交的却是空了一半的卷子。

由于当天异常炎热,一位姑娘扛不住在考场中晕倒,当监考老师询问是否有人愿意帮忙时,大家都不愿放弃考试而默不作声。

但林巧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背上人就往医务室急救,而她的卷子才刚刚答完了一半。

回到家父亲安慰她:“医者本心,就为了治病救人,你做的是对的。”父亲的关怀和支持,让林巧稚倍感温暖。

本对考试已不抱希望的林巧稚,却意外收到校长送来的喜讯:“巧稚,你真了不起!那半张考卷的分数,已足以让你敲开协和的大门。”

林巧稚在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25名录取的考生之一,然而漫长的8年学习(3年预科+5年本科)才刚刚开始。

由于早年偏文,这对于学医非常不利,林巧稚便偷偷把别人休息和娱乐的时间用来学习物理和化学。

面对恐怖的尸体解剖,她常常吃不好睡不着,最后硬是凭强大的求知欲战胜噩梦连连的恐惧。

同学和老师都不禁被她的神速进步而惊奇,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林巧稚在毕业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文海”奖学金,可在宣布留校任教时,她却被分到不起眼的小科“妇产科”。

历届留校的优等生都会放在内、外两个大科,这让林巧稚感觉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校长顾临一向固执认为女子不如男,林巧稚心中不免猜想:“难道就因为我是个女的?”

妇产科主任麦克斯维尔说:“确实因为你是个女的,我才好不容易说服内、外科的主任,把你让给了我。”

麦克斯维尔的出发点虽然和校长相同,但用意却恰恰相反。林巧稚之前在妇产科的实习表现给他留下良好的印象,妇产科迫切需要一位优秀的女医生,特别是中国的女医生。

原来当时中国妇女的思想保守,当男大夫特别是外国的男大夫让宽衣检查时,她们是死活不肯。

在别的科室,病人都喜欢找年纪稍长的医生看病,但在妇产科,病人宁可把病历放在实习的林巧稚那排长队,也绝不找男医生看。

那一刻,林巧稚才真正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她要做自己同胞姐妹们的守护神。

一个圣诞夜,单独值班的林巧稚接到一名危重的病人,子宫破裂,血流不止,需要进行紧急手术。

林巧稚急忙拨通麦克斯维尔主任的电话告知情况,然而威克尔赶过来已经来不及,于是授权林巧稚进行手术。

可作为工作还未满一年的助理医生,林巧稚从未单独做过手术,可看着危在旦夕的同胞姐妹,她决心放手一搏。

想起父亲“女子当自强自立”的话语,林巧稚冷静沉稳,出色地完成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台手术。

当麦克医院时,他拍着林巧稚的肩膀夸赞道:“手术做得干净利索,你真的太了不起了!”

经过那夜的洗礼,林巧稚迅速的成长起来,在医院的那盏无影灯下,挽救着越来越多的生命。

年7月,日寇侵华,医院也岌岌可危,麦克斯劝林巧稚和他一起回英国,但是林巧稚拒绝了。

她说:“协和没有了我也不离开,我是一个中国医生,命中注定要为中国女人治病。”

日军占领医院后,林巧稚被赶了出来,艰难时刻,是侄女和侄女婿的帮助,让她在一个偏僻的胡同里开起了一家“林巧稚诊疗所”。

这家诊所,为无数风雨飘摇中贫苦的人带来了慰藉,挽救了无数濒临死亡的妇女和婴儿。

曾经有个老汉的妻子难产,是林巧稚不顾雨夜危险,和老汉赶回乡下为产妇助产接生,为这家人保住了生活的希望。

老汉为报答恩情,自愿成为林巧稚的赶车人,陪着她走村串乡给人看病,一直到年2月,林巧稚才重新回到了医院。

一位内蒙的孕妇写信向她求助,她之前已怀过4胎,皆因溶血症而夭折,她言辞恳切的请求林巧稚救救她这第5个孩子。

婴儿溶血症当时在国内外能够通过手术活下来的例子几乎很少,林巧稚为了可怜的母亲,查阅典籍,开了无数专家会,最终确定了换血方案。

在没有任何经验借鉴的情况下,林巧稚谨慎摸索,严谨对待,终于在连续3次换血后,清除了婴儿的溶血症状,救回了一条鲜活的生命。

鉴于她的伟大贡献,在新中国大典前夕,她收到了一张大红色烫金请柬,邀请她到城楼上观礼。

这是一份对个人肯定的荣耀,林巧稚激动地颤抖着双手,把请柬反复地看了又看,摸了又摸。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当欢庆的礼炮在10月1日的上空响彻云霄时,林巧稚却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埋头看病历。

她说:自己是个医生,就该呆在最需要她的地方,我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

林巧稚一生共接生了五万多名婴儿,被称为“万婴之母”,可她终身未嫁。

她将青春,将人生都奉献给了妇产事业。一直到弥留之际,还在想着为人接生手术。

其无私伟大的一生,真正诠释了一个信念:“怀着非凡的爱,去做平凡的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655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